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
草坪上“害羞”的小黄花,却是自然界的化学家 精选
2025-10-3 08:31
阅读:2613

IMG_20240328_121422.jpg

在我们脚下,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植物化学家,它们的花朵迎着阳光绽放,它们的叶片在夜晚轻轻合拢,它们的体内蕴藏着令人惊叹的活性分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黄花酢浆草

当你漫步在春日公园的草坪上,是否曾留意过那一簇簇开着鲜黄色小花的植物?它们的三片心形叶子宛如迷你版的“幸运草”,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黄花酢浆草(Oxalis pes-caprae L.),一个看似普通却充满惊喜的物种。

IMG_20240328_121426.jpg 

一、会“睡觉”的植物:黄花酢浆草的生存智慧

黄花酢浆草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莫过于它那鲜艳的黄色花朵和独特的心形叶片。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植物有着非常有趣的“作息习惯”。

1.昼夜节律大师

每天傍晚,随着光线变弱,黄花酢浆草的叶片会缓缓合拢,仿佛进入了梦乡;而到了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出现,它们又会舒展叶片,迎接新的一天。这种昼夜节律现象被称为“就眠运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智慧。

为什么黄花酢浆草要如此费劲地开合叶片呢?科学家发现,这至少有三个重要作用:

 保护叶片:夜间闭合可以减少蒸腾作用,保存水分;

 调节温度:避免夜间低温对叶片造成伤害;

 躲避害虫:某些夜间活动的昆虫因此难以取食叶片。

2.地下“零食仓库”

黄花酢浆草拥有一个秘密武器——肉质鳞茎。这些埋藏在地下的球形结构是营养物质的储存库,也是它们能够快速扩张的秘诀。当环境条件不利时,地上部分可能枯萎,但地下的鳞茎依然存活,等待时机再次萌发。这种策略让黄花酢浆草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

3.颜色之谜

虽然我们通常见到的是黄色花品种,但实际上酢浆草家族中还有开红花的近亲。花色差异主要由花青素类物质决定,这些天然的色素分子不仅赋予花朵美丽的外表,还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IMG_20240328_121513.jpg 

二、环球旅行家:从南非到世界的迁徙故事

黄花酢浆草原产于南非,如今却遍布世界各地,这背后有一段有趣的引种历史。

1.园艺爱好者的宠儿

19世纪,欧洲植物收藏家被黄花酢浆草鲜艳的花朵和独特的叶片所吸引,将它们从南非带回欧洲作为观赏植物。由于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黄花酢浆草很快在欧洲花园中扎根,并随着人类的贸易和迁徙活动传播到全球。

2.生态双刃剑

在许多地区,黄花酢浆草表现出强大的入侵性。它们的地下鳞茎繁殖方式使得一旦定居就难以根除。然而,在城市绿化中,这种特性反而成为优势——它们能快速覆盖裸露的土地,减少水土流失,而且不需要精细管理。

3.园林中的价值

作为地被植物,黄花酢浆草有着独特的优势:

 观赏期长:在适宜条件下,花期可达数月;

 管理粗放:几乎不需要特别护理;

 耐阴性:能在林木下正常生长;

 多样性:为城市绿地增添野趣和生物多样性。

IMG_20240328_121520.jpg 

三、文化长廊:文学与历史中的酢浆草

自古以来,酢浆草就与人类文明结下不解之缘。

1.文学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酢浆草常被用作田园风光的点缀。虽然黄花酢浆草是外来物种,但酢浆草属植物在中国古代已有记载。那些心形叶片和精致小花,常被诗人用来象征纯真、自然之美。

西方文学中,三叶草形的酢浆草叶片常与幸运联系在一起。虽然传统的“幸运四叶草”属于车轴草属,但外观相似的酢浆草也常被人们赋予同样的吉祥寓意。

2.俗与传统

在南非原产地,土著民族早就认识到酢浆草的药用价值。他们会用酢浆草的叶片敷在伤口上,或者泡水饮用以缓解口渴和炎症。这些民间智慧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

3.名字的故事

“酢浆”这个名字来源于古语,“酢”即“醋”,指的是植物体内含有的草酸带来的酸味;“浆”则形容多汁的质感。这个生动的名字准确地描述了品尝新鲜叶片时的感受——一种清爽的酸味。

IMG_20240328_121523.jpg 

四、自然的药房:黄花酢浆草的药用价值探秘

作为一名从事天然药物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认为黄花酢浆草最迷人的部分莫过于它体内蕴含的那些微小而强大的化学分子。

1.古老的民间药物

在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中,酢浆草被用于:

 南非:土著居民用其治疗口腔溃疡和咽喉痛;

 南美:民间医生将其作为利尿剂和解毒剂;

 亚洲:部分地区的居民用其缓解昆虫叮咬的瘙痒。

2.现代科学研究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经从黄花酢浆草中鉴定出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草酸类化合物:这是酢浆草酸味的主要来源。适量时具有促进消化、清新口气的作用,但过量摄入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大自然的设计总是如此精妙——剂量决定效果。

 黄酮类物质:这些天然的抗氧化剂是植物自我保护的化学武器,对人类健康也有潜在益处。研究发现,黄花酢浆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活性。

 酚酸成分:这类化合物像自然的防腐剂,帮助植物抵抗病原菌侵袭。实验表明,它们对某些常见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3.未来的药物宝库?

最令人兴奋的是,最近的研究在黄花酢浆草中发现了一些结构独特的化合物,它们在实验室条件下显示出抗肿瘤、保护神经等潜在活性。当然,这些发现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需要更多验证,但无疑为未来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线索。

4.自然界的化学实验室

想象一下,在黄花酢浆草微小的叶片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酶系统精确地合成着各种活性分子;防御物质在需要时快速产生……这难道不是一个精妙的天然化学实验室吗?

IMG_20240328_121531.jpg 

五、动手与思考:与黄花酢浆草的互动

1.观察实验

你可以尝试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在晴朗的日子里,记录黄花酢浆草叶片展开和闭合的时间;然后在阴天再次观察,比较两者的差异。思考:这种变化对植物有什么生存意义?

2.科学探究思路

如果你对黄花酢浆草的药用价值感兴趣,可以设计一些安全简单的探究项目:

 比较不同生长环境下黄花酢浆草叶片酸度的变化;

 研究其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菌的影响;

 探讨不同采集时间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

3.注意事项

请记住,虽然黄花酢浆草有着潜在的药用价值,但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植物。科学探索的第一步是学会尊重和安全。

IMG_20240328_121559.jpg 

结语:小植物,大智慧

黄花酢浆草,这种我们身边常见却不平凡的小花,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韧性。从它昼夜节律的智慧,到化学防御的巧妙;从它全球迁徙的历程,到潜在的治疗价值——每一株黄花酢浆草都是自然精心设计的杰作。

亲爱的年轻朋友们,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和实验室。在你们日常走过的路边,在校园的角落,都存在着像黄花酢浆草这样充满秘密的植物朋友。愿你们保持好奇的眼光,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也许下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就源自你们对身边一株小草的细心观察。

正如著名植物学家威廉·马丁所说:“最非凡的发现,往往隐藏在最普通的物种中。”让我们带着敬畏和好奇,继续探索这个充满奇迹的自然世界吧!

IMG_20240412_094503.jpg 

【观察与思考】

除了黄花酢浆草,你还能发现哪些具有昼夜节律的植物?

如果黄花酢浆草能够产生药用成分,这些成分在植物自身的生命中可能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我们在研究植物药用价值时,需要同时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

IMG_20240412_094431.jpg 

《中药大辞典》:酢浆草

【拼音注音】Zuò Jiānɡ Cǎo

【别名】酸箕(李当之《药录》),三叶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鸠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浆、赤孙施(《本草图经》),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选方》),酸浆草(《履巉岩本草》),雀儿草、酸母草(《永类钤方》),酸饺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汇精要》),酸草(《摘元方》),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纲目》),酸迷迷草(《纲目拾遗》),斑鸠草、酸味草(《生草药性备要》),三叶酸浆(《植物名实图考》),酸酸草(《分类草药性》),酸斑苋(《岭南采药录》)。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生于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长达50厘米,上被疏长毛,节节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柄长2.5~5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长达5~10毫米,无柄。花1至数朵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序柄与叶柄等长;苞片线形;萼片5,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长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化学成分】茎叶含多量草酸盐。另有谓叶含柠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茎含苹果酸。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则无效;此植物据云对羊有毒。同属植物毛茛酢浆草能伤害家畜肾脏,使血中非蛋白氮明显升高。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阳明、太阳经。"

【性味】酸,寒。①《唐本草》:"味酸,寒,无毒。"②《履巉岩本草》:"味酸,有小毒。"③《滇南本草》:"性寒,味酸微涩。"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①《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食之解热渴。"②《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③《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④《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⑤《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⑥《医林纂要》:"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⑦《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⑧《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⑨《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腐肉。治疮痈溃烂。"⑩《贵阳民间药草》:"清热,利尿,接骨。治尿结,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捣汁涂、调敷或煎水漱口。

【复方】(1)治水泻:酸浆草三钱冲,加红糖蒸服。(《云南中医验方》)(2)治痢疾:酢浆草研末,每服五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3)治湿热黄疸:酢浆草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4)治血琳热淋:酸浆草取汁,入蜜同服。(《履巉岩本草》)(5)治尿结尿淋:酸浆草二两,甜酒二两。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6)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车前草一握。捣汁入砂糖一钱,调服一盏;不通再服。(《摘元方》)(7)治小便不通,气满闷:酸浆草一握。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圣济总录》酸浆酒)(8)治赤白带下:三叶酸草,阴干为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匕。(《千金方》)(9)治麻疹:酸味草每用二钱至三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10)治鼻衄:鲜酢浆草杵烂,揉作小丸,塞鼻腔内。(《江西民间草药》)⑾治吐衄:酢浆草四钱,食盐数粒。水煎服。(《闽东本草》)⑿治疟疾:酢浆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⒀治齿龈腐烂:鲜酢浆草和食盐少许,捣烂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处,一日三、五次。(《江西民间草药》)⒁治咽喉肿痛:鲜酢浆草一至二两,食盐少许。共捣烂,用纱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汤漱口。并治口腔炎。(《闽东本草》)⒂治喘咳:鲜酢浆草一两,加米少许煮服,连服三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⒃治疔疮:鲜酢浆草,和红糖少许,捣烂为泥,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⒄治乳痈:酢浆草五钱。水煎服,渣抖烂外敷。(《湖南药物志》)⒅治腹部痈肿:鲜酢浆草二两。放碗内捣出汁,热甜酒冲,去渣服。(《江西民间草药》)⒆治癣疮作痒:雀儿草擦之,数次即愈。(《永类钤方》)⒇治痔:雀林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顿服尽,三日重作一剂。(《外台秘要方》)(21)治跌打新老损伤:㈠酢浆草根三钱,甜酒煎服。㈡鲜酢浆草四份,葱头二份,生姜一份,酒酿糟五份。同杵烂,炒热,布包熨之,俟温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22)治创伤青肿:鲜酢浆草二两。搓伤处;又用鲜草二两,加红糖五钱。开水炖服。(《闽东本草》)(23)治汤火伤:鲜酢浆草洗净捣烂,调麻油敷患处。(《闽东本草》)(24)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25)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临床应用】①治疗失眠:取酸浆草10斤、松针2斤,加水8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另取大枣1斤捣碎,加水2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将两液混合,加适量糖及防腐剂备用。每服15~20毫升,每日3次。观察5000余例,有一定的镇静、安眠效果。②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酢浆草1两,瘦猪肉1两炖服。每日1剂,连服1周。治疗20余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药复方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

——摘录 《中药大辞典》

IMG_20240412_094442.jpg

《中华本草》:酢浆草

【拼音注音】Zuò Jiānɡ Cǎo

【别名】酸箕、三叶酸草、酸母草、鸠酸草、小酸茅、雀林草、酸浆、赤孙施、酸啾啾、田字草、酸浆草、雀儿草、酸母草、酸饺草、小酸苗、酸草、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斑鸠草、酸味草、酸迷迷草、三叶酸浆、酸酸草、酸斑苋、咸酸草、酸酢草、酸得溜、铺地莲、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满天星、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酸芝草、酸批子、东阳火草、水晶花、蒲瓜酸、鹁鸪酸、斑鸠酸、三梅草、老鸦酸。

【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 Herb, Herb of Creeping Oxalis

【出处】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解毒消肿。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alis corniculata L.[O.repens Thunb.]

【采收和储藏】:生于荒地、田野、道旁。全年均可采收,尤以夏、秋季为宜,洗净,鲜用或鲜用。

【生境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原形态】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茎细弱,常褐色,匍匐或斜生,多分枝,被柔毛。总叶柄长2-6.5cm;托叶明显;小叶3片,倒心形,长4-10mm,先端凹,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叶背疏生千伏毛,脉上毛较密,边缘具贴伏缘毛;无柄。花单生或数朵组成腋生伞形花序;花梗与叶柄等长;花黄色,萼片长卵状披针形,长约4mm,先端钝;花瓣倒卵形,长约9mm,先端圆,基部微合生;雄蕊的花丝基部合生成简;花枝5。葫果近圆柱形,长1-1.5cm,略具5棱,有喙,熟时弹裂;种子深褐色,近卵形而扁,有纵槽纹。花期5-8月,果期6-9月。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湿地生长。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或壤上栽培为宜。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4月播种,撒播或条播,播后薄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稍加镇压。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经常拔除杂草,追施稀人粪尿或硫酸铵、尿素等。遇雨水过多要及时排除积水;遇旱要适时埔溉。

【性状】性状鉴别 为段片状。茎、枝被疏长毛。叶纸质,皱缩或破碎,棕绿色。花黄色,萼片、花瓣均5枚。蒴果近圆柱形,有5条棱,被柔毛,种子小,扁卵形,褐色。具酸气。味咸而酸涩。

【化学成分】全草含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乙醛酸(glyoxalicacid),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牡荆素-2”-O-β-D-吡喃葡萄糖甙(vitexin-2〃-O-β-D-glucopyranoside),以及17种化合物:如2-庚烯醛(2-heptenal),2-戊基呋喃(2-pentylfuran),反式植醇(trans-phytol),并含中性类脂化合物(neutral lipid),糖脂(glycolipide),磷脂(phospholipide)以及脂肪酸(C10-C14),a-生育酚(a-tocopherol),β-生育酚(β-tocopherol)。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则无效;此植物据云对羊有毒。同属植物毛茛酢浆草Oxalis cernus 能伤害家畜肾脏,使血中非蛋白氮明显升高。

【归经】大肠;小肠经。

【性味】酸;寒。

【注意】①治水泻: 酢浆草三钱冲,加红糖蒸服。(《云南中医验方》)②治痢疾: 酢浆草研末,每服五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③治湿热黄疸:酢浆草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二次,分服。 (《江西民间草药》)④治血淋热淋: 酸浆草取汁,入蜜同服。(《履CHAN岩本草》)⑤治尿结尿淋: 酸浆草二两,甜酒二两。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 (《贵阳民间药草》)⑥治二便不通: 酸草一大把, 车前草一握。捣汁人砂糖一钱,调服一盏;不通再服。 (《摘元方》)⑦治小便不通,气满闷: 酸浆草一握。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 《圣济总录》酸浆酒)⑧治赤白带下: 三叶酸草, 阴干为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匕。(《千金方》)⑨治麻疹: 酸味草每用二钱至三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⑩治鼻衄: 鲜酢浆草杵烂,揉作小丸,塞鼻腔内。(《江西民间草药》)(11)治吐衄: 酢浆草四钱,食盐数粒。水煎服。 (《闽东本草》)(12)治疟疾: 酢浆草三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13)治齿龈腐烂: 鲜酢浆草和食盐少许,捣烂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处,一日三、五次。 《江西民间草药》)(14)治咽喉肿痛: 鲜酢浆草一至二两,食盐少许。共捣烂,用纱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汤漱口。并治口腔炎。(《闽东本草》)(15)治喘咳: 鲜酢浆草一两, 加米少许煮服,连服三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16)治疗疮: 鲜酢浆草,和红糖少许,捣烂为泥,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17)治乳痈: 酢浆草五钱。水煎服,渣抖烂外敷。 (《湖药物志》)(18)治腹部痈肿: 鲜酢浆草二两。放碗内捣出汁,热甜酒冲,去渣服。 (《江西民间草药》)(19)治癣疮作痒: 雀儿草擦之。 (《永类钤方》)(20)治痔: 雀林草一大握,粗切。 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顿服尽,三日重作一剂。 (《外台秘要方》)(21)治跌打新老损伤: 一、酢浆草根三钱。甜酒煎服。二、酢浆草四份,葱头二份,生姜一,酒酿糟五。同杵烂,炒热,布包尉之,俟温敷伤处。 (《江西民间草药》)(22)治创伤青肿: 鲜酢浆草二两。搓伤处;又用鲜草二两,加红糖五钱。开水炖服。 (《闽东本草》)(23)治汤火伤: 酢浆草洗净捣烂,调麻油敷患处。 (《闽东本草》)。

【功能主治】1.治疗失眠:取酢浆草10斤、松针(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加水8000ml,煎1小时,过滤去渣;另取大枣1斤捣碎,加水2000ml煎 1小时,过滤去渣。将两液混合,加适量糖及防腐剂备用。每服15-20ml,每日3次。观察5000余例,有定的镇静、安眠效果。2.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酢浆草 1两,瘦猪肉1两炖服。每日 1剂,连服 1周。治疗20余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药复方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或鲜品绞汁饮。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敷、捣汁涂或煎水漱口。

【各家论述】湿热泄泻;痢疾;黄疸;淋证;带下;吐血;衄血;尿血;有经不调;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湿疹;疥癣;痔疮;麻疹;烫火伤;蛇虫咬伤。

——摘录 《中华本草》

IMG_20240412_094651.jpg

《全国中草药汇编》:酢浆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IMG_20240412_094640.jpg

IMG_20240328_121441.jpg

IMG_20240412_094514.jpg

IMG_20240412_094521.jpg

IMG_20240412_094535.jpg

             

        

相关博文:

      红花酢浆草:被低估的"三叶草叛徒"生存启示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永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504502.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