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桂花又飘香@常见桂花类型及其香味成分!

已有 1018 次阅读 2024-10-3 11:55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进入小区,顿时就感到迷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部分桂花树开花了。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也是文人墨客绝佳的咏颂对象,如宋代吕之声在《咏桂花》中有“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的描述,宋代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更是有“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描述。

IMG_20211023_120315.jpg

图片为金桂

桂花实际上是木樨科木樨属众多类型的俗称,其学名为木樨。在园艺栽培上,根据花色及开花习性的不同,可以将桂花分为秋桂(金桂、银桂和丹桂)及四季桂这两类。关于桂花分类研究可追溯到明代李时珍所编著的《本草纲目》,其中的“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的描述一直沿袭至今。

IMG_20200926_095027.jpg

图片为银桂

桂花的花序为聚伞花序,花极芳香,经过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诞生了众多栽培品种。目前,常见栽培品种的花冠颜色有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等。其中金桂代表花色为金黄色栽培品种;银桂代表桂花花色较浅的一类栽培植物品种,其花色呈银白、乳白、绿白色、乳黄、黄白色等;丹桂代表着桂花中花色较深的一类栽培植物品种,其花色呈浅橙黄色、橙黄色至橙红色或深橙红色;四季桂代表着一年可多次开花的桂花品种,其花色较淡,为乳黄色至柠檬黄色,和银桂、金桂、丹桂相比,其花香不够浓郁。

IMG_20200926_155951.jpg

图片为丹桂

桂花精油香气幽雅浓郁而留长,是一种高档的食用及日用化工的天然香料。那么桂花香气是从哪里来的?轻工业部香料工业科学研究所对金桂、银桂、丹桂的鲜花头香和浸膏香味成分进行了剖析,发现桂花花香特征主要有α、β-紫罗兰酮、芳樟醇和芳樟醇氧化物、茶螺烷以及醇及其酯类;金荷仙等将桂花香气组分确定为芳樟醇氧化物、α、β-紫罗兰酮、香叶醇和罗勒烯等主要成分。

本课题组曾对桂花精油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11种化合物,分别为反式氧化芳樟醇、γ-癸内酯、β-紫罗兰酮、棕榈酸、α-亚麻酸、9-二十三烯、9-二十六烯、1-二十烯、二十六烷、环二十八烷、二十九烷。这11种成分在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的精油中均可被检测到,但含量差异较大。银桂精油中所含成分最多,四季桂最少银桂精油中主要成分为顺式氧化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β-紫罗兰酮、γ-癸内酯、α-亚麻酸、α-亚麻酸乙酯、棕榈酸和棕榈酸乙酯。金桂精油中β-紫罗兰酮含量特别高,达到48.997%,γ-癸内酯含量达10.179%,但大分子量的其他香味成分含量较少,香型较为单一,且留香不够持久。丹桂精油中芳樟醇氧化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γ-癸内酯,9-二十三烯和1-二十烯的含量分别为27.044%、10.231%和18.532%。在四季桂精油中没有检测到芳樟醇及其系列氧化物。

IMG_20211022_122351.jpg

桂花特征香气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清香、α、β紫罗兰酮及其异构体的花香果香,以及γ-癸内酯的甜蜜香。银桂香气幽雅清甜,香气成分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γ-癸内酯、α、β紫罗兰酮及其异构体含量较高,棕榈酸和α-亚麻酸含量较高;金桂香气清幽柔和,以甜为主,主要是γ-癸内酯含量较高;丹桂香气偏甜,香气较淡,香气主要赋香成分含量较低。

根据桂花开花过程中精油含量和成分分析表明:初花期花中的精油产率最高,且大多数桂花赋香成分在初花期含量达到最高(芳樟醇、γ-癸内酯、β-紫罗兰酮、4-氢-β-紫罗兰酮、棕榈酸乙酯、α-亚麻酸)。究竟那种桂花香气最浓?通过对不同桂花类型精油得率及精油的化学成组成研究可看出,银桂精油含量最高根据气相总离子图检出的峰中得到结论,银桂精油中所含成分也最多,故银桂花香可能是最浓厚的(本文对前期科学网博文进行了稍许修改)。

IMG_20221021_082228.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9332-1453653.html

上一篇:20241002——香堇菜(Viola odorata L.)
下一篇:节日里的白云!
收藏 IP: 211.67.30.*| 热度|

2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