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木虫网站上,有人转载了彭思龙今天的精选博文,从而有人提出个有价值的问题:
引用回帖:
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zyouqd at 2014-08-29 10:46:20
“因为过于独特的思路,一般不大容易获得共识性的支持”
——这个我知道的太晚了,否则不会写这么一个东西去申请基金的。本以为青基就是鼓励创新的,所以拿自己的一个新专利去申项目(还没发paper),我想的太简单 ...
我也一直想不明白 既然基金是鼓励探索的 但又要求研究基础 有了些研究基础的话 那么那个点子就已经不是“新”点子了 可申请的时候还要写创新性。。。。。
估计等咱们悟透了这些东西 那时候就可以申请大项目了 。。。
我的回答如下:
研究基础,广义上讲是你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基础,比如在催化领域做的研究、发的文章。狭义的是你在申请的这个课题领域做的研究、发的文章。当然,发的文章和你目前申请的课题不大可能一模一样,否则就不需要申请的。评审人看的是相关性。比如你申请的课题是:用催化剂A分解污染物B。如果你曾经用催化剂C分解污染物B,或者用催化剂A分解反应物D,这也算狭义的研究基础。当然,我这么说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实际上的科研点子不可能这么简单。
写基金,最好既有前期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又有初步实验结果。我对老婆说,如果你前面发了篇PRL,现在想把它往纵深发展,如果“有做头”,能发5-8篇文章,那就是个好的项目选题。或者你目前的初步结果看起来已经能发PRL,“苗头”很promising,那也足够把评审人的心挠得痒痒的。
就怕既没有相关论文,又没有初步实验结果,那评审人凭什么相信你啊?
还怕的是“转方向”的申请,即本来学生物的,却申请电子工程,或者搞催化的去申请超导体,那是自寻死路。
相关专题:基金申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82334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