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乡村调查之九:尴尬的农村殡葬制度
2015-7-20 08:23
阅读:4202
标签:习俗, 老林, 土葬, 乡村调查, 争地

 

乡村调查之九:尴尬的农村殡葬制度

蒋高明

 

在蒋家庄,原来有块公墓林,过去都实行土葬,埋葬的都是蒋家庄去世的农民,以蒋姓为主,外性也允许。我们叫这片墓地为老林。老林里种植了很多树木,以侧柏为主,坟头上长满了草,小时候几个胆大的小伙伴经常进老林是拔草。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这片老林被平整,如今变成了良田。

 

然而,老林被平整后,没有来得及划出新的墓地,就赶上了家庭联产责任制,就是分地单干。当时,村集体并没有将所有的土地都分掉,尚保留了5%的集体土地,、这些土地成了村民埋死人的首选之地。后来,这些集体土地也被承包了出去,这样村民就不能随便到别人家的承包地上埋棺材了,只要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就地掩埋,客观造成了坟头遍布农田的奇观。

 

中国城乡实行丧葬改革40年以来,虽在城市减少了死人占地,但在广大的农村,尤其华北平原上的农村,似乎收效甚微。继火葬后,农民重新恢复土葬风俗,他们将骨灰盒放置在棺材中下葬,这样就造成了对待逝去亲人的新做法:火葬+土葬

 

由此带来的新的问题是:火葬增加环境污染,还增加了农民经济负担;土葬因无固定的农村墓地,农民随地埋葬,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还造成因无规则土葬行为,造成坟头遍布农田,对机械耕作造成更大的困难。

 

家庭联产承包时按照绝对平均主义实行的,即好地、中地、差地大家均分,谁也别想占便宜,谁也不能吃亏,这样就使土地更加分散,更加碎片化了。农民家里故去的亲人是不能埋在别人家的耕地上的,而自己的耕地分散在多处,客观上造成了土葬点的凌乱分布。另外,农民大都是迷信的,他们对逝者是非常虔诚的,坟头的选择不是自己定的,而是请风水先生,那些风水先生的“金口”指点,很多情况下都是主观行为,更加造成了坟头的无规则分布。

 

几十年下来,中国农村由固定的祖坟墓地,发展成为坟头遍布农田,重新出现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而过去一片祖坟可以维持几百年的,现在因无固定墓地维持不了几十年。

 

我们租用农民的科学试验田,在试验开始的2009年只有坟头3处,现在增加到了11处。学生们(尤其女生)最害怕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坟头,要是天晚或一大早,女生们是根本不敢去取样的,只有邀上几个男生壮胆。

 

火葬与土葬二者只能择一,而农民却将其二合一。一是农民的传统意识很难改变,二是现行的殡葬制度改革出现了漏洞。可见农场殡葬制度需要进行新的改革。或者是借鉴城市的做法,恢复家族墓地,实现严格火葬,仅留骨灰和排位,减少占地;或者根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恢复土葬(不经火化),但需要严格不留坟头,农民自己记住位置,到重要的纪念日祭祖。后者不占地,农村土地可永久耕作,农民不受平坟之痛。

 

对于目前日益增多的坟头,看看还需要来一次平坟运动,村民为这些坟头也很伤心,只要上级有政策,他们还是愿意配合的,毕竟私人与活人争地不是个办法。群年河南省有地方开展强制平坟,似为不妥,应加大宣传力度,耐心做通农民工作。蛮干不利于问题解决,毕竟入土为安,家有去世的人,不能伤口上去撒盐。

 

然而,上述存在的现实问题,也不能不考虑,任其发展也不是个办法。具体如何实施,应当尊重农民的选择,尤其村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表态。民政部门应当耐心走访群众,多征求意见,最终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高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90667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