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完成以后有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和分析,这也是博士生面临的难关。有些数据是在课题组实验室得到的,比较容易处理和分析,不懂的可以问组里的同学。但是在其他实验室(如校实验中心)的数据和分析往往需要专业老师的帮助,还要学习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及时学习和处理数据是必要的,有的人拿到数据以后没有马上处理和分析,过一段时间许多细节就忘记了,实验数据不全也不知道。等写文章的时候发现缺数据,再补实验不仅费时费力,很可能原来的样品已经没有了,重新制作的样品和原来的不同,结果就有偏差。这一点在做动物实验时尤其重要,写文章时常发现缺少一组对照,重新做花大钱和时间,不做又不完整,博士生和导师都在两难中。所以做大型实验(如动物实验)前需要反复讨论,我的经验是宁多勿少,看起来多化钱,但是保证不重新做就是胜利!大型实验(如动物实验)需要做大量的统计分析,许多博士生没有掌握统计学理论和软件,分析出的结果有时和预想是反的。一种可能是分析错误,另外一种也可能有新的发现。从我的经验来说几乎都是第一种。还有一种情况是跨学科的实验,需要其他学科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们有个研究需要做动物的脑电图,好不容易把数据拿到了,大量原始数据根本看不懂,做实验的人不会处理,博士生一筹莫展。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和分析,问了许多人都没有办法。该同学一度要放弃这个课题,后来才知道处理数据需要专门编程序,最后是一个搞脑研究的博士生(也是同学)帮助编了个处理程序才解决。所以博士生需要多交往不同学科的同学,经常交流实验的体会和经验,才能逐渐成长起来,克服这个难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道澄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438-149643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