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 陈立新 张琳 黄颖
第一部分 2023年中国国家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9 主要机构的中国局专利
9.80 南京大学的中国局专利状况
2023年,南京大学获得中国局发明专利911项(其中第一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为863项,列中国局第80位),比上一年增长了19%,2011-2023的年均增率为12%。
表9.80-1 南京大学历年授权专利数量
序号 | 年份 | 授权数量 | 增长率 | 第一专利权人数量 | 增长率 |
1 | 2011 | 244 | -- | 243 | -- |
2 | 2012 | 325 | 33% | 320 | 32% |
3 | 2013 | 325 | 0% | 314 | -2% |
4 | 2014 | 295 | -9% | 282 | -10% |
5 | 2015 | 318 | 8% | 304 | 8% |
6 | 2016 | 326 | 3% | 313 | 3% |
7 | 2017 | 419 | 29% | 401 | 28% |
8 | 2018 | 329 | -21% | 311 | -22% |
9 | 2019 | 471 | 43% | 446 | 43% |
10 | 2020 | 554 | 18% | 543 | 22% |
11 | 2021 | 780 | 41% | 761 | 40% |
12 | 2022 | 768 | -2% | 727 | -4% |
13 | 2023 | 911 | 19% | 863 | 19% |
从专利数量上来看,南京大学的重点技术领域是: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数据库与信息检索、数据与图像识别、计算机一般部件。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专利高达178项。
表9.80-2 南京大学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
序号 | 技术领域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1 | 人工智能 | 178 | 58 | 51 | 18 | 11 | 1 | 2 |
2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118 | 40 | 41 | 34 | 16 | 20 | 11 |
3 | 数据库与信息检索 | 94 | 27 | 29 | 21 | 18 | 20 | 24 |
4 | 数据与图像识别 | 91 | 47 | 36 | 37 | 29 | 16 | 34 |
5 | 计算机一般部件 | 84 | 16 | 30 | 12 | 18 | 11 | 18 |
6 | 图像处理 | 83 | 33 | 24 | 24 | 32 | 15 | 24 |
7 | 材料化学与纳米 | 71 | 69 | 63 | 57 | 37 | 31 | 23 |
8 | 分离与混合加工 | 67 | 83 | 87 | 64 | 39 | 48 | 28 |
9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66 | 13 | 10 | 12 | 13 | 3 | 6 |
10 | 化工 | 64 | 108 | 146 | 110 | 77 | 50 | 62 |
11 | 材料测试 | 53 | 81 | 85 | 64 | 43 | 30 | 33 |
12 | 管理系统与电商 | 51 | 19 | 19 | 9 | 5 | 7 | 6 |
13 | 计算机核心部件 | 51 | 15 | 13 | 12 | 13 | 10 | 19 |
14 | 有机化学 | 50 | 60 | 46 | 26 | 21 | 19 | 28 |
15 | 药品与化妆品 | 41 | 43 | 33 | 21 | 10 | 11 | 18 |
16 | 电气元件与电路 | 33 | 31 | 40 | 20 | 24 | 12 | 23 |
17 | 有机高分子 | 31 | 32 | 30 | 23 | 19 | 7 | 15 |
18 | 网络协议 | 29 | 29 | 34 | 17 | 6 | 8 | 8 |
19 | 物理测量 | 28 | 55 | 27 | 22 | 31 | 15 | 18 |
20 | 光电测量与核物理 | 23 | 41 | 30 | 17 | 12 | 10 | 12 |
2023年,南京大学在计算机一般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与信息检索等技术领域上的专利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分别为:425%、408%、248%。
相对来讲,南京大学专利研发的优势领域是: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核心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与信息检索。其在这5个技术领域上的专利份额相对较高,分别占同领域中国局专利数量的0.5%、0.3%、0.3%、0.3%、0.3%。
表9.80-3 2023年南京大学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份额与增长率分布
序号 | 技术领域 | 份额 | 增长率 |
1 | 人工智能 | 0.5% | 207% |
2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0.3% | 195% |
3 | 计算机核心部件 | 0.3% | 240% |
4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0.3% | 408% |
5 | 数据库与信息检索 | 0.3% | 248% |
6 | 数据与图像识别 | 0.3% | 94% |
7 | 计算机一般部件 | 0.3% | 425% |
8 | 图像处理 | 0.2% | 152% |
9 | 半导体集成电路 | 0.2% | 100% |
10 | 计算机安全 | 0.2% | 6% |
11 | 有机化学 | 0.2% | -17% |
12 | 化工 | 0.2% | -41% |
13 | 药品与化妆品 | 0.2% | -5% |
14 | 通信传输系统 | 0.1% | -14% |
15 | 材料化学与纳米 | 0.1% | 3% |
16 | 材料测试 | 0.1% | -35% |
17 | 管理系统与电商 | 0.1% | 168% |
18 | 光学与摄影 | 0.1% | -29% |
19 | 有机高分子 | 0.1% | -3% |
20 | 数据交换网络 | 0.1% | 0% |
从发明人来看,2023年南京大学的研发人员较多,超过2300人,人均发明专利0.39项。其中,潘红兵、李丽、王宇宣、闫锋、傅玉祥、詹德川、陆桑璐、王中风、彭成磊等人的专利数量较多,例如潘红兵发明的专利高达27项。
总体来看,南京大学的专利技术研发和布局重点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时,其在计算机一般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与信息检索技术上的发展也很快,专利数量暴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8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