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Machines:香港理工大学徐志成博士等创建特刊——精密加工和成形技术的前沿创新

已有 620 次阅读 2025-8-1 12:58 |个人分类:特刊征稿|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精度化发展趋势的驱动下,精密加工与成形技术已成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的核心赋能手段。为应对复杂构件加工、难切削材料成形及高效制造需求等挑战,本特刊聚焦先进设计方法、智能控制技术与跨学科工艺创新,旨在推动精密制造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Machines 邀请香港理工大学徐志成博士、殷森博士和翁剑博士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的刘艳雄教授,合作创建特刊“Cutting-Edge Innovations in Precision Machining and Forming Technology (精密加工和成形技术的前沿创新)”。本特刊重点关注精密加工和成形的先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精密装备设计与控制:精密机床结构优化、伺服控制系统开发、流体动力系统性能提升。

智能与绿色制造技术:基于物联网与数字孪生的智能状态监测、能耗监控、节能策略及多物理场协同仿真。

超精密加工工艺: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多能场复合加工、微纳尺度表面完整性控制、刀具磨损与难切削金属高效加工。

先进成形与材料处理:冲压成形机理、精密冲裁工艺、超硬刀具磨损机制与寿命预测。

质量与可靠性:加工误差智能补偿、微观缺陷实时检测、表面/亚表面优化。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1月30日

       

客座编辑介绍

徐志成 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师从丁汉院士和华林教授。2019-2021师从Sangkee Min教授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进行联合培养,于2022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期从事精密/超精密高端数控装备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研发。研究领域包括流体传动、智能监测、节能优化、数字孪生、智能物联等。

         

刘艳雄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2010-2012在美国普渡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后于2013年加入武汉理工大学,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持参与国自然、国家重点研发、973计划、86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并获得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长期从事运载装备关键构件轻量化高性能成形制造和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精冲成形工艺与装备、伺服电液系统、节能优化、超高压成形等。

       

殷森 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

毕业于中国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性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师从高性能制造专家康仁科教授及中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董志刚教授,并于2023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期从事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多能场辅助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并致力于成果转化及工程应用等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超声振动磨削加工、超声椭圆振动单点金刚石车削、超声-激光辅助加工等。

      

翁剑 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师从丁汉院士和庄可佳教授,2021年获德国洪堡学者称号,2024年入选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曾前往瑞典隆德大学联合培养、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开展博后工作,现在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继续从事博后工作。

研究聚焦难加工材料高性能制造和精密数控刀具优化,研究方向包括高精高质切削机理、加工表面完整性、刀具磨损机制等。

             

特刊详情页:https://www.mdpi.com/si/238921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machines

        

Machines 期刊介绍

主编:Antonio J. Marques Cardoso, University of Beira Interior, Portugal

主要发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叶轮机械、控制及自动化、电机和驱动器、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

2024 Impact Factor:2.5 

2024 CiteScore:4.7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9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4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96006.html

上一篇:Water 论文选题灵感:“水-能源-粮食”方向
下一篇:WEVJ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批判性综述
收藏 IP: 61.242.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