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澄
获得博士学位需要过的关(4) 精选
2025-8-6 20:56
阅读:2702

     博士生积累了一定量的数据并完成分析后,下一个需要过的就是写作关,包括期刊论文和博士论文的的撰写。博士期间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尤为关键,但在写作初期往往充满困难,博士生多根据已经发表的论文模仿着写,对写作逻辑缺乏深层理解,因此初稿要花费大量时间。我个人的经验:博士生第一篇论文写作需要3-4个月,如果导师不管的话时间会更长。写作开始阶段,建议先定好论文的框架,然后一段段写,可以先从比较容易的材料和方法开始,再聚焦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最后完成前言的撰写。导师最好及时修改,不然内容多了就无法改了。刚开始的稿子根本无法看,逻辑不通、语句无效、错别字频出。不要着急批评学生,要鼓励他们写下去。经过多次修改后大体上成型了,再一段段拼在一起。常见的问题是博士生英文不好(这个现象比较普遍),常导致 “想表达却词不达意” 的困境。一种方法是先写好中文稿再翻译,这样主要意思可以说清楚,但是效率很低,翻译成英文时受中文的影响,写出来的英文不地道,还需要重新修改一次。另外一种是直接写英文稿,其效率高、修改快,但是对博士生的英文功底有较高的要求。这两种方法我都用过,也不能说哪种方法好,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定。这段时间学生通常比较艰难,写作时不知道用什么词和句子,其他同学也帮不了。老师不仅需要及时了解写作情况,提出合适的修改意见,还要鼓励学生坚持写下去。有的导师嫌麻烦,写作时不太管,有的甚至投稿都不管。这些博士生就麻烦了,写出的稿子自我感觉还不错,一旦投稿,马上被拒,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稿子完成以后就面临投稿关,这个过程最好是导师来做,让学生按期刊的要求把格式改好后,导师根据稿子的水平确定期刊并完成投稿过程。如果博士生自己投,由于不了解期刊的要求和缺乏经验,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如格式不对、cover letter不会写和投稿过程不仔细等,期刊编辑一看就觉得稿子质量不行给拒稿了,重新投稿又会耽误许多时间。论文写作是博士生必须掌握炼的核心技能,前期投入充足时间打磨实属必要。一旦第一篇论文成功发表,后续写作便会因积累了经验而较为容易。这一过程既是学术能力的沉淀,也是科研思维和写作的系统化训练,对博士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道澄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438-149674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