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phaDa 研究兴趣: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社会心理与治理。

博文

博一就完成小论文要求了,为啥我还是过得不开心 精选

已有 4504 次阅读 2024-6-11 20:09 |个人分类:咨询万象|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该案例已经得到案主允许,匿名分享。希望给大家启发。

每周二这个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咨询,就回去休息了。今天特殊一点,北京突然下雨了。这样的天已经持续了几天,似下非下,一不小心就淋个落汤鸡。本来结束直接回去,也就泡汤了。留下来,赶紧把这个案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个案例跟我已往接触的来访不一样,因为他博一下学期就完成了毕业小论文的要求,但是他跟我的其他来访一样却过得不开心。这种例外,总是能够激起更大的兴致。就像做学术工作时,产生一个新点子一样。

不开心是一样的,但每个人不开心的缘由却不一。

探讨后得知,原来是他觉得导师总是让他承担更多的组内任务,要求他奉献,他却认为自己是在做“杂活”,内心很不平衡。而且,组内其他同门也不领情。

哈哈,最后,是他最近突发论文惹的祸。导师给的工作增加,导师认为他可以分担大部分公共性工作了。导师对他总是给最好的一面(笑脸、鼓励),把压力、批评都转给了同门。而且同门原本和谐的,大家都没发论文的生态,突然就失衡了。

故,他做组内的事也得不到组内同门关心,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又遭受更多的嫉妒,他很委屈。所有的这些,慢慢转变为,不知不觉变得不开心。他开始不那么努力地完成导师交代的工作,拖,或低质量糊弄,导致师生关系产生嫌隙,相互不信任了。

看完会觉得这同学是不是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自私,不为导师分担?其实这是大部分研究生的反应,非常正常的反应。温水煮青蛙,他本人都没有意想到自己会这样变化。关键是怎么让他获得认知行为上的转变,让他的思维和胸怀上升一个层次?

咨询沿着鼓励、肯定、点拨、拔高的思路进行。这已经完成跳脱了固有的咨询流派啦。(不一定可取,因人而异,这个咨询我一点都没心理负担,因为对方是一个毕业小论文在手的高人,我不需要小心翼翼。)

首先让他讲述最近的变化,提示他没关注到的方面。

再让他认识到自己现在哪一部分最薄弱。(就是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这是他往更高平台,成为优秀青年研究人员必备的素质)

最后,让他总结自己的缺点,告诉我怎么改进(和我探讨)。拔高到怎么想着为导师分忧、练习领导团队的方向前进。

结束时,他茅塞顿开,连表感谢。

这里,再一次启示博士生们,其实很优秀的学生也会去看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不是一定要等到问题很严重了才去;心理咨询里面也是有厉害之人的,你投入一个小时和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交流,一定会让你有收获,不会耽误你的宝贵时间。

如果囿于正规的咨询思路,在那里捣鼓焦虑痛苦的来源,这个咨询关系就建立不起来。博士生的咨询,很考验咨询师对科研过程的了解。这是当前整个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非常欠缺的,因为99%的心理咨询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的训练,很难直达人心。

插一个心理健康知识的调查,点击链接即可填写,不用注册,大概3分钟,谢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介绍:邝宏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研究兴趣为科研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科学心理学?),欢迎关注我的科学网博客,欢迎您发邮件至kuanghongda@163.com与我一起交流科研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倾听您的故事,与子偕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3728-1437768.html

上一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下一篇:读丘成桐自传《我的几何人生》
收藏 IP: 111.192.245.*| 热度|

7 王涛 汪运山 卫文强 冯兆东 褚海亮 崔锦华 be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