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浓
掌握两种推理形式,助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精选
2025-8-4 19:48
阅读:3320

01 一个产科医生的故事

塞麦尔维斯(简称塞先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医院从事产科工作。该医院有两个产区,曾出现过非常奇怪的现象,第一产区很多母亲产后患上一种叫产溽热的致命疾病,而第二产区得病率却低很多,如下图。

qux.jpg

看到母亲在新生儿和丈夫面前绝望和痛苦地死去,塞先生感到非常苦恼和内疚,他决心要找到病因。塞先生寻找病因的方法是科学史上经典案例,他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后来他写成一本书《产溽热的病因、概念及预防》,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

chanfu.jpg

他是从考察当时流行的各种设想开始:

有人认为产溽热是瘟疫感染引起的。塞先生推论道,一种瘟疫不可能对第一产区有影响,对第二产区几乎无影响,瘟疫不可能有选择性。

有人认为是产房过于拥挤造成的,塞先生指出两产区拥挤程度差不多,到后来第二产区更拥挤,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去第一产区,拼命往第二产区挤。

有人从心理方面找原因,教士摇铃经过第一产区,铃声对产妇的精神和心理有影响,第二产区没受到铃声影响。塞先生认为有道理,立即下命令不准教士摇铃,一段时间后死亡率没下降。

有细心人观察到第一产区产妇仰卧分娩,第二产区侧卧分娩,估计这就是原因。直觉上,塞先生认为不可能是分娩姿势引起的,但无计可施之下像“溺水者抓住一根稻草”一样,还是试一试。第一产区也侧卧分娩,一段时间后仍没效果。

一天,一个意外现象给塞先生提供了线索,他的一个同事在解剖尸体时被手术刀划伤,经过和产妇一样的症状和痛苦后死亡,塞先生意识到有“尸体物质”通过手术刀到进入人体。那时还没有微生物的概念,他用了“尸体物质”这样的概念,进而联想到“尸体物质”通过医生的手传给产妇。

怎么证实?塞先生推论道,如果尸体物质通过医生的手传给产妇是正确的话,那么医生在接触产妇之前,手进行消毒死亡率就会下降,他立即发布命令,要求医生在检查产妇之前手要消毒,结果第一产区死亡率迅速下降。

为什么第二产区得病率低呢?原因是第二产区由实习生负责,实习生没有解剖尸体工作。

02 逻辑推理原则    

看看塞先生否定摇铃的逻辑。

假如教士摇铃导致产妇得病,那么禁止摇铃就不会得病,但事实证明禁止摇铃得病率并没有下降,所以摇铃不是得病的原因。这个逻辑可以下面的公式表示:

如果A是真的,那么B也是真的

但证据表明B是假的

那么A就是假的

这种形式的论证逻辑上称为否定后件推理,演绎上是有效的。

再看看塞先生论证“尸体物质通过医生的手传给产妇”的逻辑。

他推论道,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手经过消毒,死亡率就会下降。事实证明,消毒后死亡率果然下降了,推论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A是真的,那么B也是真的

今证据表明B是真的

那么A是真的

这种推理形式叫肯定后件谬误,逻辑上是无效的。

正如塞先生后来发现的,“尸体物质”不只来自尸体,也可能来自活体。这也说明第二产区为什么也有产妇得产褥热,因为还有其他途径(虽然概率较低)让她们感染上“尸体物质”。

肯定后件推理虽然没有给我们提供绝对正确的答案,但它给我们提供了极有参考意义的线索,塞先生正是通过不是绝对正确的推理找重大线索的,为他后续找到更多病原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03 我亲身经历的案例

下图是砂轮修整机构简图,砂轮笔进给是通过旋转丝杆实现的。曾出现过修完一刀,旋转丝杆砂轮笔与砂轮不接触的情况,即有进给信息输入,却没有进给信息输出。

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出设想:丝杆副存在间隙,丝杆虽有旋转,但台架并未向下运动。

shal.jpg

怎么验证我的设想呢?我做出推论,如果设想是正确的,那么在台架上装一千分表,旋转丝杆,千分表指针就不会有变化。实验发现,即使轻微地旋转丝杆,千分表指针都有变化,这说明我的设想是错误的,应立即抛弃该设想,提出新的设想。

排查修砂轮问题用的就是否定后件推理。

但肯定后件谬误告诉我们,如果旋转丝杆千分表指针没有变化,并不能证明丝杆副一定存在间隙,有可能千分表损坏了,也有可能台架发生了倾覆,或者存在其它未知的原因。

肯定后件推理中,虽然B真不能保证A一定真,但可以一定程度增加A为真的可信度,如果表明B为真的证据具有多样性,则A为真的可信度会高得多。比如,用不同的千分表、测点在台架上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时间做实验千分表的指针都没有变化,那么丝杆副存在间隙的设想极有可能是正确的。

04 人人都要掌握着两种推理形式

我在团队中给同事做《逻辑学》培训,考试就考这两种推理形式。团队一共30多人,抽查了1/3,抽查到的每人在白板上给我讲清楚什么是否定后件推理,什么是肯定后件谬误,并要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才能通过。有些一次通过,有些要补考三四次才能通过。

微信图片_20250804180845.jpg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从事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还是其他工作,只要需要动脑子的地方,这两种推理形式既常用又实用。

推荐阅读:技术“成熟”之后,研发解决什么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叶春浓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5553-14964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