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文
博士生网上控诉被导师逼退学,看完后不淡定了
2025-10-8 08:43
阅读:2221

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关于 “某大学生态学博士控诉导师卡开题,被逼退学”的消息,内容见截图1。

博士生控诉被导师逼退学1.jpg

从截图可以看出主要内容如下:

该生态学博士生认为,发过去的信息导师故意不回,提交到系统里的开题申请故意不通过,导致错过开题,被逼退学。

导师让我修改,该生发给导师,导师居然嫌我发太早。进一步学生问导师哪里需要改,问了好几次都不说哪里需要改,反而一言不合就挂电话。

看到这里,吃瓜群众肯定都觉得是导师的不是了,毕竟导师是处于强势的一方。接着,该生爆料出的微信聊天截图,详细的披露了他与导师的交流过程。

博士生控诉被导师逼退学2.jpg

导师:你过来一下。

学生:什么事啊,我一会过去。

导师:你的开题报告也没有改啊,昨天跟你说完那些东西,你一点儿都没有动啊,我说的那微胶囊的作用是啥,然后你这写的,你微胶囊的体现啥都没体现出来,你还是老样子,就直接交到系统里。就是让我给你审核是吗?咱两说了这么长时间的事儿,你是一点儿都没改呀。你直接就交系统,就扔给我。

博士生控诉被导师逼退学3.jpg

学生: 好的,那我在改改。一个小时左右。老师,您看这回的,动物实验加了微胶囊化的分组。

导师:你要认真对待你的开题,个半小时就给我返回来了,看看我给你的材料,每一分部分细化,啥东西你都不加思考,给你就给我甩回来,那你就别开题。

学生:但是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分需要细化,还是需要加内容。

导师:我真拿你没办法,昨天跟你讲的那些事,你没听懂啊?

博士生控诉被导师逼退学4.jpg

学生:我认为能加的内容都加上去了,不知道哪里需要添加。

导师:通过语音进行交流,交流后,接着说 ,你听不懂话吗?

学生:那我就把目的和意义加上微胶囊化。

导师:还有你那国内外研究进展都没有连续性,跳跃思维很大呀;技术路线图就那么粗线条,都没有细节,那都是框架,没有具体内容。你是博士生,记住。

从学生和导师的微信交流中,可以发现,老师还是很认真细致的指导学生,对开题报告的具体问题都做了说明。

但学生感觉不在线,导师说的话,并没有听见去。不到个把小时就将没有修改好的开题报告甩给导师。导师一看,说了那么多,基本都等于白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学生自认为已经修改好了,但博士的开题报告是比较难撰写的,其工作量比较大。从导师提的意见来看,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基本上不可能个把小时就能修改完。学生显然是不认真对待,并直接将未按照要求修改的开题报告提交系统,让导师审核。

作为导师,看到学生没有按照要求修改开题报告,肯定是不能审核通过的。毕竟博士的开题过程是有严格的学术规范,基本上会实行末位淘汰制。

也就是说,在开题过程中,同组的同学肯定存在至少1人,不能在第一次开题中顺利通过。可能几个月后,要重新开题。

那么学生将存在问题的开题报告提交,在开题过程中基本上是很难通过的。这样既丢了导师的脸面,又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认真修改以后,才有可能通过。但这事在学生眼里,就成了导师为难学生。

对于该博士生而言,就算开题不过,是可以延期开题的。又不是只有一次开题机会,所以该学生认为导师卡开题,且开题没有通过就得退学,这种想法就是过于极端。

从该学生对待开题报告的态度来看,退学对他是比较好的选择。毕竟博士的毕业不会一帆风顺,可能还会有成果的要求。成果的取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要取得成果就必须认真对待。遇到这种学生,退学对老师反而是一种解脱。

本文于2025年2月17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1505039.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