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东西,在我的心中时常浮现。有时我想去描述它、思考它,却又不知如何进行,很难形成完整的图景。我只能断断续续地写下、梳理这些思想。
1.生命是一段旅程
2009年,正当我告诉妻子回国工作这条道路的可能性后,妻子说:“如果你当初硕士毕业后跟着高老师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现在也许已经是教授了。可是你在国外读了博士、做了博士后,花了8年时间,回国也只是副教授。这合算吗?”
当时我一时语塞。沉默片刻后,我的回答是:“回国人员算是引进人才,有科研启动经费,能独立开组。”
这是我当时的回答。现在想想,一般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总是“合算不合算”,总是“利益”。但问题是,人生有很多事情不是用“合算不合算”来“表征”的。首先,“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老天不会让你“全得”的。也就是说,走这条道路或者那条道路,都是有得有失的,否则大家都来走一条道路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因为“挤”坏了)。其次,“合算不合算”,你未必算得清。有很多事情,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很多事情你看不清,也没有亲身经历,也不可能同时走两条路去进行比较。
我后来悟出的道理是,“生命是一段旅程”。人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用慧律法师的话说,“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都在棺材里。”人活在世界上的目的,不是为了急着到达生命的终点,不是“急着去投胎”。人活在世界上,能看到沿途的风景。在人生的旅途中,人经历了、学习了、感悟了、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这比得到什么利益和头衔还重要。回顾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种种经历和提高,看着自己每年填报的职称材料(内容的丰富),我就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2.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入职的初期,我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到沙子里面。的确,各项事务非常繁忙,每天很多事情“飞”过来,让我“只有招架,没有还手之力”。但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始思考一个“生态位”的问题。
所谓生态位,通俗地讲,就是你凭什么在院系生存,在学校生存,在学术界生存,在社会上生存。你具有哪些“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东西,或者说特色。你有哪些优势,以至于别人“水泼不进”,你“雷打不动”,别人怎么也撵不走你。就像一只手和手套正好套在一起一样。
成功的人,必然“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有的人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本校当教师,而是去了差一点的大学,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的人教学工作量不满,但他把科研工作做得呱呱叫,文章、基金不断,找到了在院系中的生态位!
有的人科研上“不瘟不火”,但在行政上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服务大家,找到了生态位。
周国平好几次评不上研究员,但他写出“通俗哲学”,家喻户晓,这是他在社会上的生态位。
我们不清楚蒋方舟在学业、学术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她频繁在报刊杂志发文章,塑造了“清华才女”的形象,这是她在社会上的生态位。
有些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不高,比如做固体超强酸的鼻祖一开始发的也就是Chemistry Letters,做金催化的鼻祖一开始也发Chemistry Letters。但是说到这个人,同行知道他在做什么,或者说说到一个研究领域,别人想到他的贡献,他的文献成为了别人写论文的引言部分不可规避的“里程碑”,这就是在科研上的生态位。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在发表论文的“强度”上比不过办公室里的同事,在行政事务能力上远远比不过系领导,那么我的生态位又在哪里呢?
现在学校里有很多青年才俊,我既非做吃等死之人,也不是校庆典礼上校长邀请上台作报告的科研达人,我的生态位又在哪里呢?
找准生态位,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入职初期,整个就是“职场菜鸟”,没时间思考,只能埋头发展自己。
别人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也问妻子,也问个别同事,苦苦思考这个生态位的问题。
3.根据自己的根性因缘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可是传统的、世俗的“成功观”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有权,要么是有名。我心中也曾有种种烦恼和疑惑,刚才我也说了,“我既非做吃等死之人,也不是校庆典礼上校长邀请上台作报告的科研达人”。
后来,我读到郑石岩的《清心九书》,了解到一个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法门”。
郑石岩说:“人贵在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去生活,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向、能力、经验都不相同。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潜能去实现,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每个人生命实现的目标不同,但是实现的喜悦都相同,都在绽放着生命微笑的香气。”
他提到艾森豪威尔小时候有一次和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一起打牌,他每一次抓到的牌总是很差,于是不停地抱怨。这时,他的母亲严肃地说,你要懂得玩牌的意义。玩牌是要把你手中所握有的那副牌,不管是好是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也是一样,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你要把自己所能掌握的环境和条件,发挥到最高效用,不能逃避,也不可能重新换一个情境。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将军每当遇到重大的困难,都想起母亲的话,从而转败为胜。
郑石岩的话和所引述的故事,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曾针对别人一种论调(就是举出一个牛逼的人,然后说你比不过他,让你羞得自容,恨不得“买块豆腐撞撞死”)说,的确,那个人比我牛逼,那么,我是缴械投降,在家里歇着了,还是继续努力干活,做好自己的事?
这些话到了现在都有现实意义。回顾这几年的经历,的确如此。我也说了,学校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我既非做吃等死之人,也不是校庆典礼上校长邀请上台作报告的科研达人”。但是我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既不盲目和别人攀比,也不自暴自弃,从而找到了“成长的喜悦”。
后记:修改后,由《科技导报》2014年第24期刊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81418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