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和
关于“雾霾”~ 和老科学家商榷 精选
2018-8-27 15:09
阅读:11823
标签:科普, 雾霾, 老科学家, 商榷

关于“雾霾”~ 老科学家商榷

科学出版社726日发博文介绍新书《听老科学家讲科普~揭开苹果皮》中一节“雾、霾和大气污染”。(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do=blog&id=1125988&mod=space&uid=528739因为关注但又恰值外出短期旅游,只就发现的问题写了些批评性评论,个别意见还相当激烈。旅游结束后,认真地查看了该文,写了详细的纠正意见。向科学出版社官网提供的地址发了邮件,但没有得到回复(sp_market@163.com。近日买到该书,才看到这一节的作者姓名。网上查到他是气象学界的老科学家和他个人专栏“气象万千”。上面有他科普性文章:“13-雾霾属于空气污染吗?”和“14-雾、霾不等于大气污染,治理污染才是根本”。但这两篇文章都是2014年写,2015年7月8日发布在网上。网上能查到他的邮箱地,然而发邮件过去被退回,说查无此人。 

读他2015年发布的科普文字,和《听老科学家讲科普~揭开苹果皮》相关气象的文字基本相同,但后面大气污染部分像是科学出版社后来增加的。虽然他文字的标题14-雾、霾不等于大气污染,治理污染才是根本”很对,但文字中却有差错。例如,写伦敦杀人烟雾是1952年5月,没有注意在空气中形成的“二次”霾颗粒等。此外,关于“雾霾”一词的看法,应当可以商榷。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是希望和这位老师讨论。

我向科学出版社发的纠正文字见附件。其中有一段写在下面:

------------------------------------------------------

这一段解释雾和霾,其中说霾(haze)也可称为灰霾或烟霞就错了。

“烟霞”是港澳用语,大陆很少见。

“霾”可以在没有人为污染情况下自然地发生,但“灰霾”一词是中科院大气所张小曳研究员在2002年一次气象界研讨重霾污染的会上提出来的,特指当时学界已经重视的常呈灰色的区域性霾污染(出处:吴兑2012: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环境科学学报》,32(2)257-269),用“灰霾”以和自然霾区别。

“雾霾”是2011年秋北京发生重霾污染但当时空气质量并未考虑霾污染发生矛盾后,媒体大量使用,又得到公众接受的新词。“雾霾”的确不是科学名词,但公众接受。因为重霾污染时,望出去“雾蒙蒙”的一大片,虽然有时湿度没有达到气象雾的标准,但公众都知道是人为的、区域性的、能见度受损的霾污染。但“雾霾”不是雾和霾的简单混合物,更不能把雾也说成是空气污染。

此外,英文词“smog的中文翻译是“烟雾”,伦敦烟雾的英文就是London smog。这个smog也不是科技名词。伦敦这种杀人烟雾早在1873年前就已经发生,多次烟雾事件后,1905年一位爵士提出,建议把smoke(烟)和fog(雾)合并成一个词smoke + fog ~ smog,得到公众接受而成为专有名词。类似地,中国“雾霾”也将成为重霾污染的专有名词。

左侧的示意图需要大修改:画的两位天使,一位吹雾,一位吹霾,似乎雾和霾都是吹来的,都是自然过程。但雾和霾首先都是在本地产生,之后才有输送过程,简图应当有雾和霾生成部分。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凝结核在雾生成中的重要性。通常雾是在自然形成的霾为凝结核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水边、林中都是自然霾生成和较多的地方,因此水边和林中也是雾容易生成的地方。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工业交通,排放大量污染物,包括颗粒物和污染气体。其中细颗粒物就是人为直接排放的霾(“一次”细颗粒物),污染气体可能在空气中因为化学反应产生霾(“二次”细颗粒物),也来自于人为。综上所述,自然产生的雾和霾和人为产生的霾污染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排斥有同时发生的可能,例如北京市20131月中下旬和哈尔滨市201310月的严重雾霾事件。当时水汽充足,人为排放的霾助长了雾的发生和传输。

------------------------------------------------------------

附件,我通过邮件向科学出版社发的纠正文字全文:


科普-听老科学家讲雾霾中的差错纠正.pdf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大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9047-113138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