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东西方科学比较(4)研究的对象不同

已有 144 次阅读 2025-4-25 23:10 |个人分类:系统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不可否认,科学都是以探索大自然最普遍的规律为己任的。不过,前提假设不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不同。西方科学假定了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按照这种逻辑,只要把那几个基本粒子还原出来了,自然规律就找到了,于是,西方科学走向了还原论道路,研究对象成了对基本粒子的还原。

东方科学假定了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统一的一种物质的聚散形成的,按照这种逻辑,自然规律不是东西,而是物质聚散的原理,聚是系统的生,散是系统的亡,这个原理也可以称为系统的生死规则。既然自然规律是一个理,看不见,摸不着,用精密仪器探测不到,当然科学不会走向还原论,而只可能走向系统论。

一句话,西方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组成万物的基本结构,而东方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变化的原理,比如,阴阳之变,五行之变,十天干之变,十二地支之变,六十花甲子之变。

现代人普遍不理解东方科学,根源就在于他们都是站在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之上来理解的。但事实上,东方科学的前提假设是气一元论,它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站在气一元论之上,东方科学的形象才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

比如阴阳学说,当你站在气一元论之上来理解,阴就是气之聚,阳就是气之散,阴阳学说不是空洞的哲学概念,而是物质聚散的原理,气由阳至阴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由阴至阳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变换的学说揭示了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

再如五行学说,当你站在气一元论之上来理解,五行就不再是五种本质不同的材料,而是统一物质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它们是对气聚散这种运动的细化。比如,水为气由散到聚,火为气由聚到散,木为气聚增散减,金 为气散增聚减,土为气周期性聚散。如此一来,五行学说成了揭示系统内部物质运动规律的学问。

显然,东方科学揭示了大自然最普遍的规律,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理论。而西方科学揭示的是物质基本构件的规律,远没有达到普遍规律的境界。比如,生物的基本构件目前已经研究至基因、DNA,有机分子,可这并不基本,它们还是更小的原子组成,而原子还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再进一步分析下去,它们都变成了同一种更基本的东西——能量,用能量可以造出所有基本粒子,可能量是什么?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根本观察不到,科学家们迷惑了。

东方科学早就用气一元论告诉我们,万物归一气,万物同一理,一通百通。由于万物归一,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是一样的,它用它只观测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至于统一物质的性质,它不仅是有生命的,这就体现在物质彼此之间紧张地相互压迫与反抗之中;而且是有精神的,它就体现在局部物质不断对外在世界变化反抗之上。

当下的西方科学已经走向了死胡同,它太迷信精密仪器的观察了,却不知道组成精密仪器的原子不仅和被观测的物质一样,而且和它周围被观察的对象同步运动,让我们只看到了自然界的表象,而忽视了自然界的本质。比如,明明随着日地、月地距离的变化,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引力肯定是周期变化的,但精密仪器却测不出来,因为组成精密仪器的原子和引力同步变化。如果基于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它的存在,科学发展上的畸形是必然的。

现在已经到了我们将东方科学揭示出来的时候了,而它才真正提示了大自然最普遍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一通百通的科学理论,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推动新一轮科学革命的发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83468.html

上一篇:东西方科学比较(3)对物质和能量的认识
下一篇:东西方科学比较(5)东方系统科学与西方系统科学的差别
收藏 IP: 113.246.209.*| 热度|

2 农绍庄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