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充满不确定性,一旦踏上商业这条船,就是在冒险。那些能躲过暗礁、急流险滩不翻船者正是善于控制风险的人。
今年5月份海尔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有个问题是“过去这几年,很多企业在投资上是收缩的,但海尔近3年投资了500多亿元,对此,您(周云杰)的想法是什么?”
周云杰给出了很长的解析,但最后是:“同时,我也做了最坏打算——假设我们收购后,所有业务变为零,损失有多少,能不能承受得起?这就是最大后悔原则。最坏的情况是做失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投资500多亿确实是冒了风险,但这个风险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出现最坏情况,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这种“底线思维”并非个例,周云杰的前任张瑞敏也是“底线思维”的践行者。为什么俞敏洪要“脚踏两船”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在外面教课,而不是裸辞出来创办新东方?很多人以为他是被北大开除才创办新东方的,实际上是他暗中开英语培训班被北大处分才离开北大的,其实即使北大不处分他,他也要出来办培训班的,因为他在外面教课已尝到10倍学校工资的甜头了,处分不过是加速他出来而已。
不经尝试裸辞出来办培训班风险太大,因为你并不清楚你的授课受欢迎程度如何,只有先试探,小步尝试才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不受欢迎就退回北大教书,受欢迎就出来创业。
直到现在俞敏洪还坚守有底线的经营原则,就是任何时候新东方倒下,账上的钱要足够支付员工的工资和退还学生的学费。不像近年暴雷和被讨薪的员工追着打那些赌徒老板一样,虽然这些老板也一时风光过,但在我看来不算是成功老板。成功企业家要像俞敏洪那样,即使遇到不可抗拒因素业务腰斩90%,也要支付员工工资,退还学生学费,捐出七八万套课桌。
樊登创办樊登读书会也是这样的套路,做到年收入超过五千万才辞掉大学工作,而不是一开始就“all in”。
沃顿商学院有一位教授就提出过一个问题:大家都鼓励别人创业要义无反顾,但为什么比尔盖茨、扎克伯克、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等开始创业时都“脚踏两船”?比如佩奇和布林就是从斯坦福大学校园开始创业的。结论是:好的企业家不是善于冒险,而是善于控制风险。
德鲁克在他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也谈到他认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冒险倾向,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流动资金的预测上,而非匆匆忙忙去冒险,成功的企业家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8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