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家人一起在饭店吃饭,现在不在家吃年夜饭,都成习惯了,越来越多的人家都不在家做饭,而选择在饭店吃年夜饭了,省事了。更有意思的是,竟然在去年同一家吃饭,上菜后,也和去年一样一样的饭菜,看来明年得换一家了。
在饭店吃饭,省事了,但是少了在家做饭的烟火气,我还是喜欢在家吃年夜饭(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年夜饭的文章)。
也许我真的是一个俗人,就喜欢年夜饭那个热闹,哪怕辛苦一点,热热闹闹的才更像是过年,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我喜欢的那几道菜。在我小时候,年夜饭必不可少的是四喜丸子(团团圆圆)、年糕(年年高升)、豆腐(福气共享)、鱼(年年有余)、还有猪爪(搂财),其他的就随意发挥了,看大家的喜好。
这在饭店吃饭,年夜饭都是套餐,想吃的没有那么全(今天五样中只有猪爪),即使有的话,也没有了小时候爸妈妈做的那个味,以前不觉得,这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念爸爸做的鱼和妈妈做的四喜丸子,我是照样做,也没有爸妈那个味儿,那个味道是再也找不到了。
我现在也只能做出来给孩子,可是现在的孩子口味不是喜欢麻辣的,就是喜欢新奇的味道,反倒是妈妈做的不一定觉得好吃(也许我小时候也那样吧)。所以,现在的孩子真的能不能记住妈妈的味道,那可不一定,想当年的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做的四喜丸子和爸爸的红烧鱼,那个味道就像是刻在我的脑子里。
可是,我们现在都已不年轻了,才想起怀念妈妈的味道。饭桌上,问起爷爷奶奶,半夜的饺子还在包吗,他们说买的速冻的,早就已经包不动了。我们还好,现在还在坚持晚上现包饺子,也许为了那个团圆热闹的春节感觉,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还小,想着让她能给她的孩子传承下去,其实吃几口不一定,吃几个不一定,因为,我们不能忘记,这是我们的传统,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春节。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春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5975-147078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