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 冬至日忆父亲

已有 3955 次阅读 2012-12-21 16:00 |个人分类:社会与人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父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按照南京的习俗,冬至是个祭祖的日子。距离2005年11月11日,父亲去世已经7年了,在这冬至到来之际,几次试图提起笔来写点什么,来纪念自己的父亲——一位人生充满不幸但又始终正直、善良、坚毅的老共产党员。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但人的性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水电工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时代变革的滚滚洪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个人的悲欢离合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

 我的父亲出生在1930年9月,一个豫北平原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二。我的爷爷是个大烟鬼,在将家中仅有的几亩薄田折腾光后,终于贫病交加撒手人寰,留下自己的寡妇妻子和四个年幼的孩子。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后,豫北平原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饿死的饥民尸横遍野。在逃荒的路上,为了生活,我的奶奶被迫把我的三叔、大姑卖给他人做养子、童养媳,以便为他们寻求一条生路,而自己也走上了改嫁的生存之路。为了谋生,父亲从小就开始为地主扛长工、打短工、作小本买卖,甚至在冰天雪地的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被迫到县城去,将家中的几斤玉米卖掉换取春节的年夜饭。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来到了这个古老的县城,宁愿在战场上被子弹打死、也再不愿意忍受食不果腹、衣难蔽体的生活磨难的父亲偷偷地从家中逃出,毅然投奔了在八路军当连长的大伯率领的队伍。惟恐失去身边唯一儿子的奶奶,硬是用她那一双小脚,步行几十里,到县城一把鼻子一把泪地把父亲拉回家中。从此,父亲的人生道路上失去了一次极好的转折机会。

 

 

     解放初期,受够了地主老财欺压的父亲,也分到了几亩博田,尝到了当家作主人的翻身喜悦。可是,不久,正值青春年少的父亲厌倦了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终日修理地球的农民生活。其时,正值国家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急需大量青年工人,父亲再次走出了家门,加入了新中国第一代水电工人的行列。怀着对社会主义的感恩之情,父亲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健康的身体全部献给了中国的水电事业。在所谓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万人大会战中,作为一名高级大型施工机械修理工,由于连夜加班、疲劳作战,致使机械操作失灵,父亲的手臂、胳膊、大脑多处负伤,甚至留下了终身的残疾。1962年,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响应党的号召,父亲从自己微薄的口粮中,拿出十斤粮食捐献给正处于灾难之际的国家。要知道在那场饿死2500万人的大饥荒中,粮食可是比金子都值钱的硬通货呀!而父亲自己,为了充饥,冒着生命危险爬到黄河岸边的老榆树上,靠摘树叶维持生命,由于营养不良饿得浑身浮肿,差点死在黄河滩上。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职业生涯中,父亲身患胃病、肝病、心脏病、肺病等多种职业病,父亲晚年因癌症去世不能不说是与高强度劳作、恶劣的工作环境有关。在那个民风还算淳朴、干部无钱可贪的年代,父亲也获得一些荣誉,多次被评为这个拥有上万名职工的部属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甚至有一次获得去北戴河疗养这项中国产业工人的最高殊荣。

 父亲的一生是不幸的。少年磨难、青年彷徨、中年丧子、老年疾病缠身,临终忍受人世间最痛苦的晚期癌症病魔的非人折磨,真可谓“曾经沧海难为水”。由于经济的贫困、文化水平的局限,两双儿女中,我的大姐因为59年出生大脑营养不良加之父亲粗暴的棍棒教育的结果,导致脑残;不谙水性的我的11岁的小弟因为家庭贫困,为了吃上一口鲤鱼,而跟上他人到充满险滩和暗流的黄河步鱼,而永远沉没在万里黄河中。儿女教育的失败,对大姐后事的担忧,最终成为父亲终身的遗憾而死不瞑目。

 父亲的一生又是幸运的。作为一个大型国企的退休职工,父亲拥有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能够比较体面的安度晚年。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没有什么爱情基础,但作为人生伴侣,在几十年的夫妻生活中,自己的父母尚能做到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都永远尊重、关心对方。想当年,母亲的右腿残疾,父亲冒着被单位开除的风险,带着母亲、三个孩子到洛阳、郑州四处求医。1965年经济大萧条时,父亲为了保住母亲和孩子的城市户口,放弃了提干的机会,拒绝将母亲和孩子的户口下放到乡下。在父亲退休的十几年时间,母亲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使父亲晚年生活得比较安逸。在父亲生病住院时,由于我和二姐都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几乎是母亲一人,承担了几乎全部的陪护任务,忍受着照顾一个垂危病人精神、身体的双重压力,陪伴父亲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愿父亲在九泉下安息!谨以此文献给为黄河第一坝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数以千计的新中国第一代水电工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14548-645014.html

上一篇:教师眼中的大学生——80后自画像及反思
下一篇:从考试作弊现象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趋势
收藏 IP: 121.237.84.*| 热度|

2 陆雅莉 齐江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