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IJERPH:对话加拿大韦仕敦大学Jamie Seabrook教授

已有 408 次阅读 2025-7-31 17:49 |个人分类:人物专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期人物专访,IJERPH 期刊有幸邀请到加拿大韦仕敦大学的Jamie Seabrook教授。此次访谈中,Jamie Seabrook教授就与期刊编辑分享了他在健康差异这一领域的研究经历,并表达了对期刊的美好祝愿。

          

个人简介

Jamie Seabrook 教授

加拿大韦仕敦大学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系

在韦仕敦大学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系担任正教授,并交叉任职于舒立克医学与牙科学院儿科学系,以及健康科学学院下属的布雷西亚食品与营养科学学院。此外,他担任安大略省伦敦市儿童健康研究所和劳森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同时是人类环境分析实验室的教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健康差距和青少年物质使用的社会决定因素。

          

问答环节

Q

祝贺您最近的论文发表!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和当前的研究重点?

A

我是韦仕敦大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的教授,同时兼任儿科学系和布雷西亚食品与营养科学学院 (Brescia School of Food and Nutritional Sciences) 的职务。我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健康差异,尤其侧重青少年物质使用问题。

          

Q

是否有某个关键时刻或案例研究,促使您明确致力于将流行病学与社会理论相结合?

A

对我来说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出现在我早期探索社会经济劣势如何在生命历程中累积并塑造健康结果的工作中。通过这项研究,我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条件——尤其是在生命早期——会引发压力、资源获取受限以及健康状况不佳的发展轨迹,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剧。正是这项研究促使我超越个体行为的视角,转而关注影响健康的结构性和情境性力量。从那以后,我感到将流行病学与生命历程社会学相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今,在我当前关于青少年物质使用及其环境因素的研究中,正是这种累积性劣势和结构性背景的视角驱动着我提出的问题。

          

Q

回顾您的学术历程,您希望为下一代研究者消除哪些关于健康差异的误解?

A

当前学术资助体系更侧重于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的研究,比如饮食结构、运动习惯这些领域——这些方向确实至关重要,但问题在于当我们将“吃得更健康、多运动、不要使用任何物质”这类建议直接抛给大众时,很容易变成居高临下的说教。我认为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关注人们所处的实际境况。例如,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很容易说“要这样吃”。但当食品价格极高时,他们只能在预算范围内尽力而为。我主张要基于人们的现状,比如“好吧,也许你目前正在使用某些物质。让我们看看如果你能将使用量从这个水平降低到这个水平,同时在其他方面 (无论是活动、饮食还是睡眠) 做出微小的渐进式改变,会发生什么”,这些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我希望下一代研究者能更多地关注人们所处的具体环境,而不仅仅是更宏观的图景。

          

Q

作为 IJERPH 的资深作者,能否分享一下您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经验?此外,您认为 IJERPH 在促进跨学科融合与知识传播方面是否发挥着独特的平台作用?

A

我之前曾以合著者身份在 IJERPH 发表过文章。考虑到我们关于大麻剧吐综合征的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我认为 IJERPH 是一个理想的平台,因为这是一个涉及大麻、青少年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议题。我对 IJERPH 的流程非常满意,尽管审稿意见要求严格,但我非常认同,因为这些建议最终帮助我们打磨出了一篇更具学术价值的论文。

          

IJERPH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ijerph

主编: Paul B. Tchounwou, Morgan State University, USA

期刊涵盖全球健康,保健科学,行为和心理健康,传染病、慢性病和疾病预防,运动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环境健康和环境科学。

2024 CiteScore: 8.5

Time to First Decision: 27.8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3.9 Days

1.jpg

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95989.html

上一篇:Veterinary Sciences 2024封面文章荐读(十):山西省食用羊肉孢子虫的首次分子鉴定及流行情况
下一篇:Coatings 早期职业科学家奖提名通道现已开放
收藏 IP: 111.203.1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