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Gay的另类解释

已有 8596 次阅读 2011-1-10 21:1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同性恋

一种生物学特征,除非我们知道它们的明确意义--譬如食肉动物的犬牙,否则只能用“可能”来解释。人类行为的许多原理都是“可能”,因为我们不知道其确切的机制和功能。男同性恋就是这样的情况,所有已经提出的解释,都只是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能通过长期进化过程保留下来的特征,必然是有“好处”的。对“好处”怎样理解,要看您的生物学常识,要看您对进化论的理解。

如果把gay理解成一种女性化的倾向,其进化意义似乎就有所不同了,gay本身没有多少好处。但如果其表现还达不到gay的程度,即,其性倾向仍是指向异性,能使雄性的行为更加温和而充满爱心,这样可能对他后代是有利的。从进化的传递关系看,这类似于雄性乳头的情形,这样的性状之所以能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它是无害的,但对雌性是有利的。Gay不是单基因控制的,是一个模糊的性状,就像我们无法准确地定义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温柔体贴。这个性状,对于雌性来说也是有利的,她会主动地选择温柔的男人。有不少研究表明,雌性在选择长期配偶时,一般不喜欢具有强烈攻击性特征的雄性。雄性特征的许多方面是雌性“选择”出来的,因为人类的交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雌性的意愿。

虽然gay基因群(不是单基因控制,就假设是一组基因控制的)有可能使他真的改变了性取向,希望和同性交配,但更多的情况是,gay基因群只是使他倾向于女性化。雌性选择这样的雄性,可能也没坏处,虽然她的雄性后代也会有同性恋的可能,但比例毕竟是很低的。如果她有10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同性恋,又有何妨?与女性化的丈夫提供的父爱相比,这点损失是可以忍受的。况且,同性恋的儿子岁不能给她生孙子,也还有类似萨摩亚人中第三种性别的好处。有证据表明,一个女人生的儿子越多,后来出生的儿子同性恋的倾向性越大,这个现象被称为“兄弟顺序效应”(fraternal birth order effect)。一个雄性,他的哥哥每增加一个,同性恋的概率就会大概提高三分之一。这样看来,萨摩亚人的人为的第三性别,就像大多数社会普遍偏爱男孩一样,具有微妙的生物学基础。另外的证据说明,兄弟顺序效应可能还不是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是目前还不太清楚的一类机制,早在母体子宫内就已经决定了的。大概说来就是,母亲生的儿子越多,她的生理特征对后来的儿子的性取向就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各种解释不是排他的,不管是机制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许多可能性,或许这些可能性都在发挥作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遗传学家Dean Hamer就认为,某些同性恋是通过X染色体传递的。意大利科学家Andrea Camperio-Ciani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gay们有更多的来自母系的雄性亲属。也就是说,gay们携带的基因来源于母系,这样母系有较强的生育能力,并且倾向于多生男孩。

在哺乳动物中,养育更多的雄性后代意味着亲代将付出更多,特别是,需要更多来自父亲的投入。Camperio 通过艰苦的一线调查发现,gay们的母亲拥有更多的性伙伴。这说明,gay们的母系亲属更喜欢和男人上床,而雌性的乱配倾向从生物学角度看是一个有利的性状,或者说,在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好的交配策略。另外的研究也证实,乱配的父母倾向于多生男孩,这样的逻辑已在别处解释。此外,gay们的生殖器更具精子竞争力(阴茎更粗更长),如果他的异性取向的(straight)兄弟们也这样,就无疑又是一个有利的性状。

根据这样的事实,可以说男同性恋具有“爱男人”的基因,这样的基因在雄性身上,就有可能表现为同性恋,而在雌性身上,就是一个好的性状,有利于生殖。好处能抵得过坏处,这样的基因才有可能生存下去。Camperio本人也认识到,这样的逻辑不能说明全部的男同性恋问题。今后的若干年内,也不会有一个权威的解释,因为性取向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理过程,有多少因素在发挥作用,甚至有多少人有同性恋倾向,怎样的心里状态才算是同性恋,都不容易确认。爱哪一个性别,最终还是大脑控制的,而大脑的研究更是一笔糊涂账,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清楚不了。许多男子,可能有明确的同性恋倾向,对异性没多少兴趣,也能在文化洪流的裹挟下结婚生子,而不会对别人流露心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4394-403094.html

上一篇:男同性恋--第三种性别
下一篇:我们的正义感
收藏 IP: .*| 热度|

1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