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差要带旧书而不是新书?
2025-8-6 06:16
阅读:417
今天开始出差几天。
每次出差我都会带上一两本书,且一般都是旧书,这次也不例外。这次带上的是至少已看过三遍,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教授的《思考,快与慢》。
为什么出差要带旧书而不是新书?因为新书质量未知,是否合自己的胃口也未知,要是带上质量不高或者不符合自己胃口的,不但徒增背包重量,而且出差期间都无书可看。带旧书则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不确定性。
最近一位朋友知道我写书,跟我说现在网络时代,获取知识很容易,书的价值没那么大了。朋友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现在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确实非常容易,滑稽的是,网上还流行另一句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他的《论领导力》一书中谈到,互联网时代人们固然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信息,但信息过量并未使人增长知识,更别论智慧,信息要转变为智慧,必须放在历史和经验的广泛背景中。基辛格呼吁在信息时代,仍不能丢失“深度阅读”的品质,他在书中举的6位伟大领导人都具备“深度阅读”的品质。
我不完全否定碎片化学习,但碎片化学习是很难获得系统性知识的。要系统化获取知识,转化为智慧,还得深度阅读,反复阅读。肯·布兰佳在《知道做到》一书中认为,大多数知道做不到不是缺少理解,而是缺少“重复”这个环节,重复、重复、再重复是从知道到做到的关键方法。
所以出差带旧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自己制造重复和温故而知新的机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叶春浓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5553-1496626.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