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我们为什么要写一本新的《科学童话》 精选

已有 5006 次阅读 2024-2-20 15:53 |个人分类:史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对于中国大量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而言,儿时的梦想很多是以成为科学家为目标的。比如我,小时候树立的远大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天文学家,那个时代对于归属于物理学科的天文学分支充满了好奇和欲望,总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真可以获悉宇宙深处的更多秘密似的。

而那些在天文学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如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其所思所想乃至所做所为在一个儿童的眼中更是充满了神秘的气息。以他们为主角的各类小故事更是让孩子痴迷得不得了。一个孩子对于科学和科学家的认知原本就是很有限的,而我们的书籍和杂志又都将这些进行了更为完美的描摹和刻画,一代又一代,一轮又一轮,不断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强化了一个人对于从事科学研究这个行业的憧憬和心灵上的投入。甚至到我读大学时,还是对于牛顿因树上掉落的苹果砸头而产生万有引力定律之故事充满了激情的幻想,觉得那即便有点夸张但还应该确有来历。

慢慢地,自己虽然没有成为天文学家,但也算修炼成了学者,这些故事的神秘面纱才慢慢有了一个祛魅的结果,所有的神奇故事和理性的逻辑之间终于有了一个较好的调和。一方面,我们对于学者追逐宇宙真理的过程充满着对于智力的挑战这一现实大体了解到了不少,明白每一步揭示出更多的规律的努力其实都充满了艰辛,很容易云云是从来都不存在的;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来历不一定明确的故事性的东西也不再只是质疑和排斥,同时也不再简单接受之。

平常人等如何理解科学和科学家?

其实很难!尽管很多人至少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甚至今天的一年级小朋友也在《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基础课程之外开始学《科学》课,对于简单的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大致有了一点点初步的了解,而相应的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也从小就开始灌输了,但是,要让寻常百姓理解科学的思维还是不容易。

所以,科普的工作就需要从繁到简,把深奥的科学道理用通俗的过程说清楚,在这个比喻的过程中,很多重要的甚至核心的内容一定是流失,甚至面目皆非都有可能。

大家可能都还记得爱因斯坦解释什么叫相对论的那个小故事,如果身边有自己喜爱的姑娘,就感觉不到时光流逝,但如果是夏天在火炉跟前就会度日如年。这个故事背后的相对论自然不会如此简单,但是爱因斯坦不可能先从时间和空间出发,再讲下洛伦兹变换,然后再讲清楚相对论,这个过程必然需要好多课时的时间才行。但是,当时的观众就想一下子知道一个简单的可以理解的答案,哪怕是相对论的提出者本人也只好用这样一个比拟去搪塞一下了。

所以,有做科学传播的记者说:其实公众对于科学的误解也是科学传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和艺术、文学不同,需要大量的门槛知识,而且都要是相当高的门槛,才能够了解内里最深刻的内容,而公众其实很难对科学知识本身感兴趣,如果说大家是在日常生活中倒是会毫无客气地享受了科学带来的技术成果。

误解也就是必然的,事实上,精确理解也不是特别有必要,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大致知道科学思维的一些基本模式范式就足够了。所以,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就要不断借用大家能理解的各种身边的现象来比喻科学内涵,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互之间的沟通。

也所以,我们把这本小书的名字取为《科学童话》,希望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学故事和科学家的经历来说明科学大致的样子。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尽管也不断提及科学人物,但是还是以科学故事为主来阐述,从牛顿的苹果到炼金术的故事出发,又对几个科学八卦故事进行了介绍,包括没有结婚的原因和背后,以及牛顿和同时期的其他几位科学大家之间的关系。作为发明家的爱迪生也是我们从小就“认识”了的一位大家,他创立了《科学》杂志,直到今天都是学者们期盼能够在其上发表论文的一本普及性的学术杂志,那么,电灯的发明是否和别人没关系是爱迪生一个人的发明?他在商业上的影响是否更超越了他本人的发明? 这些我们在传奇故事里很少能读到的内容我们希望在书里也有一个简单的交代。

至于爱因斯坦,当然,最伟大的科学家应该在传奇方面也更多更立体更全面,所以本书也将其从小到身后的一些故事大篇幅地进行了阐明。爱因斯坦从小就非常聪明,虽然我们经常读到的文本里,第一他做了两个比较丑陋的小板凳这一故事似乎在说明他有点笨,其实只是说明他手工方面不如理论思维能力更强罢了,我就亲耳听杨振宁先生说过“哪里有爆炸哪里有杨”这样的略显尴尬的流行概念,杨振宁先生也不擅长物理实验,估计做小板凳的能力也强不到哪里去;第二则是爱因斯坦的成绩单,很多人说他小时候的成绩多为一分两分,后来才有辟谣说德国的给分是约低越优秀,和我们中国甚或欧洲其他国家的五分制或百分制完全不同。

作为两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居里夫人,身上的故事当然也不少,刚开始我们很多媒体或书上非要把她打扮成“贫下中农”的女儿,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玛丽出生的家庭中产还是有的,如果不说达到豪门程度的话;而居里夫人也有一段震惊欧洲的绯闻,甚至几乎影响到她得第二次诺贝尔奖。但是,出身与否或者是否有绯闻都不影响居里夫人自己的科学成就。但是,我们之前太倾向于把科学家塑造成没有世俗欲望的完人,所以,即便知道科学家有缺点甚至比较大的性格缺陷,但还是愿意忽略掉这些内容,为尊者讳,为伟人讳,而只把他们最优秀的部分展示给大家看。这就很容易让读者观众觉得这是些普通人无法达到其高度的不食人间烟火存在于琼楼玉宇的人。所以,对于居里夫人的事我们也就格外选了几个少为公众所知的点。

对于其他科学家的人生事业感情等方面的选择也大体体现了我们的这一思路。霍金的患病与受伤,陈景润的木讷与在中国人眼中格外传奇角色的打造,其实都有着非常符合人性特质的方面。

这段时间,我们受《科学画报》的邀请,每期为他们写一个科学人物,有点意思的是,每期最后登载的和我们最初撰写的内容已经有了不少的区别。被修改或删去的部分恰恰是每个科学人物最为不那么光辉但是格外好玩的一面,我想也许今天我们的期刊杂志或报纸还是延续了过去为尊者讳的基本传统,看到那些看上去不那么光彩的细节,就觉得不应该宣扬,没必要端出来供大家像看耍猴一样欣赏。

在书中,我们就尽量还原了自己写的原文,希望能够通过对于一 个科学家好及“坏”的一面的描写,让公众通过对科学家产生兴趣而 对他所从事的科学事业产生一样的兴趣,并在不知觉间提升自己的科 学思维与科学素养。 是啊,就如我喜欢看西方的一些传记电影一样,国内的传纪电影也越拍越好,但是尽其所能地去拍,充其量也只敢展现一些好缺点,如过多时间和精力投身科学而忽略家庭孩子等,真正的个性上的弱点或者为人处世上糟糕的一面还是尽量回避。这也正是我们的科学家不如外国的科学家显得可爱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大家对于完人追求的逐渐淡漠,一些有着典型缺点缺陷但是又在学术上确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形象会逐渐为更多人接受,我们眼中的科学家也和科学一样,逐渐扬弃过去的不完美和不全面,而随着岁月流逝而更加系统完整起来。

这正是我们写作这本书的希望。

附:<<看一场大科学家的“真人秀”>>

作者:张双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6

“如果不从事科研工作,没接触这么多学者,我心中的科学家可能是另一副模样。”谈及写作《科学童话:面纱后的科学家与科学》一书的初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安感慨颇多。

怀着对于科学家“祛魅”的想法,该书去除了流传于科学故事中明显有悖基本人性的东西,通过“好”与“坏”两方面完整的记录,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神秘面纱”后面的真实和可爱。

《科学童话:面纱后的科学家与科学》,陈安、陈樱花、韩玮、陈雅楠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定价:58元。

1.jpg

科学家“光环”渐隐

“我们小时候读过的科学家故事都太完美了,科学家几乎没有缺陷。”陈安说,成为科研工作者后,自己接触到大量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有缺点,这和以前书上看到的科学家完全不同。

意识到每个科学家都是活生生的人,陈安曾试图还原科学家的本来面目。

数年前,受一家科普杂志邀请,陈安写过一个“科学人物”专栏。在撰写专栏文章的4年时间里,陈安时常发现给编辑部的文稿和最终刊载的文章有些出入。

“文章的一些段落被删改,删减部分都是反映‘人性另外一面’的内容。本来是想让读者更全面了解科学家,但最后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以前读到的样子。”虽然对这种做法表示理解,但陈安仍感到困惑,“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也理性和宽容了很多,一本科普杂志却仍只讨论科学家光辉灿烂的一面。”

遗憾之余,陈安也留心将自己的原文保存起来。

以科学态度记录科学故事

2019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一个鼓励图书创作与知识普及的项目。此时,陈安将保留的文稿拿出来,带领团队考证、修订和整理其中的文章,进行立项申请。

很快,陈安团队得到项目的支持,开始资料搜集、整理核实和文稿编写。这本科普新书涉及科学界的很多逸闻趣事,有些见诸科学家的私人记录、来往信件,有些来源于同事、师生间的口口相传。

不过,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去挖掘、甄别并还原科学故事的本来面目是个艰辛的过程。

几年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曾讲过一段关于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逸事。

“那是些‘颠覆’科学家形象的故事。”陈安说,“我相信那些故事并非道听途说,因为这位研究人员的国外导师和居里夫人非常熟悉。”但陈安明白,科学家小传的记述必须有来历、有记录、有依据,对那些从不同渠道听来的故事一定要找文献核实,如果无法确认,再“颠覆”的故事也必须舍弃。

居里夫人第一次获诺贝尔奖和居里先生为其力争有关,这些科学界并未避讳,有很多文字资料可考,但居里夫人第二次获奖的逸事没有文献佐证,因此书中并未采信。

“有些时候,我们还要将科学家的艺术形象和本人实际样貌、历史角色和文学角色清晰分开。”陈安解释说,“科学故事不能用‘想当然’去理解。”

比如,苹果和牛顿的故事流传甚广,但这只是个传奇故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不是苹果砸到头上灵感就冒出来那么有戏剧性,牛顿已经思考了很久,只是那一刻得到一点启发而已。”陈安说,“因此,我们要告诉大家,科学家也是人,科学发现大多要经过深入思考、不断努力,再加上一些天赋才能获得。”

很多科学故事散见于各种冷门文献,要从一些文章的“犄角旮旯”里“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团队在编写过程中,经常为核实某一细节,翻检上百页网络搜索引擎。

“我们遇到过检索120页后,才发现确实是有文献来源的事例。”该书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博士生陈雅楠说。

该书的最后,列出了85种参考文献,从一个侧面说明考证的艰辛。

可仰望可俯视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喜欢用‘完人’思维来介绍科学家,其实以这种思路进行科普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容易让人产生‘科学家和我不属于同一类人’的距离感,另一方面让人产生怀疑,难道科学家就没有普通人的情感吗?”该书作者之一、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樱花说。

因此,在最初进行编写策划时,团队就想用一种类似现在观众喜欢的“真人秀”方式来阐释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

“我们可以仰望大科学家。”陈安说,“从写书的角度,我们则可以用后人的视角俯视大科学家。”

本书共41章,前14章以“科学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多位科学家之间的过往,从第15章开始,每章以小传的形式介绍一位科学家。全书涉及50多位知名科学家,其中包括公众耳熟能详的多位中国科学家。

“我们试图以通俗的语言寻找‘超凡’与‘祛魅’的平衡,用立体的故事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感。”该书作者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发展规划研究院工程师韩玮说。

陈雅楠认为,参与这本书的写作过程,自己也重新“认识”了一批“神坛上的科学家”,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伟大没有被削弱,反而多了些可爱因素和‘烟火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1422356.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季学期的《科学与智库》选修课
下一篇:现代应急管理研究组第三次实习生招募开始啦……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19 孙学军 王涛 刘全慧 姚小鸥 晏成和 曾荣昌 吴斌 王启云 汪运山 蔡宁 苏德辰 简小庆 郑永军 徐长庆 孔梅 李学宽 孙宝玺 孙颉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