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科研了,首先是课题的选择,通常课题类型包括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项目。博士生一般不愿意做工程项目。原因是发不了高水平的论文,而这又是博士毕业甚至找工作的重要指标。这就是课题选择关,课题选择往往和博士生对未来的预期有关,还要考虑是否有课题组的传承、实验室条件等因素。如果未来想去高校工作,课题就要理论深度高点,能够发高水平论文。如果想去企业工作,技术开发项目往往比较合适。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做工程项目,即使导师给很高津贴也不行。但是现在科研项目难拿,导师有时不得不拿横向的工程项目(经费比较多)支持课题组的发展。这时候就会出现矛盾。如果被导师选中做这样的项目,如何平衡学位和课题就需要个人的智慧了。进入课题后面临的就是实验关,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往往是目标很大、信心满满,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什么也做不出来,信心就慢慢不足了。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实验设备、个人情绪、人际关系和运气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学习学长们的经验,有的课题组有传帮带的传统,对新来的博士生比较好。有的课题组无人管,就需要博士生自己观察和总结了。这段时间往往是博士生活的低潮期,许多人都会不适,极端的还会有心理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主要是个人心理调整和其他人的帮助,包括老师、同学或者其他人的关心和支持都特别重要。我经常鼓励博士生的话就是"什么时候你对实验感到绝望了,差不多就要突破了,这时离解决实验问题和过实验关就快了"。许多博士生毕业论致谢里都会提到这个阶段。大部分博士生都过了这一关。但是有少数人一直过不去,最后就是悲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道澄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438-149632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