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科学网博客文章下评论大幅减少的背后

已有 4436 次阅读 2011-6-14 14:24 |个人分类:物论|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评论, 用户, 编辑部

  看到科学网很多争议话题的评论数大幅减少,我才发现原来修改了默认设置,把博文的评论默认为注册用户的行为。
  难怪,难怪。
 
  这一点其实大可不必,如有不当评论,编辑部可以删,作者自己也可以删。有了这权利,还怕什么不当评论,看着不舒服了直接干掉就是了。
 
  而实际上,在网上混的人脸皮厚度都是非常不错的,别说被骂,被群骂100天,大家都还能有这承受能力,何况只是观点不同,偶尔来次吵架呢。
 
  俺们一直在说,现在科学网的问题在于没有把全世界华人中的学者都勾引来,国内来这里看的学者和准学者们也太少。也就是说,科学网的问题远远不是关注的人多,而是关注的人数少到可怜。
 
  以前,当我和科学网几位著名博主吵架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形,那就是我的吵架博文被限定只能显示在自己的博客上,新到博文里没有;而对方吵我的博文则被显著地展示。
 
  那时俺们就很感叹,科学网作为一个平台,应该鼓励吵架,怎么还拉偏架呢?一拉偏架,本来吵得挺有兴趣的一对博主,也顿时失了吵架的兴趣,科学网还想火想赚得更大影响?我看还是算了吧,根本没门!
 
  这次的问题根源与本质一样,科学网如此下去,只能慢慢地沉寂下去,而热闹是网站生存的基本要义,因为一个博客平台根本就不可能是喉舌——从你这里发出来的声音别人不听都做不到。你只是一片叶子罢了,偶尔风吹过,发出轻微的声音,还不见得有人听到。此时,叶子应该去期待风的不断造访才对。
 
  所以,缺省为开放匿名评论,而非注册用户评论,是需要抓紧考虑的一个事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455103.html

上一篇:南方科技大学招人:推荐来的人最好多于申请来的人
下一篇:张柏芝背后的寄生虫级科研团队
收藏 IP: 144.64.12.*| 热度|

32 肖重发 曹聪 曾泳春 吴飞鹏 张玉秀 吕喆 许培扬 朱教君 王号 刘立 吕佳龄 田灿荣 李毅伟 李志俊 朱志敏 王守业 杨秀海 张天翼 杨月琴 张宗波 杨延丽 汪梦雅 王汀 陈小斌 肖振亚 王亚娟 李宇斌 刘庆丰 xqhuang DXY1234 lixuke2005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