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细分类:管理杂谈4
武夷山
9. 从善如流何其难(200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742.html
最近读了吴炫的《穿越中国当代思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觉得这是一本有见解的好书。
他说:“任何文化在任何历史时期总像人性一样善恶并存,所谓历史的发展只不过是新的善恶关系代替旧的善恶关系,或体现王充所说的‘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的相互转化,而且,人类历史的发展,由于善恶内涵的不确定性,也不能被解释为一个‘弃恶扬善’的过程。”
这就比通常的“从善如流、疾恶如仇”观念要深刻得多。我们当年是要打倒帝国主义的,现在是要招商引资的,谁错了?正如有人将“社会主义好”这首歌给恶搞后的歌词所说:“反动派,平反了,帝国主义夹着皮包进来了……” 秉持简单化的善恶观,就会认为,我们过去闹革命都白闹了。当然不是那么简单。
在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现在不少人用“逼良为娼”为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开脱,说是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逼着自己作假的。这一点,我万万不敢苟同。但是,我们为着单位的正当利益,为着孩子的正当利益,是否做过假呢?我能做到让自己吃亏,但为了保持我个人的品行高尚就让单位、孩子或广义的“他者”(又是我的利益相关者)在明显不合理的规定下吃大亏,是否就真的高尚呢?我真的不明白,愿求教于高明。
10. 学术连着你和我(2008)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767.html
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1、 调整价值观念
忌急功近利,求厚积薄发。
2、 注意终身学习
珍惜身边的资源(出版物,老同志,等等),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
3、 培养良好学风
倡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
4、 重视发表交流
Lee Schulman(博主今注:1938-2024,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心理学家)在1998年说,任何活动要想被冠以学术性之名,就至少必须表现出3个特征:公开;经受批判性的评议和评估;易于被同行获取以便交流应用。
“思想是光,它将自己发布向宇宙”。(爱默生,1838)
A 发表的目的是与同行交流想法。发表不是为了出名,尽管发表文章有助于出名。
B 发表文章与营利动机并不矛盾。
C 发表活动总的说来是“名利双收”的。
11. 对《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8:国际现代化研究》的评论(200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5107.html
长期以来,对现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满的国家有两大类,一是穷国,一是与西方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国家。中国在不同程度上想成为或实际上曾经成为这些国家的领袖。用一个不中听的比喻,那些国家像不安分的梁山众好汉,中国像是宋江。宋江想受招安,中国也想融入主流国际秩序。本报告说,“与发达国家合作有利进步”,说白了,就是愿意接受“招安”的意思。问题是,宋江受了招安后仍旧不得好死。中国融入国际秩序后就必然利大于弊吗?本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的“和平鸽战略”,但人家会让这只鸽子飞起来吗?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管理杂谈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8205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7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