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和
尊重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复旦王琳老师回复我的疑问
2018-8-19 16:05
阅读:5324
标签:复旦大学, 王琳, 霾污染, 新粒子形成, 科研态度

尊重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复旦王琳老师回复我的疑问

前不久我发博文转载复旦大学新闻,“复旦大学王琳团队揭示大气霾污染新粒子形成机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125274.html)因为该文介绍了王琳团队从分子层面研究污染大气中新粒子的形成机制。这是2011年我国遭受重霾污染以来,大量研究工作中少有的从微观角度出发针对人为新粒子的研究工作。感觉到重霾污染研究中一个全新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且新闻中引用了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文章中的两张图,说明该研究成果有大量观测数据为基础。 

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不是自由下载的,但我在同济大学未能直接找到相关页面,于是偷懒直接向王琳老师索要,他即发给我文章原文了。因为自己化学和检测仪器方面基础薄弱,读这篇文章相当费力。但之后还是产生了一些疑问,于是直接写email询问了两个问题:

1. 关于氮氧化物和硝酸,你们文章中只提到了氮氧化物容易被氧化,不利于NPF重要中间体的形成,因此低二氧化氮浓度是NPF事件发生的有利条件。有关硝酸盐也只出现在检测设备的试剂中。。。。但是,都知道重霾污染中二次细颗粒物主要是硫酸盐、硝酸盐和可溶性有机碳。你们文章是否暗示,新颗粒物中基本没有硝酸或硝酸盐,只是后来新颗粒物增长时,硝酸或硝酸盐才凝降这些颗粒物上的?

2. 对比了文章附件中列出的114个NPF事件的日期和上海市环境监测日平均数据,发现发生NPF事件时空气质量“优”24天,“良”66天,“轻度污染”20天,“中度污染”4天。可见,上海NPF事件主要不发生空气质量较好时段。可否理解为:NPF事件主要在空气质量较好,气象条件也较好时发生。即因为污染源严重,在空气质量较好时也会因为NPF事件而造成细颗粒物数量浓度很快升高(PM2.5质量浓度不高)。待到气象条件变坏(湿度升高,阳光减弱,风速减小和停滞,低空逆温等),这些已有细颗粒物再迅速增加质量浓度,造成重度污染?

 

(注:NPFNew Particle Formation的缩写。)

王琳老师第二天回复说他们文章“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说明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与雾霾的关系。这篇文章的认知只限于此: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会增加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如果这些新生成的颗粒物能够生存足够长,就可以长到100nm以上,可能形成颗粒物污染。

 

他也解释了因为硝酸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很难参与最初的颗粒物形成过程。如果已经有较重的霾污染,这些霾离子表面会吸收吸附可能参与产生新粒子的污染气体,是阻止NPF事件的“汇”,因此重霾污染天气没有大气新粒子产生事件。。。。强调要加紧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我又查到王琳团队2015年发表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的文章: 

Strong atmospheric new particle formation in winter in urban Shanghai, China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大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9047-113006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