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qins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qinshi

博文

经络现象纵横谈(三)

已有 12534 次阅读 2011-8-19 09:4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经络现象纵横谈(三)

 

目录

 

与经络现象的有关知识及其意义

 

针灸治疗的信号接收段,交汇段和效应段

 

对各种循经现象的解释

 

对经络现象的几点思考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谈到经络研究中的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沿着经脉路线去寻找物质结构。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数十年来大规模有组织的研究并没有产生突破性的结果。而且在现今技术手段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还有未被发现的组织结构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个是跳出传统经络的概念,用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系方式、工作特点,以及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各种效应器(包括内分泌系统)来解释经络现象。这个思路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的支持,对于经络现象的解释也逐渐趋于完善。本文将用后一种思路来解释经络现象。

 

近年来,与经络现象有关的神经学研究及受体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经络现象的理解很有帮助。在具体解释各种经络现象之前,我们先对这些知识做一些介绍。

 

与经络现象的有关知识及其意义

 

1人身体的节段性(Segmentation

 

一说到身体的节段性,好像只是环节动物如蚯蚓,或节肢动物如蜈蚣一类动物的特征。其实脊椎动物,包括人,身体也有节段性。这是生物进化过程在人身上的残留。

 

在人胚胎发育的第三周,在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即分段形成体节(Somite),到第五周末形成4244对体节。这些体节从胚胎表面即能分辨,看上去像神经管两侧的两串珠子。每一个体节单位后来分化出三个区域,分别叫做生皮节(Dermatome),生肌节(Myotome),和生骨节(Sclerotome)。之后它们分别发育成真皮,骨骼肌和中轴骨骼,包括脊柱。在成人身上,它们仍然保留有体节带来的节段性。

 

脊柱是明显分段的。位于脊柱之内的脊髓的节段性,可以从脊髓发出的神经束的数量得出。每一个脊髓节段向左右两个方向各发出两条神经束。靠近背面的一对叫做后根,位于腹面的叫做前根。它们合并成为脊髓神经束,从椎间孔穿出,再分支与对应的皮肤,肌肉和内脏联系。(脊髓神经的链接:http: //yixue.qeqeqe.com/2007/200711/199144.shtml)。

 

一共有31对脊髓神经束,对应于31个神经节段。它们被分为8个颈段(C1C8CCervical),12胸段(T1T12TThoracic),5腰段(L1L5LLumbar),5个骶段(S1S5SSacral),再加一个尾节(coccygeal segment)。

 

与各个脊髓节段相联系的皮肤区域称为皮肤节段(Dermatome)。从头到脚,皮肤节段依次与脊髓节段相联系。每个皮肤节段主要与一个脊髓节段联系,并以该脊髓节段的编号命名。比如C6皮肤节段就主要和脊髓节段中的第6颈段相联系。

 

皮肤节段多呈长条状,在四肢基本上与长轴平行,一个皮肤条带几乎纵向走完上肢或下肢的全程。而在躯干部分,条带则为横向。(皮肤节段链接:http://www.google.com/imgres?q=dermatome&hl=zh-CN&sa=G&gbv=2&tbm=isch&tbnid=0VaRrbAsLuzfOM:&imgrefurl=http://www.hughesmultimediagroup.com/%253Fpage_id%253D19%2526category%253D4%2526product_id%253D5&docid=pk647JYM2XZQ2M&w=1080&h=840&ei=WXBETsShPMbmiALD8uD1AQ&zoom=1&iact=hc&vpx=354&vpy=265&dur=2621&hovh=198&hovw=255&tx=196&ty=216&page=1&tbnh=173&tbnw=222&start=0&ndsp=19&ved=1t:429,r:7,s:0&biw=1250&bih=635)。在Google 图片搜寻中,输入”dermatome”,还可以看见更多的皮肤节段图。

 

这种纵向和横向的皮肤条带看起来有些奇怪:为何不全是纵向或横向?但是如果把人的姿势恢复到直立行走之前(四肢垂直向下),那这些皮肤节段的走向就清楚了:基本上全是竖直方向的条带,好像人身上被投影了条纹布。这才是人在长时期进化过程中皮肤节段的实际情形,和其它动物如家兔和狗的情形非常相似。甚至两栖类动物如青蛙都有类似的皮肤节段分布(见石川父子的工作)。人虽然后来直立了,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时间太短,还来不及改变皮肤条带的分布情形。看似连续无缝的皮肤,其实在神经联系上是分成长条的,而且彼此平行。这是人体结构仍然保留有节段性的最有力的证据。

 

与此相似,与不同脊髓节段相联系的内脏叫做内脏节(Viscerotome)。但是由于内脏在发育过程中变化很大,位置变迁,节段联系也有变化。一个内脏器官常与多个脊髓节段联系,而同一脊髓节段又和多个内脏器官联系。但不同内脏的神经联系范围不同。比如支配心脏的脊髓节段为T1—T5,而支配肝脏的脊髓节段为T7—T9

 

既然同一个脊髓节段能同时与皮肤和内脏相联系,来自皮肤和内脏的神经信号就有可能在这个神经节段里交汇和相互影响。这是许多经络现象的神经学基础之一。在四肢,皮肤节段的纵向长条形对于解释循经现象也具有重要意义。

 

2)感觉神经纤维的双向传导性

 

经络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号传递的双向性。皮肤受刺激的信号可以传至内脏,内脏病变的信号也可以传至皮肤。这就需要一个神经学的解释。

        

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是多极的(multipolar neuron),由细胞体发出多根神经纤维。其中许多是树突,接收各种信号。只有一根是轴突,传出神经信号。无论是树突还是轴突,信号的传递在这些细胞中都是单向的。由于多数神经细胞都是这种类型,它们给人以神经传导只能是单向的概念。

 

但是感觉神经细胞不同。它们没有树突。从细胞体发出一个凸起,在离细胞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枝,一支通向皮肤或内脏器官,接受从这些地方来的感觉信号。另一支通向脊髓,把来自皮肤和内脏的信号输送到脊髓的背角。由于这类神经细胞只发出一个突起,又很快分为两支,所以被叫做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

 

由于这两个分支在本质上都是轴突,由神经细胞发出的单个突起分枝而成,两个分枝可以看作是基本对称的,所以信号传输的方向也可以反过来。

 

在皮下注射组织胺或5-羟色胺,在注射位置周围的皮肤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皮肤潮红、荨麻疹样突起等炎症现象。切断细胞体和皮肤之间的神经纤维,这些现象就不出现,而切断细胞体和脊髓之间的神经纤维,则对这些现象的出现无影响。这说明这些皮肤反应不是注射的化学物质向皮肤表面扩散引起的,而是这些化学物质激活了感觉神经纤维,神经信号逆向传递到皮肤表面,释放出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反应。直接刺激感觉神经也能在其负责感觉的皮肤区域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等反应。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感觉神经纤维是可以反向传递神经信号的,也就是可以双向传递神经信号。

 

感觉神经元位于脊髓发出的后根内。它们的细胞体聚在一起,形成后跟的膨大部分,叫做后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简称DRG),又叫脊神经节(见前“脊髓神经的链接”)。由于皮肤和内脏的感觉神经元都位于后根内,同一神经节段的皮肤和内脏的感觉神经元就因彼此靠近而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传至内脏,就是针灸的治疗效果,影响传至皮肤,就能引起皮肤疾病(炎症反应)。

 

3)与经络现象有关的神经纤维

 

神经细胞不但有单极多极之分,神经纤维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信号需要快速传递,反应时间越短越好,比如和动物逃生或避险有直接关系的信号。有些信号需要较慢但持久地传递,比如发炎和内脏的疼痛。那哪一种神经纤维和经络现象有最密切的关系呢?

 

神经纤维传递信号的速度与纤维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传输速度越快。但是大口径的神经纤维太多也会增加神经系统的体积,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距离,使整体神经活动变慢。所以不需要高速传递的信号就由比较细的神经纤维来输送。

 

神经纤维也可以根据纤维外面有没有髓鞘包裹,分为有鞘纤维和无鞘纤维。髓鞘由施旺细胞(Schwann’s Cell)包裹神经纤维而成。它们对电信号绝缘,可以提高神经电脉冲的传输速度。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则传递信号较慢。

 

如果按传导速度来分类,可将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其中感觉神经纤维有AaAbAd C纤维四种,B-纤维则是通向内脏神经节的神经纤维。A-B-类的神经纤维都是有鞘纤维,C-纤维为无鞘纤维。Aa-神经纤维最粗,又有髓鞘包裹,传输速度最高,可达每秒80120米,和快速肌肉反应有关。Ab-纤维的直径要小一些,传输速度每秒3575米,主要传输触觉,按压,振动,质地等非伤害性的皮肤感觉。

 

AdA类纤维中直径最小的,髓鞘也最薄。传递速度每秒535米。C-纤维是所有感觉纤维中直径最小的,而且没有髓鞘,是裸露的神经纤维,传递速度只有每秒0.52米。这两种感觉纤维都能感受痛觉,烫,冷,等多种伤害性感觉。但是这两种纤维传输的性质不同。Ad-纤维覆盖的感觉区域小(即密度比较大),传输速度比C-纤维快,主要快速传输定位精确的尖锐疼痛感。C-纤维覆盖的感觉区域大(即密度比较小),传输速度慢,主要传输位置模糊的钝痛感觉。

 

如果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来划分的,可以分为四类。类相当于Aa类,类相当于Ab类,类相当于Ad类,类相当于C类。其纤维直径分别为1320微米,612微米,1.45微米和0.21.5微米。在有关经络的文献中,这两种分类方法都被使用。

 

对针刺效应的研究发现,Ad-纤维传输的尖锐痛感和“得气”的形成无关,也不具有治疗效果。由C-纤维传递的钝痛和酸胀感才是“得气”的主要成分,也和针灸的疗效有关。因此和针灸治病效果关系最为密切的神经纤维应该是C-纤维。不过在针刺镇痛中,由AaAb传递的非伤害性刺激信号对于痛觉信号有抑制作用,与针灸治疗其它疾病所涉及的神经纤维有所区别。

 

C-纤维除了在上皮组织之外,还在皮下组织以及内脏和血管表面广泛存在。C-纤维在皮肤和内脏,血管表面分支,形成裸露的神经末梢。它们的密度不大,感觉定位比较模糊。这种分布形成了C-纤维传递内脏和穴位信号的物质基础。与A类神经纤维不同,C-纤维的兴奋阈比较高,也就是不容易被激活。这就是为什么针灸和类似方法的治疗中,必须有足够强度和时间的刺激才能奏效的原因。

 

4)与经络现象有关的分子感受器

 

刺激穴位的方法有多种,比如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激光和推拿。这些方法对于穴位的刺激方式不同。比如针刺,刮痧和推拿会造成机械刺激;艾灸和激光会造成温度变化;针刺,刮痧(一般到皮下出血)和拔罐(一般也要到皮下出“淤血”)以及重压会造成局部组织伤害,释放出各种化学物质;而电针则是直接引入电位变化。作为针灸治疗的第一步,C-神经纤维上的分子感受器必须能感受所有这些形式的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信号。现在人们只是说接收这些刺激的神经末梢是“多功能的”(polydomal),但是没有说明神经纤维上的分子感受器到底是什么。

 

皮肤内的许多感受器,功能各有不同。如环层小体(Lamellar Corpuscle又称帕西尼小体Pacinian Corpuscle感受物体的光滑度和皮肤的快速变形;麦氏小体(Meissner’s Corpuscle)感受轻微触摸;鲁菲尼氏小体(Ruffini Endings)感受持续的压力;克氏终球(Krause’s End Bulb)感知低频振动,等等。但是他们感受的都是比较轻微的,非伤害性的刺激,而且敏感度很高(活化阈低)。它们距离皮肤表面比较近,而穴位常位于皮下数毫米到数十毫米。它们多由Ab神经纤维传递感觉信息。从这些特征来看,它们不大可能与经络现象有关。

 

C-纤维上的有些受体可以被组织伤害所释放出的氢离子激活,比如对酸敏感的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简称ASICs)。但它们的功能单一,不足以说明C-纤维接收信号的多功能性。能够同时感受针灸等治疗中的各种局部伤害性刺激,包括机械力,温度,化学和电位刺激的分子感受器,应该是瞬间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Ion Channels, 简称TRP离子通道)。

 

TRP离子通道在C-神经纤维上有表达,而且在穴位处一些TRP离子通道的表达程度比周围组织为高。针刺还能进一步增加这些TRP离子通道的表达程度。这些事实也符合C-纤维在经络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想法。

 

TRP离子通道最先是从果蝇的一个突变体上发现的。正常的果蝇在受连续光刺激时会发出持续的神经信号,而这个突变体却只能发出很短暂的神经信号。研究发现,突变的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为一类离子通道,因此这类蛋白质就叫做瞬时受体电位(TRP)离子通道。后来,类似的通道在所有的动物身上都有发现,种类超过30个。

 

但是这个名称有一个缺点。瞬时受体电位本来是果蝇身体上的一个突变体表现出来的性质,用它来做这类离子通道的名称,会使人误以为正常的离子通道也会产生瞬时电位变化。为了避免这个缺点,我们以后不再用“瞬时受体电位”这样的用语,而只称之为TRP离子通道。这样既保留了英文缩写中原来的意义,与国际上的称呼保持一致,又避免了原来全名的翻译所能引起的误解。

 

这类离子通道的共同特征是,它们位于细胞表面的细胞膜上,都含有六个跨膜区段(trans-membrane domain 简称TMD),而且它们的两端(氨基端和羧基端)都位于细胞内。TRP蛋白质形成四聚体,由TMD5TMD6 围成离子通道,所以每个通道由8个跨膜区段组成。这些通道在平时是关闭的,但能被各种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打开,让阳离子进入细胞。阳离子的进入会改变细胞膜两边的电位差,在神经细胞上触发神经电信号。它们对于阳离子的选择性不高,可以让钙,钠,钾等离子进入细胞,但不同类型的TRP离子通道对这些离子的偏好不同。

 

人身上的TRP离子通道有28种,分为六个大类,分别是TRPCTRPVTRPATRPMTRPP,和TRPML其中对于针刺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应该是TRPV1V代表类香草素Vanilloid)和TRPA1A代表锚定蛋白Ankyrin

 

TRPV1可以感受机械力刺激所造成的细胞膜扰动,可以被组织伤害时释放出来的物质如氢离子所活化(pH < 5.2),也能被摄氏43度以上的温度活化。TRPV1也对电位变化敏感,因此也可以被电针传入的电流所活化。它还能被化学物质如辣椒素(Capsaisin,辣椒中引起“辣”感觉的物质,)所激活(所以“烫”和“辣”是由同一种受体感受的)。因此,TRPV1是真正的多功能受体,可以接收针灸和相关治疗中的各种刺激。

 

TRPA1常表达于含有TRPV1C-纤维中,与TRPV1之间有协同作用。它也可以感受机械力的扰动,还可以被组织伤害所释放出的缓激肽(Brandykinin)激活,因此很可能与TRPV1一起,在接收针灸刺激中起重要作用。除此以外,还有感受更高和更低温度的TRP受体。比如TRPV2在摄氏52度时被激活,TRPM2在温度低于摄氏25度时被激活。这样,各种对于穴位的刺激都能被这些TRP离子通道感受到,被转换为神经信号。因此,TRP离子通道应该是C-纤维上直接接收各种穴位刺激的主要分子感受器。

 

有许多皮肤内和皮下的TRP离子通道是处于睡眠状态的,称为静默的TRP” Silent TRP)。它们在炎症反应环境中被激活,反应阈降低,使得平时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痛觉。比如皮肤被晒伤后,轻微的触摸也会感到疼痛。伤口周围红肿的部分也会因触摸而产生痛觉。这可以解释压痛点和牵涉性疼痛的产生。对穴位长时间的刺激也会激活这些静默的TRP离子通道,在针灸结束后仍然发出信号。这可以部分解释针灸效应的长久性。

 

5)肽类神经递质

 

针灸治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疗效出现缓慢,需要对穴位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反复刺激。循经感传的速度也很慢,在每秒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低于最慢的C-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这也需要一个解释。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突触synapse,不要和轴突神经纤维混起来)。突触是轴突分支末端与其它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和与其接触的神经元之间有一个很小的缝隙。当神经信号到达突触时,突触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到这个缝隙中。这些化学物质很快扩散过缝隙,与下一级神经元表面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把信号传递下去。

 

对于小分子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这个过程非常快,在毫秒范围内。缝隙中的神经递质很快被突触重新吸收,所以这些小分子神经递质的作用范围不出突触之外。信号传递途径也很特异,就是从兴奋的神经元通过突触到下一个神经元,而不会传导与之没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上去。这种快速特异的神经信号传递方式显然与针灸治疗的特点不合。

 

但是除了小分子的神经递质外,C-纤维还能释放出分子量比较大的肽类神经递质,如P物质(Substance简称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简称CGRP)P物质是由11个氨基酸线性相连组成的多肽分子,而CGRP则是由37个氨基酸相连而成。

 

突触处小分子的神经递质的受体一般就集中于突触的对面,以接受这些神经递质。与此相反,下一级神经元上对于肽类神经递质的受体分布很广,甚至不在突触处。发送信号的神经细胞也没有迅速回收肽类神经递质的机制,因此这些递质被释放后可以扩散到周围的神经元附近,活化没有直接突触联系的神经元。

 

由于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这种信号传递是通过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来实现的,速度自然比较慢,而且速度取决于释放的这类神经递质的多少。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气感”的强弱与治疗效果直接相关,循经感传的速度也随“气感”强度变化。

 

除了作为神经递质,P物质和CGRP也是血管扩张剂。它们还能活化肥大细胞(mast cells),使其释放出组织胺,进一步引起炎症反应。从内脏病变传出的神经信号,可以通过神经交汇沿着对应皮肤的感觉纤维逆向传向皮肤上的位点,释放出P物质和CGRP,活化肥大细胞,引起各种皮肤病变。

 

由于信号传递是由神经递质扩散而成,信号传递的路线不再是突触联系那样快速和特异,而是可以通过接力的方式达到缓慢的横向传递。皮肤和内脏的感觉神经纤维在神经系统不同层次的交汇,看来并不是要建立彼此的突触联系(如果是那样信号传递就是瞬间的),而是把彼此带到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范围以内,通过这些递质的扩散来建立联系。这可能是皮肤和内脏之间通过神经系统来联系的主要方式。

 

当然除P物质和CGRP外,很可能还有其它的肽类神经递质在起类似的作用,比如和P物质同类的神经激肽(neurokinin) A B。也许还有未被发现的其它肽类神经递质,也通过扩散来活化临近的神经元。分子不同,但基本机制是一样的。

 

上面这些知识其实已经解释了经络现象的一些重要特点。下面我们将分步讨论针灸治疗过程中的信号传递过程。

 

针灸治疗的信号接收段,交汇段和效应段

 

1)信号接收段:“得气”现象

 

针灸要达到治疗效果,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在被刺激的穴位处产生特殊的感觉,叫做“得气”。这是把各种刺激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的关键步骤,是针灸疗法的信号接收和转换阶段。

 

“得气”,古称“气至”,近代称为“针感”,是针刺入穴位后,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在针刺部位产生的酸、涨、麻、沉重等感觉的现象。在“得气”的同时,施针者还会感觉到针下沉紧,阻力增大。不用针刺,掐和重按穴位也能产生类似的感觉,产生类似的治疗效果。如果针刺只产生尖锐的疼痛,是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的。

 

传统的经络理论认为,“得气”是经络的气血集中在被针灸的穴位处的一种表现。疾病能在某些经络中打乱气血的运行规律,或使气血运行量减少。通过针灸的方法使穴位得到振奋,发挥自我改善功能,使气血向穴位处集聚,达到治病的效果。但是由于经脉结构不能被证明,这种学说也就没有了物质基础。

 

现代的研究表明,慢性钝痛和酸感是“得气”感中最常出现,也最代表“得气”特征的两种感觉。而这两种感觉都和C-纤维和TRP离子通道密切相关。 C-纤维传递的感觉就是钝痛,而TRP离子通道能够被组织伤害而释放出的氢离子所激活,产生酸感。因此,从现代的观点看,“得气”就是用各种方法,特别是通过局部组织伤害和反复地刺激,来活化穴位上C-神经纤维上的TRP离子通道后产生的感觉。由于不同的TRP离子通道感觉的信号种类有差别,多种TRP离子通道被同时激活可以产生感觉上有差别的“得气”感觉。

 

除造成局部组织伤害(破坏其它非神经细胞)外,“得气”也可能是伤害C-纤维本身的结果。这样的伤害使C-神经纤维持续发出电脉冲,使中枢神经敏感化,增强针刺的效果。

 

但是要激活穴位处C-神经纤维上的TRP通道却非易事。C-纤维末梢在穴位处的密度是比较低的。前面已经提到,维也纳大学的解剖学教授G. von Kellner发现,穴区处神经末梢的密度平均为每平方毫米0.31个受体,也就是每个神经受体的感觉面积为3.2平方毫米。虽然比其周围组织神经末梢的密度(每平方毫米0.16个受体)高出近一倍。但是与皮肤表面每毫米几十根神经纤维的密度相比,还是很低的。而且这些神经末梢还包括环层小体,麦氏小体,鲁非尼小体,克氏终球等神经受体。如果把这些受体除去,C-纤维的游离神经末梢的密度就更低了。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针灸师为了得到“得气”的感觉,必须在大范围内试探。针刺的深度根据不同穴位的深浅可从0.51.0寸,1.01.5寸,甚至2.53.0寸,即上下变化可达0.5寸或更多。针刺的方向也要不断变化,以寻找针感最强的部位。这些操作很可能就是在寻找C-纤维。

 

而且就是刺中C-纤维附近的位置后,还必须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更多的细胞受到伤害,释放出足够多的炎症物质,以活化更多的C-纤维和处于休眠状态的TRP离子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强度的神经信号,有效地影响对应内脏的感觉神经,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可能就是针灸治疗有滞后期的原因。

 

除针刺外,用较高的温度(艾灸)也能激活TRPV1TRPV2,刮痧和拔罐都会造成微血管和一些细胞的破裂,捏掐和重力按压也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针刺造成的组织损伤一样,用这些方法造成的组织损伤也会释放出炎性物质。所以我们的祖先创建的各种刺激体表的方法,其实都是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即活化穴位处的C-纤维和它上面的TRP离子通道,而且要有足够多的C-纤维被活化。针灸师的传统手法看似彼此不同,在神经纤维和分子受体上都统一起来了

 

“得气”时的滞针感,即转针和提针时感觉阻力增加,是“得气”的重要标志之一。电镜观察发现,是胶原纤维在“得气”时缠绕在针体上。胶原纤维在穴位以外的地方也广泛存在,为何用针刺的手法不能使其缠绕于针上?就是刺中穴位后,没有“得气”的感觉也不会有滞针感。有可能是C-纤维被活化后所释出的各种物质改变了该区域胶原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更容易地缠绕在针上。所以滞针现象应该是TRP离子通道和C-纤维被活化后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之一,即胶原纤维性质的变化,而不是针刺效果的原因。

 

2)信号交汇段

 

对穴位各种形式的刺激在转换为神经信号后,体表和内脏之间的空间关系就变成了与它们相连的神经细胞之间的空间关系。广而言之,身体各个部分的信号传入神经系统后,就被抽象化,变成了神经通路之间的关系,尽管是变形了的,多层次的空间关系。由于神经细胞和神经通路的高度密集,原来彼此相隔很远的身体部分,在神经通路上却能彼此接近。这样,神经信号就可以通过肽类神经递质扩散的方式,横向联系没有直接突触的神经细胞,造成不同神经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就是经络现象的中枢机制,即信号交汇段。

 

这样的交汇场所可以在多处发生。来自穴位的神经纤维除了与同一脊髓节段联系的内脏神经纤维交汇外,还可以发生跨节段联系。这些神经纤维进入脊髓时,可以不立即形成与其它神经元的联系,而是沿着一个上下方向的通路叫做利绍尔背外侧索的(Tract of Lissauer)上行和下行几个脊髓节段,再和脊髓里的神经元形成联系。这样,来自皮肤和内脏的信号就不只是在它们进入脊髓的节段内相互作用,而且还可以与从其它节段进入的感觉纤维相互作用。

 

不仅如此。感觉神经纤维把信号传至脊髓后,还会通过下一级的神经元把信号传至脊髓对侧,再经过脊髓--丘脑路线把信号传至大脑,形成感觉。在此过程中,躯体部位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保留的。针刺皮肤时,我们能立即准确地知道被刺的部位,说明体表的空间关系在大脑中有对应的分布。在大脑中的躯体感觉区域(primary somatosensory area),人身体的部分各有对应的区间,画出来像一个变形的人。这种情形和大脑的初级视觉中枢和眼睛的视网膜之间存在空间对应关系的情形相似。从皮肤到大脑,中间还要经过丘脑。有人认为在丘脑中也有类似的“矮人”存在。这些神经区域之间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彼此相互作用。

 

因此,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特别是体表和内脏之间,在神经系统内可以通过多个位置和多个层次彼此交汇。这就使得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内脏与内脏之间的联系(即经络现象)成为可能。

 

但是这些联系都发生在神经系统内部,也是最难研究的。有一些总的图像,但是细节还很缺乏。比如在脊髓节段神经元之间的横向联系很可能是通过肽类神经递质来实现的。但是在更高层次,除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外,也许也有通过突触的直接联系。从穴位刺激到效应出现,其间的路线还不很清楚,中间的限速步骤也不得而知。因此,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从神经交汇的资料来解释穴位和内脏的对应关系。 用针灸治病,还要依靠传统的经络理论所总结的规律和经验。

 

3)效应段

 

信号接收段和信号交汇段几乎完全是神经系统活动。但是信号在传到内脏的神经通路后,对内脏的调节作用就既可以是神经的,也可以是其它途径,就像神经系统用各种方式控制和调节全身各部分的活动一样。

 

针灸治疗常会引起内分泌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无疑是达到针灸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胃酸分泌的改变,心率和血压的调整,都与内分泌的改变有关。针刺镇痛也涉及内啡肽(endophine)的释放。

 

但是内分泌系统既没有直接接收针灸刺激的受体,在信号传递的路线上也与经络理论描述的路线不同。没有神经系统首先接收刺激信号并进行信号交汇,内分泌系统就不能在针灸治疗中有效发挥作用。这个系统的作用毋宁说是神经系统在针灸治疗中的效应器之一,而不是主导系统。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没有对内分泌系统做详细介绍。

 

对各种循经现象的解释

 

我们已经解释了许多经络现象的重要特征,如体表和内脏通过神经系统的联系,信号的双向传递,滞后期,效应出现的缓慢,刺激的多样性,对刺激强度的要求,和针灸治疗中信号传递的过程,等等。但是我们还没有回答为什么穴位处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周围组织不同,支持经脉存在的循经现象又该如何理解。下面我们就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1)循经感传和循经性皮肤病

 

这两种现象都被看成是经脉结构存在的主要证据,而且它们产生的机制也相似,所以合并在一起讨论。

 

这两种现象都主要发生在四肢。现在我们知道,四肢皮肤的神经联系是分节段的。这些皮肤节段呈长条形分布,与四肢的长轴方向一致。上肢基本上可以分成C5C6C7C8T1等条带;下肢也可以基本上被分为L2L3L4L5S1-S2等条带。在每个条带内的皮肤位点,包括穴位,都主要和同一个脊髓节段相连,也就是它们的感觉神经都通过同一条后根神经束,包括后根神经节。

 

当用针刺皮肤节段中的一个穴位时,与那个穴位相连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如果被激活的程度足够大,这个神经元就会释放出P物质和CGRP。这两种分子由于不能被神经元重新吸收,可以扩散到相邻的神经元,使其活化。被活化的神经元会把信号传至脊髓,再传至大脑,使人感觉到与相邻神经元对应的皮肤位点也被刺激了。

 

如果被活化的相邻神经元足够兴奋,它自己也会释放出P物质和CGRP,再活化与它相邻的神经元。这样一级一级活化下去,每一级都有信号传至大脑,主观上就会产生感觉传递的现象。由于同一皮肤节段的不同部分是在该皮肤节段内呈长条形排列的,它们在后根神经束中对应的神经纤维被依次活化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好像感觉是沿着纵向的路线在传递,使人产生循经感传的印象。从这个观点看来,在四肢,经脉的线性走向主要是皮肤节段为纵向长条这一事实的反映。

 

这种神经末梢依次活化的思想早在1980年即由我国科学家张保真(19151999)提出,叫做“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不过他的构想是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以沿着感觉纤维的分支(即通向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再分支,联系不同的皮肤位点)传回皮肤,在那里引起炎症反应,再兴奋下一个邻近的神经末梢。现在我们知道,P物质和CGRP的受体并不止是在神经末梢,而是整个细胞表面都有,所以依次活化的过程不一定要在皮肤处发生(这样还需要再分支的感觉纤维)。而且循经感传也可以在没有皮肤症状的情况下发生。但是他依次活化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

 

如果相邻的神经元被活化的程度足够强,兴奋信号也可以沿感觉神经纤维逆向传递到皮肤,在那里释放出P物质和CGRP,活化肥大细胞,在“循经”路线上引起微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皮疹等现象。这就是针刺引起的“循经”性皮肤病。

 

同理,如果某个内脏生病,它发出的神经信号可以活化与其交汇的皮肤感觉纤维,再由皮肤感觉纤维逆向传至皮肤,引起炎症反应和压痛点。被活化的皮肤感觉纤维还可以活化与它相邻的同一皮肤节段的神经纤维,引起“循经”性皮肤病。

 

而在躯干部分,由于皮肤节段是横向的,“循经”感传难以发生。主观感觉上感传路线常发生偏移,而且常常从一个经脉传至另一个经脉。这正是感觉沿着横向的皮肤条带传递的现象。在已经发表的脾经和肝经的路线图中,经脉路线在躯干部分就有两种画法。一种是没有拐弯的,一种是横向来回拐弯的。不拐弯的路线很可能是下肢皮肤条带上的穴位与躯干部分募穴(躯干部分与内脏对应的穴位)的连线,而拐弯的则是包含了实际感觉的走向。已经发表的“循经”性皮肤病的照片,也多是限于四肢部分,而且和皮肤节段的走向相似。

 

由于P物质和CGRP的扩散不是单向的,表现在同一节段的皮肤条带里的感传就是双向的。刺激越强,这两种物质释放越多,相邻神经元被依次活化的速度越快,造成循经感传的速度随感觉强度变化的印象。刺激减弱或停止,最远的神经纤维最先失去活化状态,主观上好像是感觉在回缩。

 

如果在感传的上游或下游施加压力,就会活化Ab-神经纤维,通过控制门(gate)机制抑制相邻神经元被活化,给人循经感传能在经脉路线上被阻滞的印象。

 

由于循经感传是在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在主观感觉上的反映,感觉能越过张开的嘴唇和裂开的伤口的“奇怪”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两片嘴唇和伤口两边的神经联系并没有被破坏。

 

输送到大脑的信号如果被多次重复,就会在大脑中留下记忆。这种大脑中的回路可以在原先的刺激源不复存在时被激活,产生感觉。一个例子就是幻痛(phantom pain)。已经被截掉的上肢或下肢,或被切除的乳房,也会感觉到痛或痒。同样,已经在大脑中建立的“循经”联系也会由于各种原因(疾病,气功等)被激活,产生循经感传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可以传递到已经不存在的肢体上。

 

从上所述,与循经感传和循经性皮肤病有关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用上面说的身体的节段性质,以及神经元通过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依次活化的过程来解释。因此,这两种现象也就不能被用作经脉结构存在的证据。

 

2)同位素循经迁移

 

这也是用来支持经络结构实质存在的证据之一。与循经感传类似,它只发生于四肢,到躯干部分就散开。迁移的平均距离为57厘米,短于上肢或下肢的长度。换句话说,就是在四肢,迁移也不能走完全程。而且在穴位的不同深度注射同位素,迁移的路线也不一样。如果同位素真的是沿着经脉的路线迁移的,那迁移的原理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在躯干部分不是这样?为什么在同一穴位的不同深度会有不同的迁移路线?

 

这些现象基本上可以用四肢的结构特点来说明。四肢中的肌,腱,骨骼,血管,神经,都大体上成纵向分布,其间会形成许多纵向的空间。这些纵向的空间,或通道,就是同位素扩散迁移的路径。由于在四肢,经脉路线也是纵向的,这就容易形成同位素沿经脉迁移的印象。在躯干部,这样的纵向通道基本不存在,同位素的循经迁移也就看不见了。

 

3)穴位处的高钙离子浓度

 

多项研究表明,在穴位所在区域,钙离子的浓度明显高于周围组织中的浓度。据不同的报道,浓度高数倍到数十倍。在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钙离子后,针刺穴位的治疗效果就完全消失,说明钙离子对于针刺的作用是绝对必须的。

 

由于钙离子是细胞活动重要的信使,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如肌肉收缩,神经介质的释放,腺体的分泌,血液凝固,免疫反应等等,钙离子在穴位处的富集现象使人们对它的作用做各种猜测,但都难以确定。一些关于经脉实质的理论,比如筋膜传递远红外线的假说,也难以解释为何这种光纤系统需要钙离子。经络为蛋白链的假说也有同样的困难。

 

而如果TRP离子通道是针灸刺激的感受器,那穴位处需要钙离子就是不言自明的事。TRP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外界刺激下通道打开,让一些阳离子如钙,钠等进入细胞,改变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使纤维发出神经电脉冲。特别是香草素类型的TRP离子通道(TRPV),对于钙离子的偏好远高于其它离子。比如TRPV1对钙离子和钠离子的选择性之比为9:1。没有钙离子,TRPV1就无法有效工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络合钙离子能使针刺的效果完全消失。钙离子对穴位的必要性也反过来说明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的感觉受体是TRPV型的离子通道。

 

4)穴位处的低阻抗和高温现象

 

穴位处的高离子浓度本身就是对导电能力有利的。在内脏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来自该内脏的信号能够经过与该穴位联系的感觉纤维反向传递到该穴位上,增加那里的致炎物质浓度。虽然这些物质的增加还没有使炎症反应达到可以感觉到的程度,但是也会增加那里的代谢速度,造成局部温度升高,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上升。

 

5)穴位与筋膜的关系

 

高传声,高导光现象都与穴位处的筋膜结构有关。切断筋膜,这些现象也就消失。但是这些现象都不能作为经脉存在的证明。还没有证据表明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声音或远红外光来实现的。但许多穴位的确位于或靠近筋膜组织,这似乎需要一个解释。

 

一些TRP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可以给这种联系提供一个解释。为了感受针刺的机械力,TRP离子通道的不同部分通过系丝分别固定在细胞内的细胞骨骼(cytoskeleton)和细胞外的结缔组织上。这样,当细胞膜受到机械力的扰动时,TRP离子通道就会被拉开,使阳离子进入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比如我们耳蜗里听觉细胞上的TRPA1TRPV4,和TRPML3很可能就是这样工作的(见本博客的另一篇文章:《听觉探秘从鞭毛,鼓膜,淋巴说到离子通道》)。穴位靠近筋膜组织,也许是对针刺起反应的TRP离子通道需要固定在神经纤维外的胶原纤维上,或类似的纤维或膜结构上。这样,TRP离子通道在受到机械力时,才能有效地打开。

 

针灸医生行针时的“捻、转、提、插”,除了造成局部组织伤害,以细胞破裂释放出的物质激活TRP离子通道外,还有可能是造成C-纤维和胶原纤维之间的相对位移,直接拉开一些TRP离子通道。

 

到此,我们已经解释了第二部分中列出的全部十三项需要说明的经络现象。过去使人感到神秘的经络现象,随着神经科学的进步,已经可以比较全面地得到解释。也就是说,没有经络的概念,经络现象一样可以被理解,而且是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理解。因此,没有必要再用主要精力去寻找经络结构,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经络现象有关的神经活动(包括受体和效应器)上来。

 

对经络现象的几点思考

 

1)什么是经络现象?

 

从我们以上的分析,经络现象实质上就是身体各个部分传入的感觉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不同层次的交汇和相互影响。信号一旦传入神经系统,就被抽象化。原来皮肤与内脏的区别,心脏和小肠的区别,都消失不见了。剩下的只是传递这些信号的神经通路和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由这些空间关系带来的神经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相互影响可以由神经系统本身传到靶器官,也可以通过内分泌系统等多种途径对靶器官造成影响,再次具体化。但是最初的信号接收和传送是纯神经性的,主要通过C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和它上面的TRP离子通道。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内进行。     

 

现在的问题是,神经元之间为什么会有相互影响?从皮肤来的感觉信号为什么会与从内脏来的感觉信号相互作用?从经络现象的特点(缓慢和有滞后期)来看,这种联系不是通过快速的突触联系来实现的,即不是经典的神经网络的联系方式,而是通过肽类神经递质的扩散来实现的(也许还有其它的)“非经典”方式。

 

一种可能性是,这只是进化过程遗留下来的神经系统的不完善性。如果把传递电信号的神经纤维看成电线,那经络现象就是“漏电”的结果,即一条神经纤维的电信号“漏”到另一条神经纤维上去。

 

说到漏电,我们会立即想到并行电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电荷流动是会产生电磁波的。为了屏蔽从并行电线来的电磁波的影响,在要求高音质的音响系统中,电缆的外面都要包一层金属网。但是神经纤维最多只有对电绝缘的髓鞘包裹,外面并没有一层屏蔽电磁波的金属网。那相邻的神经纤维之间,会不会通过电信号产生的电磁波相互影响呢?

 

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探讨过。在1970年发表于《生物物理杂志》(Biophy. J.)上一篇题为神经纤维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研究A Mathematical Study of Nerve Fiber Interaction)的文章中,美国的JW Clark R Plonsey用数学方法详细研究了神经束中神经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的结论是,神经纤维之间的间质的导电率起关键作用,而神经纤维之间的距离是次要的。由于这些间质是导电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电缆外面的金属层,所以神经纤维之间通过电磁波的相互影响很小,只在1毫伏左右,约相当于神经纤维电脉冲强度的百分之一。

 

既然电磁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那肽类神经递质如P物质和CGRP(也许还有其它大分子神经递质)的扩散看来就是主要的“漏”信息的机制。大脑中也有很高的P物质和CGRP的表达,说明这样的机制在大脑中也能发生。如果这种“漏”是对生物不利的,那生物为什么要保留这些扩散性的神经递质?数亿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为什么不消除它?

 

反过来的解释是,这些“漏电”是神经元之间在突触联系之外的另一种联系方式。这种方式是快速的突触联系的补充,在突触的纵向联系外加上横向联系。身体各个部分之间跨系统的横向联系,很可能就是通过神经通路之间神经递质的横向扩散来实现的。这种联系把身体各个部分跨系统地联系起来,为生物的整体协调所必需。这种联系的表现之一就是经络现象,可能还有经络现象之外的,我们尚不了解的作用。

 

但就是经络现象的发现也是非常宝贵的。特别是在中国,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发现了它,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现象来治疗疾病,这就是已经有悠久历史,并且现在得到世界承认并应用的针灸疗法。

 

其实对于经络现象的应用并不限于针灸疗法。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脏象学说其实就是用代号语言对经络现象的详细总结。中医所说的“整体观”,其实就是这种通过神经通路之间的横向联系所造成的身体总体状态。

 

针灸治疗和中医开药治病依据的是同一个理论,只不过针灸只是对体表的位点(穴位)进行刺激,而中医则通过药物作用于体内的各个经脉,通过脏器与脏器,脏器与皮肤等关系来调节身体各个部分的功能。你要是看一下中药学,就可以发现每种药的作用不仅是活血、平肝等具体药效,而是每一种中药都按它所作用的经脉而“归经”。比如柴胡归肝经和胆经,泽泻归肾经和膀胱经。这说明中医用药的原则和针灸治疗是一致的。“中药”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药针”。

 

2)“气血”和“穴位”

 

既然没有一个独立运行的经络系统,各种经络现象可以用神经活动及其效应过程来解释,那“气血”的运行就没有了物质基础,有关“气血”的概念也需要重新定义。

 

按照上面我们对经络现象的解释,气血可以被理解为与身体各个部分健康状况对应的神经活动的状态。与一个器官有关的神经活动正常和活跃,就是“气血充足”。过于活跃和过于不足,都是“气血不调”。利用经络理论治病,就是用刺激体表位点所激发的信号,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与病变内脏有关的神经活动的状况,达到调节内脏功能的效果。气血在一天的12个时辰中沿着12条经脉循环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血压,内分泌,各种器官的功能状态,都在按生物钟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是受神经系统支配的。那支配各个器官的神经活动的节律变化也可以解释成气血的盛与衰。

 

再说“穴位”。按照传统的经络理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特殊部位”。“它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系,互相疏通的特殊部位”。换句话说,它是联系体表和内脏,通过气血相互联系的位点。现在既然“气血”的概念已经改变了,那“穴位”又是什么?

 

神经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复杂的通路和结点来实现的。在这些通路上的一些点上,其它神经的活动可以施加正(增强)和负(减弱)的影响。这有些像电路板中起调节作用的电子元件。与这些调节点相对应的体表位置可能就是穴位,因为它们传入的信号可以改变其它神经通路的活动。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用来治病。由于神经联系的节段性和更高级神经中枢对于体表和内脏联系的空间对应性,具有类似功能的穴位按线性排列,形成表观上的经络。而作用最强和使用最频繁的穴位,就是那些特别能起调节作用的位点。

 

由于穴位是对神经活动最具调节功能的神经位点在体表的对应位置,它们受感觉神经反向传递的影响也最大,成为体表的“热点”,表现为穴位处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低阻抗和高钙离子浓度)和对于内脏疾病状况的反应(压痛,皮疹等)。

 

而且同类穴位的连线不一定都是线性的。比如石川大刀雄(见第二部分)测到的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点,就成片分布,像散弹枪打出的弹痕,没有明显的线性趋势。就是传统的经络理论中,也有许多不在经脉上的穴位,叫做“经外奇穴”。它们不在十四经脉上,但是有固定的位置、名称和主治病症。由于神经活动是动态的,一些体表反应点还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这就是“阿是穴”。它们是体表的压痛点,但又不属于任何有名称和位置的穴位。医生按压到它时,病人会“阿”的叫一声,因而得名。

 

我们平时所说的穴位,是指那些能够用来治病的位点。但既然穴位是能够对身体其它部位进行调节的位点,那它的作用就不一定都是正面的,而可能会有负面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死穴”,如“百会”穴,“尾闾”穴,“章门”穴,“哑门”穴等。对这些穴位施加过重的刺激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结果。据报道,全身的“死穴”共有108个,其中不致死的穴为72个,致命为36个。所以体表刺激对于身体的作用是各式各样的,从有利到有害,这才是对于穴位全面的认识。

 

3)经络理论需要放弃吗?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经络现象的实质并不是“气血”沿着经脉路线运行的结果,而是神经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那传统的经络理论是不是可以用神经活动的理论来代替呢?

 

从理论上说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在实际上,这还不现实。原因就在于,神经系统是人体系统中最复杂,最难研究的。肝脏的体积和大脑差不多,但是里面的肝细胞彼此相似,执行的是同样的任务。肝脏边缘的肝细胞和内部的肝细胞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神经系统不同。它是掌管全身活动的地方,也是产生感觉和意识的地方。光是它和全身各部分的联系方式和其结构中各部分的名称就够让人眼花缭乱了。为了使文章简单,我们都尽量少介绍。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更是超乎想象的复杂。

 

人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接近银河系里面恒星的数目。但一个几斤重的大脑,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银河系。银河系里的星球之间基本上是通过重力相互作用,关系简单,也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但是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在不同结构和位置上的神经元会担当不同的角色。大脑中每个神经元还能和其它神经元有上万个联系。那就是100万亿个连接。

 

在这样的复杂性面前,要弄清各个神经通路的关系,具体说明经络现象产生的细节,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目前的研究基本上还是把神经系统当作黑盒子,从这里输入一个信号,看那里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在粗线条上找出一些规律,比如脊髓的节段性,大脑不同区域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神经元之间非突触的横向联系方式,受体的种类和作用,效应器的工作方式,等等。但是这些研究的层次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复杂性相比,还是非常低级和初步的。

 

要更实际地体会一下神经系统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低级动物线虫(C. elegans)只有302个神经细胞。在这302个神经细胞之间,有5000多个连接。比起人的神经系统来,这够简单了吧?原来有人以为,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就可以解开线虫神经系统工作的秘密。这些联系早在20年前就已经完全弄清,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然不知道这302个神经细胞是如何指挥和控制线虫的活动的。再看看人的神经系统中的100万亿个连接,你觉得有希望吗?

 

所以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处境。一方面是经络理论的神经机制已经被许多人认识到,但是从目前对于神经系统的知识水平出发,还远远不能对经络现象做出详细具体的说明和预测。在另一方则是几千年前形成的经络理论。它使用的是代号语言,用经络的概念来理解身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它对于脏腑的概念也是功能性的。它总结了各种经络现象的大量资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关于经络现象的系统理论,也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但是它使用的代号语言和功能概念使它难以和现代医学接轨。

 

人的经脉,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像太阳运行的“黄道”。本来是地球围着太阳旋转。但是在地球上的人看来,是太阳围着地球旋转。从地球上人的眼里,太阳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经过不同的星座。把太阳移过星座的轨迹画出来,就是一条线,我们的祖先称之为“黄道”,并且对它做了比较精确的计算。根据黄道理论,人们不仅可以解释,也可以计算出一年中太阳在星座中的位置,所以也有可检验性和预见性,虽然“黄道”这条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这是对同一自然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得出不同的,然而都有实用性理论的例子。经络现象也一样。它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不管东方人西方人都能发现它。由于发现的早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形成的理论也不一样,但是都有实用性。不管刺激穴位的信号是沿着经脉传到内脏上的,还是通过神经纤维之间的横向联系传过去的,实际的效果是一样的。

 

人神经系统工作的复杂性,比起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来,不知复杂多少倍。我们想用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经络理论,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这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那怎么办呢?看来在指导治病上,我们还得继续使用仍然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经络理论。而且在长时期内,它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作用还难以被取代。因为它反映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如肝脏和皮肤上的“肝俞”穴)仍然成立。用心经上的穴位治疗与心脏有关的病症仍然有效。但是在科学研究上,就不能再以经络概念做为出发点,因为传统经络概念中的经脉和络脉并不存在。科学研究就要以经络现象的真实机制,即以神经为主导的活动作为出发点。

 

要把治病和科研统一起来,就需要在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之间搭一个桥梁,或建一个界面。就像数码电视和类比电视的信号不能兼容,用一个机顶盒就可以转换一样,传统经络理论里面的代号语言也可以被“翻译”成现代医学的语言。比如把西医生殖的概念换为中医理论中“肾”的概念,把消化功能转换为“脾”的概念,把沿着经脉的信号传递思想转换为沿着神经路线的传递,就可以做到相互理解。

 

当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需要边研究,边“翻译”。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历史造成的状况,是人类认识自然(包括人自己)曲折过程的又一个例子。但是人类就是这样进步的。

 

主要参考书:周逸平,王富春主编,《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与临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7月,北京。

 

201188日完成初稿

 

 

后注:这个系列文章一共三个部分,已经全部发出。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2158-477068.html

上一篇:经络现象纵横谈(二)
下一篇:我们的机体是如何解毒的?
收藏 IP: 75.18.182.*| 热度|

14 许培扬 杨正瓴 齐霁 沈晓雄 樊晓英 何宏 严少华 DXY1234 XY anonymity allegretto guoshuangping w1962881 yzqt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