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阵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换包风波》,对其中我换包的心理请大家做了一下解读,其中有朋友发给我说,这样的心理叫归因理论,这位朋友的原话是这样的“我觉得属于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就是你试图为换包寻找一个原因----旧包的纰疵,来掩盖你内心的负疚感”,我觉得有点道理,但还不充分说服我。
于是,我也查了一下什么是归因理论,豆包的解释是这样的:归因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如何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和解释。
前不久,无意中看到《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中关于“证实倾向”这个思维陷阱时找到了答案:当我们希望某事成真的时候,便会关注支持自己希望的信息,而当我们从中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时,还会庆幸自己做了一个非常理智的决定。从上面这段话就可以解读我当时的想法,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陷阱,让自己做出了自己证实自己,并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决定,搜集各种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来证实自己是对的。
在生活中,我们这样决定也许是没有大碍的,无论对错或左右,都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在工作中或者在做重大决策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可能致病的错误。
那么,对于这样的思维陷阱,我们如何去避免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跳出在自证问题上的时间,不要在这上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之证实倾向会随之增强;
第二,我们在搜集信息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拐弯抹角地谋取支持,因此,搜集信息需要各个角度与维度的人来进行,需要正反两方面的人都能够轻松地提出反对意见,而不是制造各种障碍来阻止反方意见的提出;
第三,我们自己也要从反方思维提出相反的情况,并试着找出方法来进行核查,把这种假设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毕竟我们所处于大环境中,对于环境本身,我们的决定与策略是否适合也有待检验。
以上是我提出的几点小建议,欢迎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