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网的个人文献统计给自己做个小结
如今,我想中国的高校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大都离不开中国知网,特别是有撰写发表论文需要的人员,更离不开知网,我也一样。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知网是我浏览最多的文献数据库,至于Elesiver\Web of Science\EI等英文数据库,只是偶尔和特别需要时才去检索浏览。
其实,中国知网的历史并不悠久,它始建于1999年,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学术平台。我1984年开始发表中文文章,工作单位从中南矿冶学院到改名中南工业大学到2000年改名中南大学,其中在中南矿冶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时代发表的论文是知网后来才慢慢录入的,还有少量文章至今都未录入和检索不到,至于早期那部分文章被引用的情况,由于是纸质文献再扫描录入的,估计知网系统是统计不到的。
近十多年来,在检索知网文献时,俺发现与我同姓名的作者越来越多了。的确,在知网搜一下作者吴超,可以出现一大串,其实1957年出生及更早起名为吴超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姓名为吴超的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现在即使是在本单位也有与我同名的作者。为此,前段时间有空,俺在知网注册认证了一下,领取了与我相关的文献记录(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记录),以便与其他同名作者区分开来,这也使我首次比较清楚对自己几十年来的这方面业绩在数量上有了一个总的了解。
迄今,我在知网的总收录文献量706条(包括会议文献和专利成果),第一作者和独立作者文献量154条,核心期刊发文量418篇,高影响力论文数38篇。在知网学科分类的“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总下载量298172次,排名第1名;总被引量10669次,排第2名;H指数44,排第5名;G指数64,排8名。虽然学术水平和成果质量的高低很难用这些数字来衡量,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个结果俺觉得还算可以的,因为俺的研究领域比较窄,1984~2000年这段时间发表的文章如上所述被引用很少也属正常。这个结果比起我数年入选斯坦福大学课题组的那个全球Top2%科学家榜单的排名要靠前多了,那个榜单最近一次统计我的相关发文总量只有165篇,当然若是把中文文章能算上,排名应该会靠前多了。
20多年前,期刊数量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比现在少得多,而且作者发表论文的目的都比较单一,就是能发表就可;对发表刊物的选择一般局限在自己专业里面的几种,由于文章没有录入数据库,期刊也不可能统计什么影响因子,文章也无法统计被引用次数。那时偶尔在纸质文摘期刊CA、EI等查到自己某篇文章被摘录,心里真还有点小高兴。那时许多中文期刊对参考文献都没有要求,参考文献列多了占版面,编辑干脆就替换上“参考文献略”,将所有参考文献全部删除。
从近十年别人发表的一些与自己三十年前后所做研究的相关论文看,个人认为当年部分文章至今还是有参考意义的。但由于现在期刊对引用旧文章(发表超过10年的文章)都比较忌讳,认为参考文献陈旧就是研究内容不新颖,因此现在绝大多数作者也就很少阅读和引用陈旧的文章了。从知网统计了一下,自己在20多年前发表的100多篇文章,下载量很少,引用量也很少。
几十年来,自己认为还是一直在认真做专业的,即使到了近退休之年和退休之后,也还在尽量做点有兴趣的研究和写些自认为有意义的东西。人的一辈子在岗时在业界即使有了一定的影响,但当退场之后很快就会销声匿迹,只有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才能相对比较长久留下点影响或痕迹。俺相信后面发表的论文会比前面的有影响力些,未来一段时期还是有学术参考价值的。
2024年又快过完了,想起也顺便做个年终小结。2024年是俺退休的第二年,这一年的业余科研发表了1篇英文文章和两篇中文文章;博文倒是发了不少,具体没有统计,其中有三篇还被刊登在俺单位的校报并获得单位的两个杂文奖励,还有一篇被科学网评为月十佳博文;去年出版的博文集获得第七届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优秀科普作品奖;手机随拍作品参赛只得到了单位离退休处的摄影作品入围奖。其余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家人的护理上。2025年寄仍旧希望自己无病和老婆身体康复之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6395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