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层化科学之反思 精选

已有 5907 次阅读 2022-9-17 06:51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层化科学之反思

武夷山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科学、技术与价值)杂志 2022年47卷5期(9月出版)发表了新加坡国立大学You-Na Lee女士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John P. Walsh合著的文章,Rethinking Science as a Vocation: One Hundred Years of Bureaucratization of Academic Science(反思“以科学为志业”:学院科学科层化之百年)。原文见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1622439211026020

 

文章的“摘要”说:

100年前,马克斯.韦伯在题为“以科学为志业”(博主注:一般译为“以学术为志业”。根据本文的语境,译为“以科学为志业”较好)的演讲中,预见了作为志业的科学将转变为科层化组织性工作的科学。他论证说,对待科学的志业性态度对于维持科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韦伯对作为志业的科学之论证作为观察视角,讨论了在日益科层化的科学工作中维持对科学的志业化态度是否越来越难了,也讨论了这种态度对于科学进步是否必不可少。我们呈现了科学工作科层化的经验证据,通过对比其他科学与创新理论家的观点,进一步推进了韦伯的讨论。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些理论的含义,提出了一组政策建议,勾画了一种研究议程的轮廓,该议程就是要发展出与科学工作由志业向科层制的转化相匹配的科学政策和科学社会学。

本文“结论”小节的最后一段说:

当我们在本领域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时,听众时常对我们的发现(科学科层化和支撑性科学家的崛起)之悲观含义反应强烈。然而,我们并非在鼓吹这样一种制度。其实我们是观察到这一制度在形成之中。科研资助、劳动力市场和科研人员评估等方面的当前趋势似乎都在向越来越科层化的科学制度逼近。如果是这样,我们就需要创造出基于这一制度的荣誉分配机制和职业轨道,它们或许会类似于电影业的做法,因为在电影业中,对于从事专业性技术支撑工作的人员是有荣誉分配和犒赏措施的,而以发表物清单为基础的荣誉分配和犒赏措施也许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些(支撑性)研究人员对科学共同体的贡献。或者,我们也可以试图保留比较传统的、以技艺为基础的模式,然后调整资助方式、劳动力市场和评价体系以匹配该模式,但在当前的科学治理制度下,退回到这样的结构也许是一个乌托邦梦想。然而,现行的制度似乎是不可持续的。渐渐地,我们也许需要配备越来越多的支撑性科学家的岗位(比如文员科学家、技师,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专业,其人员的主要活动就是帮助别人做科研——生物统计学也许就是一个例子),采用各种各样的机制和头衔来纳入科学劳动的社会分工中的新角色。对于大学和资助机构,至关重要的是要悦纳这一转变,将这些新角色纳入大学的正式结构和评价体系中,包括给这样的工作设计更永久性的职业轨道。研究科学工作的学者也需要懂得,围绕这些制度变革的选择会如何既影响到科学,也影响到科学家。

博主:2022年6月29日,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从以上介绍的这篇文章的视角去从事分析,应该可以把科研助理(以及广义的“科研支撑”)岗位相关问题认识得更透彻,解决得更有效。

 

相关阅读

武夷山,提倡以学术为志业,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2373.html

转发:也谈“提倡以学术为志业”,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615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355662.html

上一篇:卡尔.齐默愿做追龙者(2001)
下一篇:连夜加班完成急就章——日记摘抄916
收藏 IP: 1.203.173.*| 热度|

17 尤明庆 毛进 冯兆东 许培扬 刘钢 郑永军 晏成和 杨正瓴 史晓雷 姚伟 籍利平 贾玉玺 周忠浩 吕秀齐 聂广 曹俊兴 陆仲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