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出差昆明,让我又想起在昆明读研的那段时光,我们宿舍四人,来自天南地北:湖北、西安、四川,而我来自吉林。虽同属管理与经济学院,她们三个很快便结成了小团体,一起上课、一起行动。而我向来不喜主动凑热闹,于是很多时候,独来独往成了我的常态——一个人去教室,一个人去图书馆。只不过上课时我仍会为大家占座,尤其是大课,我们总是齐刷刷坐在前排。
那时的我,并不觉得孤单。没有同伴的牵绊,我反而更自在。我可以一中午都泡在图书馆,只需买一个包子当作午餐,既省去排队的繁琐,也换来更多读书的时间。那时的包子,实惠又好吃,一个就能管饱。说不上多么刻苦,我只是格外珍惜那段学习的时光。图书馆里总有翻不完的书、学不完的知识,沉浸其中,是一种清晰的、自足的快乐。哪怕到现在,我依然如此。
后来我选择了管理与计算机交叉的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对于本科学习俄语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个挑战。但计算机语言到底有它的逻辑和边界,我学着并不觉得很吃力,一门一门考试,也就这么顺利通过了。
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学习并非难事,关键是要静得下心。孤独与否,其实并不重要。也许,正是那一段独自前行的时间,让我更加清醒、也更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也正因为那段经历,我逐渐从一个习惯依赖的人,走向独立思考、从容行动的强者。
生活与学习,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但只要你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沉淀,岁月终会以它自己的方式,给你一个认真的回报。
现代管理学总强调"团队协作",但真正突破性创新往往诞生于孤独的思考,就像当年那个在图书馆角落里啃包子的学生,如今明白:孤独不是性格缺陷,而是强者的战略选择——它让你听见内心最清醒的声音,依然能在喧嚣中保持冷静的自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5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