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发表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年第5期)
摘要:本文探讨了战略性科技问题的定义和范围,分析了研究战略性科技问题的意义,介绍了有关国家开展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的近况,概述了我国开展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指出了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与科技战略的关联。
关键词:战略科技问题
一、何谓战略性科技问题
战略性科技问题(strate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sues)指影响全局、影响未来发展的与科学技术有关的问题。
为什么要采用这个说法呢?与“战略研究”对应的英语表达法有两种:strategic studies和strategic research。前者主要指国际政治、军事关系方面的战略研究。后者是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那套概念相区别的,指某些既含有基础研究成分,又含有应用研究成分,且对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研究领域。例如,良种羊繁育对于澳大利亚就属于战略研究课题。这两个概念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战略研究”都不一致。采用“战略性科技问题”的说法,较为准确,而且也给目已施加了一个必要的研究范围的限制。
二、研究战略性科技问题的意义
1将科技战略和科技计划落到实处的需要
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已经7年了。7年来,科技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的严重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原始性创新的匮乏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乏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我们尽管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口号,但未能就影响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些战略性科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过去提出了在2000年科技投入要占到GDP的1. 5%的目标,但是没有研究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乏各种科技计划(863计划、973计划、星火计划,等等),但我们比较缺乏使这些计划结出累累硕果的保障措施,例如关于如何催生和呵护科研人员的创造火花的关键性措施,包括如何向基础研究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世界科学史的经验表明,提供基本保障对于获得高水平成果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英国数学家怀尔斯用了8年时间潜心思考,心无旁鹜,终于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如果他面临的是争取不到课题费就衣食无着的话,可以肯定,他不会取得这样的突破性成就。又如,IBM苏黎士实验室的缪勒,在IBM服务几十年后获得了“IBM特别研究员(IBM FELLOW)”的称号。获此称号后,可以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公司方面不加干涉。于是,他重新拾起了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萌生的对材料科学的浓厚兴趣,最终在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诺贝尔奖。
2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是科技能力的竞争,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既深又广,这已基本成为共识。因此,许多国家都重视研究战略性科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三家联合出版的杂志就叫《科技问题》(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sues )。虽然未冠以“战略性”三字,但从内容上看,该刊主要是探讨战略性科技问题的。我们若不重视研究战略性问题,科技发展遇到的障碍就难以克服,我们就容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落伍。
3科技管理部门自身“有为、有位”的需要
多年来,科技部和其他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直接抓了很多计划和项目。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如果说这些部门直接抓项目曾有其历史上的必要性,那到了今天,至少可以说,这种做法已经不太适应时代的要求了。科技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职能,将研究战略性科技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日常任务之一。发达国家中与我国科技部类似的机构,如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无不以研究战略性科技问题为己任。战略性科技问题抓准了,解决好了,就是科技管理部门对国家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也是科技管理部门“有为、有位”的基本保证。
三、战略性科技问题的范围
战略性科技问题的范围很广。举凡影响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种种涉及科技的问题都属于战略性科技问题。仅举数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与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必要斗争;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这方面若出了严重问题,原始性创新缺乏的局面不会有根本改变);工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面对国际科技期刊不断涨价的长期势头和文献数字化的趋势,科技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该怎么调整,等等。
四、有关国家开展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的情况
美国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是与我国科技部对等的机构。近两年来,它关注的战略性科技问题主要有:
对生物技术的环保规制(REGULATION) ;
加强政府与大学的科研伙伴关系;
科研中的不轨行为;
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
改善公众对政府服务和政府信息的利用状况;
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海底勘探与太空探测,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OSTP最主要的信息支持单位是兰德公司下属的科技政策研究所(STPI )。说起来,这是个民间研究机构,但它的所有经费都来自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因此,把它看成政府研究机构也无妨。OSTP对基础信息工作极其重视。例如,科技政策研究所建立的联邦政府研究开发数据库( RaDiUS ),仅维持费每年就要300万美元以上。在头几年,联邦政府内部对是否长期支持这个数据库也有过争论。现在,OSTP已态度坚定地支持这个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
日本
日本与我国科技部大致对应的机构是文部科学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决策者关心的主要战略性科技问题有:
加强日本科研的开放性;
加强日本科研的国际性(日本用优厚的条件吸引欧洲科学家来日进行为期1-2年的研究工作,但极少有人报名,最终决定来日本工作的人更少);
对政府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评估;
促进公众对科技的兴趣与理解(即我国通常所说的“科普”);
核灾难的对策,等等。
性质属公益性非营利机构(“财团法人”)的日本科技信息中心是主要的决策信息支持单位。
英国
1998年3月,英国重新成立了“科技委员会”(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是一个就战略性科技问题向首相提供咨询意见的最高级独立顾问机构。委员会在选择待研究的问题时,用以下5条准则来判断:
A战略意义:这个问题是举足轻重的吗?
B时间因素:目前是否考察研究此问题的最适当时机?
C相关性:该问题与政府政策制订密切相关吗?
D增值性:本委员会通过研究此问题能增加什么价值?本委员会是处理此问题的最适合机构吗?
E影响面:该问题对整个英国都有影响吗?
2000/2001年度,委员会的4个工作组分别研究以下4个战略性问题:人文艺术学科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五年一度的对6大研究委员会的评审;科技委员会“2000年科学教师报告”推出后的后续工作;政府各部门正在制订的新的科学与创新战略。
英国贸工部科技局在功能上与我国科技部相似。他们近年来关注的战略性科技问题有:
生物技术,尤其是遗传修饰作物,对环境、社会的影响;
技术前瞻(FORESIGHT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不仅在国家层次上开展前瞻活动,而且在地区层次上也搞;
促进大学与工业界的联系;
促进女性投身科学、工程与技术职业;
促进公众对科学、工程与技术的理解,等等。
法国
2000年4月,法国将原来的国民教育与研技部分开,单独设立了科研部,该部与我国科技部是对应机构。原国民教育与研技部及新的科研部近年来关注的战略性科技问题有:
信息与通信科学技术;
女性与科学;
超音速交通运输有关问题,等等。
德国
德国的联邦教育与科研部是与我国科技部大致对应的机构。它最近关注的主要战略性科技问题有:
加强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
加强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共同创造就业机会;
加强科学技术国际化的工作,等等。
韩国
韩国科技部是我国科技部的对应机构。它近年来关注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包括:
促进基础研究,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
技术创新的支持措施和激励制度;
核能开发;
促进公众理解科技,等等。
五、我国开展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状况及应注意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我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圈子曾有过战略研究热。当时,国家科委的吴明瑜、林自新、童大林、杨浚等同志曾在倡导和亲自参与战略研究方面起过关键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三家单位轮流坐庄,不断召集“发展战略研讨会”。于光远等同志经常来主持或参加研讨会。这些研讨会在全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响应这样的需求,曾编辑了六十多期《发展战略研究丛刊》。90年代以来,战略性科技问题的研究在我国似乎不算很受重视。每次制订科技长远规划的过程中,国家科委或科技部都做一些战略性问题研究,但一般只限于与重点领域的选取有关的题目。这种研究不是经常化、制度化的。平时,每年的国家软科学项目中有一些属于战略性科技问题。其中较典型的成功项目有如“中国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研究”和“中药产业现代化战略研究”,这两个项目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据我们不一定准确的观察,我国多年以来的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经费支持强度太弱
如前所述,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对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提供支持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该计划每年支持的项目数量较多,但导致平均支持强度很低。例如,某年,有一个软科学重点项目进行招标。而最后中标的中请者只获得几万元的资助。这样的资助强度显然太低了。
2报喜不报忧的习气太严重
科研人员在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尖锐的观点或对现状的批评意见,多半会被本单位的上级领导或经费提供单位的官员毫不客气地删除掉。渐渐地,许多研究人员也学会了“自我把关”,学会所谓“反面的意见正面说”。研究报告中若出现了一点点批评性的观点,那肯定已经把锋芒销磨殆尽了。开展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的意图之一,就是为决策者提供预警信息。没有了锋芒,预警作用和效果势必大大减弱。
3队伍保障太缺乏
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若想搞好,需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需要正规军,而不能依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国外有关机构多年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前面已举了美国科技政策研究所的例子,它的经费在早年全部来自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近年来则完全来自国家科学基金会。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国会研究服务局是专门为国会议员和国会工作人员提供决策信息支持的,国会研究服务局下属的“科技政策研究处”是专门从事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的。他们的经费由国会直接拨,研究人员从来不需为争取经费担心,可以全力投入战略性科技问题的研究。实践证明,他们的服务效果很好,国会很满意。
六、战略性科技问题研究向科技战略研究的过渡
通过战略性科技问题的探讨,大家对什么是最紧迫且最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取得了相当的共识,就可以着手制订一些具体的科技战略,以期通过实施这样的战略,解决关键问题,帮助实现国家目标。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在分别研究了核扩散、艾滋病等严重传染病、军转民等问题的科技侧面后,制定了国家安全科技战略。
科技战略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1.明确有待解决的战略性科技问题是什么,摸清国际竞争的态势,及为解决上述问题,为应对国际竞争,科学技术面临着什么样的任务;
2.从学科已有基础、学科发展前景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着眼,确定应重点支持哪些学科领域,尤其是跨学科领域,及具体支持措施;
3.从技术已有基础、国际间技术实力对比、国家安全需要和产业化前景着眼,确定应重点支持哪些技术群,尤其是高技术群,及具体支持措施;
4.为满足上述科技发展需求,在多长的时段内,需培养多少各类各级的科技人才,需从海外引入多少科技人才(开源),如何有效减缓人才外流(节流);
5.为满足上述需求,在多长的时段内,全社会需做出多少科技投入,其中政府投入占多少(开源),用什么措施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减少浪费(节流);
6.为满足上述需求,在多长的时段内,对于图书文献、实验试剂、关键设备、实验动物、中试基地、网络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出什么样的统筹安排;
7.建立科技发展战略实施过程的监控机制、阶段评估机制和调整机制。
七、结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日趋深远的今天,必须将战略性科技问题的研究放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优先日程上。这些研究领域是科技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良好结合点,是跨学科研究的用武之地,其研究成果有可能对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发生显著的影响。因此,科技管理干部和广大科技人员都应大力重视和积极投身战略性科技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武夷山(WU Yishan, 1958-),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和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研究系列正高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自1985年获得“情报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以来,一直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事科技信息研究工作至今。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曾两次受科技部委派去中国驻美使馆工作。迄今已发表译著和编著19本,论文和译文300余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