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程靓硕士学位论文:述评香港第一份期刊《遐迩贯珍》

已有 5222 次阅读 2010-9-16 22:18 |个人分类:弟子学位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传播, 香港第一份期刊, 《遐迩贯珍》, 经济传播

述评香港第一份期刊《遐迩贯珍》
程靓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卫         教授
 
《遐迩贯珍》(TheChineseSerial18531856)是香港境内第一份中文期刊,马礼逊主办,英华书院印刷,首任编辑为传教士麦都思,次年转交给香港殖民政府官奚礼尔负责,接着由传教士理雅各接管直至停刊。《遐迩贯珍》每月发行一次,发行量3000册,每册从n页到24页不等,共出版33期,存在着明确的读者群。自1年第1号起,《遐迩贯珍》增设《布告篇》一栏,开创我国中文广告之先河。为了从播学的角度述评《遐迩贯珍》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历史地位,调阅了18531856年间期影印本期刊,运用文献考证、解释学研究等方法,对其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首先《遐迩贯珍》创刊的媒介环境入手,从办报合法化、技术条件、社会经济、读者形成需求几个方面来探究中国近代新闻业的源起,纵向述评《遐迩贯珍》办刊情况和媒介织形态。接着从《遐迩贯珍》的具体内容出发,选取科学知识传播和经济理念传播这个视角为切入点,将科学知识传播分为自然科学知识传播、医学知识传播和制造技术播这三个方面,《遐迩贯珍》在科学知识传播的新策略是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完美结注重实用技术的传播;首次经由期刊传播了西方医学知识、蒸汽机原理;《遐迩贯珍所传播的经济学理念,主要从贸易通商、广告营销的策略、保险、公司经营、财政金这几个角度传播,首次介绍了保险制度原理。研究结论认为:《遐迩贯珍》作为香港早的中文期刊,虽由传教士创办,但不同于以往传教士所创办的期刊,它对国内新闻道的比例己经接近国际新闻;它所传入的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经济学理念,大都结合港当时社会情况,注入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起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功用,促进了中近代化的过程;《遐迩贯珍》从编排手段、新闻理念、广告收入经营报刊的理念,都近代化报刊迈进一步;《遐迩贯珍》培养了王韬、黄胜这一批中国近代化的报人,为们后来在国人自办报纸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遐迩贯珍》,科技传播,经济传播,新闻传播史
 
引言.............................................................1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1
二、文献综述....................................................3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4
第一章中国近代新闻业发端.........................................6
第一节 近代期刊诞生的媒介环境..................................6
第二节 传教士在鸦片战争前创办的中文期刊..............7
一、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8
二、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9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在华的期刊..............................14
第二章  香港境内第一份中文期刊《遐迩贯珍》
第一节《遐迩贯珍》的出版与发行...............................14
一、马礼逊教育协会.........................................14
二、英华书院...............................................14
第二节《遐迩贯珍》的编者分析.................................
一、西士及其出版传播实践...................................16
二、中士及其出版传播实践...................................17
第三节《遐迩贯珍》的办刊宗旨与栏目设置........................19
第四节《遐迩贯珍》的经营管理..................................20
第五节《遐迩贯珍》的编辑策略研究..............................21
一、图像信息传播...........................................21
二、《布告篇》的文字编排特点......................27
三、中英文目录对照..…,...................................27
四、注重新闻业务..................................28
五、刊载中国读者来稿.......................................31
第三章《遐迩贯珍》的科学知识传播
第一节 自然科学知识传播........................................32
一、生物学知识传播.........................................32
二、地学知识传播...........................................34
三、科学思想传播...........................................36
第二节 医学知识传播...........................................37
一、西方解剖学知识传播.....................................37
二、“泰西牛痘法”的传播....................................39
第三节 制造技术传播..........................................41
一、首传蒸汽机原理.........................................41
二、温度计风和风雨针制作原理及技术.........................43
三、玻璃制造工艺及流程.....................................44
第四章《遐迩贯珍》传播的经济学理念
第一节 关于贸易通商.........................................46
一、中西贸易的历史.........................................46
二、关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47
第二节 广告营销策略的传播.....................................48
一、《遐迩贯珍.布告篇》的广告总量与其内容..................49
二、《遐迩贯珍·布告篇》反映的时代特征......................49
三、《布告篇》的功能与作用..................................51
四、《布告篇》中广告与其主要内容的关系......................52
五、《布告篇》体现的营销策略................................53
第三节 关于公司的经营战略.....................................53
第四节 保险业.................................54
 
参考文献
附录
 
眨眼间,3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许多往事值得回忆,许多人曾帮助过我,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亲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感谢恩师卫玲教授和姚远教授,2位导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我,帮我搜集资料、定下选题、多次修改指导我的论文。
感谢新闻学院老师对我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感谢王晓梅老师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
感谢同门原付川、孙潇、刘小燕、宋轶文、李靖帮我校对论文,尤其感谢原付川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论文格式。
感谢我的同班同学,美丽的青春因有你们而更显光彩,尤其感谢好友苏雪皎对我的无私帮助。
谨感谢我亲爱的父亲、母亲、老公,感谢你们3年之中给予我的支持与宽容。
最后,还要感谢各位答辩委员会的专家与百忙之中对拙文的审阅和评定!
2010-06-20
欢迎到中国知网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阅读全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363767.html

上一篇:姚远:西南联大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兼与西北联大比较
下一篇:姚远: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10年理科学术年会开幕辞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