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春节前说水果(下) 精选
2025-1-27 07:50
阅读:6006

春节前说水果(下)

近年来,我国的水果产量大幅度增加。按照通用的统计方式,水果分成园林水果与瓜果水果两类。

2022年,世界园林水果产量约为9.33亿吨,而中国该年的水果总产量为3.13亿吨,其中园林水果占72.9%即2.2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4.5%。而我国该年的人口数只是世界的18.2%,这样,粗略地说,我国人均园林水果的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数多了差不多1/3。

在2022年,世界上产量最多的的水果是香蕉,总产量为1.35亿吨,有些国家是把香蕉当作粮食来食用的。2023年,其他5个园林水果品种分别是柑橘、苹果、葡萄、梨和桃子,它们的产量在全世界园林水果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77%、8.9%、2.99%、2.67%和2.58%。

而2023年我国的园林水果中,最多的5个品种则是柑橘、苹果、梨、葡萄、香蕉,在全国园林水果总产量中占有的比例分别是26.32%、20.85%、8.44%、6.74%、5.16%。

我国产量最多的前两位水果是柑橘和苹果,这也是我国在世界各国中产量最多的水果。

中国柑橘园面积及柑橘产量常年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中国柑橘园面积为4550.31万亩、柑橘产量为6003.89万吨。这样的产量约占全球柑橘总产量的28%。

我国的柑橘生产,主要都是国内消费,出口只有不到2%。

2023年,中国苹果产量达到了4960万吨,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占比达到57.4%;其次为欧盟,产量为1268.30万吨,占比15.29%;土耳其、美国、印度位居第三至第五位,产量分别只有496.80万吨、430万吨和240万吨。

陕西、山东和甘肃是我国苹果最大的三个产区。2023年种植面积是:陕西省615.3千公顷、甘肃省256.4千公顷、山东省236.5千公顷。产量为:陕西省1375.1万吨(多于世界第二位的欧盟);山东省1039.8万吨;甘肃省511.9万吨(多于世界第三位的土耳其)。

陕西的苹果种植面积是山东的2.6倍,产量却只有山东的1.3倍;甘肃的种植面积略多于山东,产量也只有山东的一半多一点。这就是说,陕西和甘肃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只有山东的一半,这说明西部地区发展生产的潜力还很大。

在我国的瓜果类水果中,西瓜占了绝对的多数,占比74.3%,其次是甜瓜和草莓,分别占比16.35%、4.69%。这3个品种占据了瓜果类的96.34%。

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我国园林水果的增长非常快,从2013年至2023年,中国园林水果产量增长了0.93亿吨,十年间增幅达63.54%。

而瓜果类水果实际上已经处于饱和状态,2022年产量为8482万吨,比2013年只增加了409.万吨,10年增幅约为5.07%。

虽然我国的水果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进展。但是,我们的网络上,无知、充满不满之意和咒骂水果生产者和销售商的声音却到处都是,打开任何一个涉及水果生产、销售、消费的视频,在评论区所看到的,几乎都是骂声。如下面这样的评论到处可见:“昨天还有人每天吃一苹果对身体,可是他不知道苹果是毒果,像葡萄、红枣、枸杞、草莓、丑桔全是毒水果。”(原文如此,网络评论上这样不通顺的话很多。)这些人完全罔顾事实,闭着眼睛瞎说,或者凭着自己陈旧的知识或记忆乱加评论。

这说明我们的媒体对于科学技术特别是对于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和解释十分缺乏。

比如,日前很多人都对砂糖橘的打蜡表示不满。他们不知道,砂糖橘这样的水果表皮气孔太多,如果不打蜡加封,到了北方干燥的环境中,一两天内果皮就会干枯,皮都剥不下来。而食品级的蜡对人们的食用并无影响,更何况没有那一位消费者会吃砂糖橘连带皮一起吃的。如果不打蜡,北方的朋友将很难吃到南方的如柑橘类的新鲜水果,特别是砂糖橘这样的小型皮薄类的柑橘,只能去吃罐头。如果进行空运,运来了就卖,成本将非常之高。实际上国外的许多水果如柑橘、苹果等都允许打蜡,这是几十年来被做过不知多少检验的方法。

又如,在水果冷链运输之前,需要将果品清洗干净,并在冰水中预冷却。这是冷链运输的必要步骤,但是许多人纷纷指责这样的做法。他们认为,果品沾水就会腐烂,这样做是用甲醛一类的“防腐”措施,是严重伤害消费者的行为。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将果品清洗干净并冷却是去除原来附着在果品表面的微生物的重要手段。果品的腐烂与表面微生物的多少有关。没有微生物,果品就不会腐烂的,密封在罐头里的水果可以存储许多年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冷链运输,其最主要的原理就是在低温下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所以在运输之前,对于果品(顺便提一下蔬菜,道理是一样的)进行清洗和预冷却,就是预先尽可能地减少果品上面的微生物。在各方面监督都很仔细的情况下,没有一个蠢人会蠢到用甲醛去处理柑橘的。

有关农药的问题,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很多人提起农药,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几十年前的水平上。最早我们的农药杀虫剂是六六六、滴滴涕之类的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分解。后来升级换代,有了敌敌畏马拉硫磷之类的有机磷农药,杀虫高效而剧毒。我们的思想不能够还是只想着这些的剧毒杀虫剂。现在我们出售的农药,分的种类很细,各种专门的用处,大都是低毒,容易分解的。很多农药就是喷洒几天内就失效了。看上去喷洒的次数很多,但是残留量很少,很快就分解掉了。所以现在农药残留不合格的水果很少。

农药与农药不一样,像植物生长调节剂,号称植物激素,但是它与动物和人类体内的各种激素都完全不是一回事。如赤霉素,用了以后,很快就能够分解,对我们的身体也没有什么影响,称其为生长激素,只是一个比喻性的称呼罢了。

对于类似的问题,我们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当多请科技工作者来进行尽可能详细的介绍,要讲清楚人们把果品这样处理的道理,不能够仅仅以符合国家标准之类的言语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敷衍了事,更不能够一言不发,听凭各种谣言到处流传。

如今我们国家水果产业的发展很快,但是,出口贸易量仍然很不够。

任何好的食品,都要有一个食用的上限,吃多了反而是一个伤害。一个人一天吃它三斤水果,即使是优质的水果,也有可能是要拉肚子的。如果那一位消费者不懂得这一点,只能说他缺乏常识了。而生产者也应当注意这个问题,过多的生产将超出市场的需求。

我们的水果产量现在已经有3亿多吨,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国家推荐的营养指南说,每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是200~350克。即使所有的人都按照其上限350克计算,每人每年的摄入量是127.75公斤,14亿人共计1.79亿吨就足够了。现在我们的总产量是3亿多吨,按照水果可食用量平均为70%计算,3.13亿吨水果的可食用部分应当还有2.2亿吨。即使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还有相当多的损耗,也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我们所需要的最高营养水平了。

所以,我们的水果生产应当更加重视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改善,还要争取多出口。如果我们的水果生产只注重产量,而不够注重质量,不能够增加出口,那么势必不能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47057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