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
再说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
2015-1-7 04:48
阅读:4217

周鼎的吐槽再一次把教学在高校中的尴尬地位展现在公众面前。本来,作为大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基地,教学的重要地位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但是近些年来,不管是高校自身,还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都给高校加上超越教学之外的很多东西,这就让教学本身反而成了争议的对象。

过去总说现在的高校重科研、不重教学。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准确。高校重科研吗?其实,当前的高校,更多的是看重课题、看重经费、看重在SCI上发表文章,这些做法固然不能说跟科研没有关系,但毕竟还不是科研本身。

有人会说,科研自身无法考核,而这些指标是可以考核的,从这些指标方面,就可以了解科研的情况了。这种说法有点道理,但确实也会出现很多歪曲和误解。正是因为这些指标是可操作的,所以对这些指标的突出和强调就会促使一些人们只去追求这些指标的完成,而对科研本身反而不当回事了。

比如,我们申请到一个课题,人家拿来了一些经费,然后我们就开始干活。干的什么活?就是按照提供经费单位的要求给人做出东西来。问题是,有了钱,这东西就一定能做出来吗?这真还不一定。科研这东西跟搞对象似的,可遇而不可求。不是说你看到一个漂亮女人,天天穷追不舍,那你就能追到手的。总得看看眼缘吧?对上眼,就有戏,对不上眼,追多少年也没戏。科研也是这样,路子对了,也得看机遇。有机遇没对路,这成果就做不出来,方法对路但没碰到机遇,也未必能做出活儿来。当然了,即便没有那么亮丽的成果,但也给后续的研究留下了资料或数据的积累,也不能说白干。可是考核下来,是要看真金白银的。您光拿出一堆数据来交差,大概没人能认可。

所以好多人在结题时,由于拿不出太漂亮的活计,所以就只能说我进展到哪一步了,这一步起到了什么作用。后续的研究会有什么新的成果,我还需要多少经费,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到,等等。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了。你能说他什么呢?反正多数人都是外行,可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呗。这样对科研的考核其实看不到他研究的确定意义,但我们看到的是经费争取到了,经费花出去了,文章也发表了,这就是成果了。这样的成果对于教学有什么意义?能起到什么促进教学的作用?如果没有在教学中体现出来,那我们怎么知道其意义的存在?

争取课题和经费是需要技巧的,也不是你争取你申请人家就会给你的。特别对于那些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教师要争取课题既不容易,而且争取到之后又很难去做。我就知道,有个研究民族关系的教师,在学术上和在教学上做得都还不错。但就是因为没有课题,就迈不进评教授职称的门槛。为了凑个课题的表现,这位教师托关系申请到某市自来水公司的什么课题。这样的课题与他的专业有关吗?与他的课程有关吗?可是没有这个课题来凑数,他就根本没希望评上教授。这种荒诞的事能怪谁?这种荒诞的事难道还要在我们的大学中经常出现吗?

对于任何学校,教学肯定都应放在主业,这本来就是个缺省值,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商量、可讨论的。可是近年来,这个话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出、被讨论,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高校教学出现了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虽然很多高校多次讨论关于本科教学如何重要,如何加强这样的问题,但在实际上,本科教学仍然是备受冲击的一方。如果早就解决了,今天何必还要再提起这样的话题呢?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实行评审教学方面的教授的做法,但还远远不够。因为总的大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个经常性的说法,就是教学不像科研,容易进行量化指标的考核。搞科研,有课题数、经费额、文章数等明确的量化指标;而教学呢?谁讲得好,谁讲得不好,怎么评价,有什么样的量化指标?似乎都不好办。所以有些说话都期期艾艾的人,只因为文章写得多,书出得多,就能很轻松地当上教授。至于他在课堂上表现如何,学生听不听得清楚他在说什么,反倒是其次的因素。他文章写得多,写得好,去做研究员好了,没必要非得趟教授这种浑水。可是很多人偏不这样做。他们喜欢教授的名号,可是他们实在是名不符实。这样的人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对学校的教学有多少正面的意义?实在是难以言表。

教学的考核是不容易,但绝不是无所作为。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喜欢保持懒人的习惯,不好做的就不做。如果总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教学真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如果想真的去改变现在的状况,只要愿意,办法总是有的。比如,学生的评价,专家的考察,同行的观察与评价,这几项综合在一起进行考察,怎么也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来吧。再有,凡事没有十全十美,没有滴水不漏的,哪有那么绝对完美的万全之策?主要的方面能够把握住就可以了。对于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考核,任何畏难情绪都是不必要的,或许是有的人故意把这个困难说得神乎其神,让人知难而退。只要认真地想做,而且实际去做,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另外,真正教学优秀的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思考,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研究。所谓纯教学本身就不存在。讲课好的教师,他一定知道如何把相关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较高效率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和研究。凭什么说对教学领域的研究就不是科学研究呢?凭什么说,有钱搞课题就是研究,没钱但能搞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研究就不是研究呢?


相关专题:周鼎的“自白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懋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8176-85712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