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中下旬,中华医学会信息学会的年会在太原召开,我是9月11日出国,所以没赶上。会后,大致浏览了会议论文,也问了参加会议的学生,了解到什么内容了,答曰:21世纪,人人健康。就是说,我的学生通过大会,除了知道谁的论文获奖之外,还知道了关于国际和国家卫生政策的方向,算是没有白去吧。
这几天,华盛顿地面上医学信息学的活动也频繁起来,因为美国医学信息学年会在这里召开了。一时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光是中国学生就数量可观,昨天和2个在此工作的学生,和两个在此读博士的朋友,一起在重庆楼吃了饭。今天晚上还有参会的中国人:在美国的学生和从国内来的学者,一起聚会一下。明天,还有去拜会一下以前在哥大学习时候认识的老师。
两个会议,都没有参加,但是很关注,也有所了解。会议组织的规模、安排活动丰富程度,论文的水平,乃至将来论文集的装潢等等,肯定不在一个档次,两个国家的学科发展水平就是如此的差距,这是无需指责的。
站在彼岸,我担忧的是我们中国的医学信息学的同仁们,尤其是领导们,是否真正感到了医学科学对信息学知识和技术的渴求,是否真正明确了我们未来的方向?一个学术年会,至少是总结一年来本学科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指明发展方向。在学会的主题报告里面,或者是当前医学研究的大背景、或者是相关领域的新概念的介绍,至少是没有明确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参加会议的人员,基本来自于医学院校的图书馆、医学情报所和医学信息教学单位,这些人从事的无非是医学信息学的服务、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们今后的方向是什么?信息服务的未来方向是什么?具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信息研究是信息服务的基础,为了大部分医学信息用户的需求,我们应该研究什么?人才是开展服务和研究的基础,医学信息学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如何配备学生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深入细致的调研后,给出答案,及时通告给全国的同行们。
比如说医学信息学服务,除了国家级的情报所可以有机会为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其它的情报所、图书馆应该怎样服务?现在的生物信息学这么热,他们对信息服务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除了借书还书,检索查新,知道不知道他们在科研中对信息需求是怎样的?知道不知道因为我们不能给人家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也因此对我们不再信任,虽然我们带着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标签,他们已经开始对我们的领地感兴趣,甚至自己动手做起了情报管理的工作呢?因为网络的普及,图书馆已经失去了占有印刷本资料的优势,在担忧自己的职能和位置的同时,能否自己找到出路?不要因为自己的方向性决策的迟缓甚至失误,再一次把自己抛出圈子外面。
以前谈到医学信息学发展的时候,有识之士总是哀叹,不被重视,没有人才。现在,窃以为这样的理由已经不是那么充分了。不被重视,主要指的是不被领导重视,待遇上不被重视;可是普通的老师、研究生僧怎么能不重视你呢?你如果真的给人家高水平的服务甚至知道,科研人员自然会找你,感谢你,自然会有人重视。占着信息管理的茅坑,不做用户需要的服务,还要人家重视?我作为医学信息专业人员我都不好意思。说没有人才,医学信息学专业建立已经20多年了,培养了多少本科以上的人才,这里有多少好苗子?说留不住其实是因为你这里让人家看不到希望,比如高年资的人水平低,不能指导后辈还占着位置,等等。
说白了,打铁还须自身硬,可是怎么能硬起来,要有具体的措施、步骤、方案,而具体的行动,又来自于对学科的整体把握。所以,开学术年会的时候,一个主题报告应该年年有,那就是:《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