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买了不少书,虽然时间很紧(前段时间弄本科论文,现在开始继续写文章),但是依然坚持每天都看些。前段时间看完了《知识机器》,最近看的是《何为科学》,看到了第5章,有一段话摘录到这。
“可以预见,所有模型都会失败,因为模型本质上是对实在的理想化呈现。当模型被严格检验时,最终会显露出裂缝。这是好事。新的科学,有时甚至是全新的世界观,正是从这些裂缝中出现的。物理学家接受的训练是期望甚至欢迎模型和理论具有这种易碎性,尽管在现实中,事情从来没有那么简单。物理学家也是人,他们会对自己喜欢的模型产生依恋,当自己心爱的模型的可行性受到威胁时,他们的情绪往往会变得激动。这就是为什么科学事业被设计成能够认识到自身弱点的样子。也就是说,关于模型或理论是否可行的最终决定,是基于经验和共同体的,而不是基于个人的。随着新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自我迟早会被抛到一边,共识会占据上风。无论如何,事情就应该这样运作,且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是如此运作的。”
这段话说的有些简单,现实中充满着血和泪。看看开普勒,至今都不知道埋骨何方,他的幽灵游荡在德国的土地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3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