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我乐意

已有 4428 次阅读 2024-6-3 09:10 |个人分类:科学书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577276a55c591f8643fa2df49f7f1fa.jpg

         

《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史略(1929-1949)》(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是首部完整记述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从创办到发展直至终结的二十年历史的专著,其中涉及大量著名学者与该所相关的学术活动,不少史实系第一次披露。

18页的这段文字中的“我乐意”,是很有意味的三个字。

“我乐意”言简意赅,表达了青年孔宪武的学术兴趣和志气。学术志趣,决定了他的学术走向。河北大学教授与植物研究所助理员的地理、经济、地位三“落差”,没有阻挡他“放弃了教授、高薪待遇,甘愿当一个助理员,从头做起”,做中国植物科学的小卒子,心里好受”。无独有偶,我也见到过有的工程师甘愿回到母校、从助教做起,潜心教学与研究,终于成长为某学科的教授。这两种看似反向的选择,都与他们的个人志趣有关系。

无论如何,“感慨悲歌之士,怀抱利器”有想法,有行动,终究不会无所作为的。

反之,有些人在面对工作岗位的变更时(有可能是不错的历史机遇)患得患失(过多地考虑了职称、级别待遇等,弱化了自己的特长和志趣),做不出恰当的抉择,到了临近退休、回首过往时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遇,怨天尤人都没有意义了。

8c3b94587541de2b35ba094f00c97bf.jpg

               (上图来源:1981年第8期《甘肃教育》)

“我乐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关键时刻,做出“我乐意”的选择,会收获“称心如意”。

********************

          孔宪武(1897-1984),出生于河北省高邑县武城村,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1921年毕业后,先后在山东、山西和北京任教。1929年被聘为河北大学教授。1929年秋末,投考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练习员),被聘用为助理员。进入植物研究所后,他经常在荒芜人烟的崇山峻岭中攀登、采集植物标本。辽宁铁岭、千山一带长白山、镜泊湖附近的珊珊深山密林,都是他采集标本和考察植物的地方。在长白山,他和同事们遭遇过土匪,所幸没有人员伤亡。1930年代初期,他在河北省小五台山采集到一种忍冬科的新种。 后来,发表《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四、五卷)、《小五台山植物志》、《北平之禾本科》等著述。抗战时期,随植物所迁到陕西武功,该所后来改称为西北植物调查所。太白山、秦岭、渭河流域,他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出版了《渭河流域杂草》。1942年到甘肃兰州任西北师范学院教授。......  1978、1979年 ,分别出版《中国藜科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五卷第二分册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436654.html

上一篇:测量数据的采集与耕作
下一篇:我不乐意
收藏 IP: 114.244.114.*| 热度|

12 宁利中 武夷山 刘全慧 郑永军 孙南屏 杨正瓴 杨卫东 孙颉 尤明庆 张学文 崔锦华 陆仲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