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一些科学家就发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存在都是呈系统的,上至星系、星体,下至分子、原子,中至生物、人、人类社会,它们都应该都由同样的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系统学原理支配,如果发现了这个原理,就可以一通百通,用它来认识自然界的一切。
西方科学虽然走的是一条还原论道路,但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便发现了它的局限,转而发展出了系统论。可是,这个系统论发展有一百多年了,虽然经过了不断的创新,但至今仍然无法解释任何系统秩序的存在,更无法做到一通百通。
随后,我们就发现了隐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方系统科学,它竟然比西方的系统科学高明得多,如果真的将之现代化,就可以合理地解释自然界的一切,推动新一轮的科学革命。
那么东方和西方的系统科学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谈科学就要谈前提假设,前提假设不同,得到的科学理论也不同。面对同一个世界,之所以会出现东西方系统科学,根源就在于前提假设不同。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根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说,它假定了空间的空无一 物,以及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此时的科学只可能走向还原论,而不可能走向系统论。系统论的出现是因为现实,逼迫着不得不去研究它,但由于前提假设的问题,使它的发展举步维艰,最典型的就是如果不承认物质在空间中的连续性,生命问题就永远不可认识;不承认物质彻底的统一性,普遍联系问题永远不可认识。没有了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整个西方的系统科学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架子,它解释不了任何系统秩序的存在。
东方的系统科学前提假设是气一元论,它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既然只有一种物质,科学不可能走向还原论,聚是系统的生,散是系统的亡,在这样的前提假设之上,只可能得出系统论。至于生命,可以在连续物质紧张地相互压迫之中来理解,至于普遍联系,可以用连续物质的周期性聚散来理解,如此一来,一个更完美的系统科学就出现了。
其次,西方的系统科学仅仅是对系统现象的总结,理论上缺乏坚实的支撑。最典型的就是在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之上,所谓的系统不过是死寂砖块的机械堆砌,谈生命和普遍联系都是缺乏根基的。而东方的系统科学是由气一元论假设推导出来的,不管是生命和普遍联系都能找到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三,西方的系统科学始终没有深入生命的本质以及普遍联系的本质,这是系统科学的核心,这使整个系统科学框架如漂在云端,华而不实。而东方的系统科学根源于朴素的气一元论,在此基础上推演,只可能得出系统论,它逻辑合理,理论自恰。
其四,西方的系统科学没有把重点放到关系上,而只是放到了系统组件上。当然这也是在它的前提假设之上必然出现的问题,比如,如果空间空无一物,所有物质系统都孤立在空间当中,谈何联系?再如,如果没有了物质的统一性,要素之间既无法屈伸让位,又无法交换物质,谈何联系?而在东方的系统科学中,统一的物质本身就是有生命的,它就象弹簧一样,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自动扩张,本身就充满着能量,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空间看不见的混沌物质,还是可观察的实体,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不同的只是一个聚一个散罢了,它们之间是可以交换物质的,如此一来,系统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其五,西方的系统科学流于表象,而东方科学的系统科学不仅包括一个物质系统的发展规律,而且还包括一个系统内部物质运动的规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比如,当你把阴看成是气之聚,把阳看成是气之散,这样阴阳学说就成了对物质系统的生死规则的描述。当你把五行看成是统一物质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是对气聚散这种运动的细化,这样五行学说就成了对系统内部物质运动规律的揭示。
至于哪一个系统科学更接近真理,就要看哪一个前提假设更接近自然事实。
首先我们看对物质基础的认识,原子说认为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气一元论则认为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一个死的基本粒子,一个是活的生命之流。
其次我们看空间的认识。原子说认为空间空无一物和对称,气一元论则认为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一个是对称,一个是不对称。
其三我们看实体和空间的关系。原子说认为实体和空间没有任何关系,气一元论则认为实体是统一物质的有组织状态,空间是统一物质的无组织状态,再者之间有着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比较两个前提假设,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系统科学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1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