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iyizhai

博文

鸿禧古典艺术馆藏五代贯休罗汉图材质分析

已有 7802 次阅读 2012-5-26 22:23 |个人分类:学术|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艺术, 古典, 材质分析

鸿禧古典艺术馆藏麻本贯休作《罗汉图》材质分析

 

——《中国文物报》2009325

 

朱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关键词:  贯休  罗汉图  材质  分析

 

正文:受委托,为鸿禧古典艺术馆藏麻本五代贯休作罗汉图进行材质鉴定。采取了现代科技检验手段对该画所用材质麻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考证。

 

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该画材质所做的检验及结果:

1、检验目的:纤维种类鉴定及其它

受检人及单位:朱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检验单位:北京市纺织产品及染料助剂质量监督检验站

检验日期:2007116

检验内容:纤维种类

2、、检验报告:报告编号:20072189

检验报告内容:样品名称:古代画布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检验依据:FZ/T01057199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检验项目:纤维鉴别

检验结论:古代画布:棉、苎麻、亚麻

 

 

贯休画作材质为棉、苎麻及亚麻三种成分,其中以棉含量居多。因样品数量不够,未能进一步做含量值分析。材质中棉、苎麻与亚麻经纬向纱线均为混纺纱。

 

以上为检验单位检验结果。

 

二、检验结果分析:

 

1、组织结构

本文作者以高倍放大镜观察,该画布组织为一上一下平纹交织,经向纱线与纬向纱线密度相同,均约为20/厘米。织造紧密、平实。经纬向纱线均无捻,且纤维较短,单根纱线内纤维排列整齐,纤维平滑有光泽,应经过脱胶处理。

 

2、表面处理:

画布表面均匀涂布有糊料,呈褐色,糊料材质未明。后经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新鉴定,糊料系为蛤粉,其中掺杂有纤维[i]

本文作者看到杨新研究员关于糊料的分析后,结合此件麻布画的保存情况,对其后整理工艺做了进一步分析,认为:与江苏昆山昆仑堂麻布本《罗汉图》相比,鸿禧堂藏麻布本《罗汉图》所以保存较好,可能由于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纤维加工精度较高,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光泽明亮,说明其前处理工艺较精。一是保存方式可能较妥当,较少卷折,采用平铺张挂,经纬线受到的不均匀张力较小,因而纱线强韧度保持较好;

一是画布的后整理工艺对画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将纱线锤打为扁形并经砑光,可使其表面更加平整,便于运笔作画;更可使得纱线内部纤维抱合更加紧密,增加了纱线强韧度。  

 一是正面涂布的掺有纤维的蛤粉对延缓画布的老化起到很好的作用,对绘画颜料亦起到较好的固着作用,有效防止了颜料的脱落。蛤粉即《考工记》所记之“蜃灰”,化学成分碳酸钙,弱碱性[ii]PH值约为9·5是中国传统纺织练漂用碱剂。蛤粉中掺入的纤维可增加画布表面糊料抗拉伸强度。

一是画布背面涂布的厚胶使画布正反两面张力均匀,从而较好保持了画布的挺括。而昆仑堂本由于对画布的处理加工从各个环节讲,可能其精细度都不如鸿禧堂本,保存方法又不甚得当,因而造成画布及画面损毁较严重。但对昆仑堂麻本组织存在的“逢经必断”现象,因未看到实物,是否完全由于画布的反复卷折引起,尚有疑问。

 

3织造工艺:

此件画作麻布的最大特点,是其纤维为苎麻、亚麻和棉三种纤维的混纺纱,其中尤以含棉量较多。此三种纤维混纺组成织纱的情况,据笔者所知,为目前国内出土纺织品中未见,敦煌现存传世唐五代及其后麻布画二百余件,但其麻布画作的纤维成分未见分析报告,含量也不得而知。

苎麻原产中国。苎麻织物见于中国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织物品种多、数量大,服用普遍,工艺成熟。紵是苎麻的织物。《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苎”。《急就篇》:“綌紵枲裏约缠”。《左传》:“子产献紵衣”。《小尔雅·广服六》:“麻紵葛曰布”。《说文》:“粗者为紵”。苎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也有分布,但不很多。目前已发现的最早苎麻织物是距今四千七百年的钱山漾遗址出土的。

亚麻又名胡麻,非中国原产,据《三农记》,为张骞使西域时传入。宋苏颂《图经本草》记其形态、性味等。清《三农记》记载亚麻“皮可绩布”。古代中国亚麻布主要集中于新疆地区,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唐,唐时的“课布”被认为可能是亚麻布。现已出土的亚麻布以南北朝为最早。

棉亦非中国原产。东汉时今新疆地区已经有植棉织棉,其后,《史记》、《汉书》、《魏书》、《新唐书》中都有记载。

以苎麻、亚麻、棉三种纤维混纺为纱线,在此前的出土及传世文物分析中尚未见。但中国先秦以前就可以织造非常精细的麻布,达到此件麻布本罗汉画纱线及织物所需纺、织精度,从纺织技术角度分析,完全可以达到。

 

三、结论:

     此件麻布从纤维成分和织造工艺角度分析,在唐五代时,其原料较罕见,织造精细,应十分珍贵,为麻布中之上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此件贯休画作麻布来源,若为唐五代时中国本土织造,则从纤维原料构成分析,具备条件;从织造工艺角度分析,完全可以达到。

此件画布为西方传入,亦有极大可能。古代印度植棉、织棉和植麻织麻的历史均有三千年以上。古代西亚情况亦如此。

考虑到当时佛教传入中国盛况,第二种可能性较大,且应为绘画专用织造之画布。

 

四、后记:

此件《罗汉图》经故宫博物院杨新研究员鉴定,认为即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中所记在四川魏城光德庵所见之贯休作罗汉图真迹。杨新《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刊于《文物》20085期。杨新著《五代贯休罗汉图》一书于2008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

贯休(832912),字德隐,兰溪(今浙江金华)人。俗姓姜,七岁出家,其事迹载入《宋高僧传》。他是一位诗人,有《西岳集》、《宝月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作有900余首,并被编入《唐才子传》。擅长书法,其草书,时人比诸怀素,因俗姓称为“姜体”。他还是一位画家,宋人所著《益州名画录》、《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均载其传略。其为人性格耿直,不畏权势,为人们传诵,被载入《唐诗纪事》。

罗汉画是唐五代流行的佛教绘画题材。贯休一生共绘有十六尊罗汉图,《益州名画录》曾记载,贯休“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幀,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像,曲尽其态”。贯休所绘罗汉图,今日本宫内厅、高台寺均收藏有完整的《十六罗汉图》,此件《看经罗汉图》中国台北也有收藏。但以上所有收藏全为仿本。而此件罗汉图,经杨新研究员的反复认真鉴定及考证,为贯休真迹[iii]

本文作者所做的工作是为鸿禧古典艺术馆收藏的此件贯休《罗汉图》的画布做材质分析。杨新研究员在发表于《文物》20085期的《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一文中,引用了本文作者的分析鉴定结果:“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检验报告,其织物纤维系由苎麻、亚麻和棉混纺成纱,每厘米经纬线均为20根。结论是‘若为唐五代时中国本土织造,从纤维成分原料构成分析,完全可以达到’”,“‘古代印度植棉、织棉和植麻、织麻的历史均有三千年以上,古代西亚情况亦如此’”,“考虑到当时佛教传入中国盛况,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i] 【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  杨新  《文物》20085  P87:“这件《罗汉图》除了织物特殊外,其画前对织物的加工也特殊。通过观察,应先是被锤打或磨压,使纱线变扁以堵塞漏眼,然后在布面上涂刷蛤粉,蛤粉中掺合了少许纤维。涂刷得比较厚实,并再一次砑光,胶着牢固。由于年代久远,胶粉已干裂成鳞片状,但未起甲。画布背面也涂了一层厚胶,并已干缩龟裂,估计是裱背时涂上的。据收藏者介绍,这件《罗汉图》是在四川藏区获得的,当时依托在一块木板上,混杂于唐卡中。据此推测,画像原来很可能为成都某寺庙中物,后流传到藏传佛教寺庙。笔者曾经考察过江苏昆山市仑堂收藏的一件麻布本十六罗汉之一的《迦里迦尊者像》,其对麻布的加工与此件类似,只是布面施粉较薄,也未掺入纤维,因后世装裱成轴,其蛤粉大面积脱落,纱线变得昏暗。又因反复被卷曲,其经线几乎全部折断,只能靠背纸保存,令人惋惜”。

[ii] 《考工记》:“以楝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

[iii] 杨新:《五代贯休罗汉图》  2008年文物出版社  一版一印。

 

日本高台寺本贯休罗汉图

 

 

鸿禧古典艺术馆藏贯休罗汉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4677-575295.html

上一篇:“深巷开门沙燕飞”——曹寅时已有沙燕风筝
下一篇:这的确是我们曾经的历史
收藏 IP: 122.12.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