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军
试一试“民科”转正 精选
2015-6-17 08:11
阅读:16459
标签:民科, 电路板, 项目立项, 废品回收, 中试生产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安全及风险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大大压缩了所谓“民科”的发展空间。如在一个世纪前,美国的莱特兄弟可以自制飞机飞上天成为英雄。现在若有人想自己做一架小飞机,应比一个世纪前容易多了,无论是采购发动机,还是材料加工,但即使做出来可以飞的小飞机,他不可能获得各种试飞的许可证,也不可能让你将飞机真的试飞到天上去,更不可能成为什么英雄。

我国除了有许多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等正规“官科”外,还有大量的对某项技术感兴趣的“民科”。有些“民科”,通过自己大量的实验,观察,可能真的发现了新的东西,但由于现在环保的要求,安全风险控制的要求,往往发现的新东西或开发的新技术也拿不到“准生证”。最近,我们承担了一项横向科技开发项目,目标就是让一个“民科”开发的技术转正,使“民科”的技术达到科研立项的要求,进而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最终目标,以此技术建立生产性工厂。

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矿山理念的推广,资源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废电路板的拆解,也是一个重污染,高收益的行业。除了有不少国内科研院所的“官科”开展的项目申报研究外,国内也有大量的“民科”在利益驱动下,开展了许多探索性的实验,有些甚至已经悄悄地规模化生产,在个别地区,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最近,受朋友委托,我们认识了一位做电路板拆解多年的“民科”从业者。他讲,他开发了一种比较温和的化学药剂,一年多前,他们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这药剂可以将电路板上的焊锡溶解下来,它不是一般教科书或文献上讲的硝酸退锡水,他配制的退锡水,其酸性与腐蚀性较低,且可以循环使用,运行控制得好,无乎没有废水与废液排放。另外,由于这种配制的退锡水腐蚀性低,毒性小,操作员工甚至可以用它来洗手。目前的问题是:环保局不允许他们投入生产,且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个新技术通过走正规的渠道,进行项目立项,审批,最后能进行工业化规模的生产与应用。

他们告诉我,他们已经做了十多吨的废电路板的实验与研究,但实验场地已被当地环保部门勒令关停。我让他们带我去看一看他们原来的生产现场。我看了现场,那是原来建在山区的涂料厂的一个车间,目前涂料厂可能因市场问题或污染问题被关闭,那个所谓的实验生产车间,就是几个内部做了环氧树脂防腐的混凝土水池,周边有一台压滤机及以前压滤出的工业污泥。整个设计布局比较混乱,由于厂房已经废弃了一段时间,住厂的看护人员,竟然在车间中养了鸡鸭。

看完他们原来的生产现场,我明确告诉他们,若我是环保局的检查人员,也会毫不犹豫地关闭这个生产车间。你们讲你的技术环保,没有污染,拿出证据与数据。生产设置几乎没有污染的防范措施,又没有分析测试实验室,生产装置周边的环境那样差,谁能相信你们讲的没有污染呢?

在废品回收的高利润的引诱下,他们目前已找到当地有实力的公司支持,他们与当地的科技信息局也比较熟,科技管理部门有人建议找高校合作来搞产学研项目,这样才找我们。我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先合作申请当地的产学研的开发项目,且应自筹绝大部分的研究费用,其实政府只要象征性地资助一点,立项更重要。因为没有政府科技部门的立项,将来项目申报,甚至评奖都比较麻烦,即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作为试验研究,我们按照他们提供的技术原理,设计一条合符现代工业化要求的半自动中试生产线,并按要求做到地面防水处理,配置应急事故池,以确保没有废水外泄;试验过程中的废气也得到合理的治理。在车间旁边,再建设分析测试中心,全面分析系统中的操作参数,及可能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并收集这些数据,完善操作记录的台账系统。在收集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技术的可靠性,及环保的优越性后,我们协助编制项目验收报告。有政府的科研立项,就比较容易申请召开项目验收会与科研成果鉴定会。专家们看了项目验收报告,并察看了中试系统生产现场,若真是一项环保的好技术,就会给出一个适当的正面评价。有了专家的技术肯定及背书,就可以走下一步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生产性工厂的立项。当然,我也讲清楚,若通过我们实际的分析测试,这个生产方法,真的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也就只能当着花钱来证明这条技术路线不行的项目了。

他们听了我的思路,觉得合理可行,一拍即合,马上就开始准备合作意向。产学研的项目申报表我们从当地相关主管部门的网站上下载,主要由我们填写,自筹经费全部由他们支出,政府资助的部分,我们学校可以分得30%。实验中试线的设计,安装,调试等技术费用,由他们另外给我们学校支付。按合作费用支付程序,合同签定后立即支付一部分启动资金;在用我们的图纸,由甲方建设的中试生产线建好,并运行了一段时间,收集了足够的数据,做好项目的所有验收准备,再给我们支付第二笔技术费用。项目成功验收,他们支付我们全部的合作费用。

他们多年探索的技术与实际工作经验,结合我们对污染控制知识与现代工程的了解,相互合作,也许这是一条比较快的应用性新技术开发途径。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合作项目中,了解和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并为学校赢得了一笔横向科研经费;同时,能利用实际工程,培养工程应用型的硕士研究生。若在实际应用研究过程中,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并被实验数据反复验证,一样可以申请新的发明专利,也一样可以写SCI论文,我的为数不多的几篇SCI论文,差不多都是这样得来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晓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89854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