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会替我们做出选择,所以,要么慎重地选择有所不为,要么不由自主,任人摆布。
上面这句话出自格雷戈.麦吉沃恩的《精要主义》。英国的格雷戈.麦吉沃恩,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是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领导者。
彼得.德鲁克曾说:“说‘不’可以让人变得高效,因为说‘不’的人会说‘这不是我的事’。”
这句话,要辩证地看,一是对于中国人来讲,不习惯说不,因为,我们是一个人情社会,说‘不’就意味着拒绝,确实,拒绝人需要勇气,同时,这不仅是心智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训练,我前篇文章《从中年妈妈引发的科研现状思考》中提到的,要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拒绝。否则,我们真的就是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有,在管理上,我们还有一句常说的,不能说‘这不是我的事’,这意味着我们在推脱责任。
看,同样的话,由哪位说出来,真的不一样,在大师的嘴里说出来的意思就是,我要追求高效,我不能被琐事所拖累,所以,我要说‘这不是我的事’。
而在管理者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在推脱责任,不论是不是你的事,你都要将此事交代明白,哪怕安排好别人来进行处理。
这就是: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间,对的人。
我们要想成功,当然要学会拒绝,拒绝那些负能量,拒绝内耗,拒绝那些无意义的事,运用“更少,但更好”的原则,活在当下和未来,那才是对我们的生活的负责。Vitsoe公司在选拔人才方面,就是这样,宁可人手不足,也不草草地招进不合适的人,这种选择也是双向的,一方面是选择合适自己的人,一方面让对方尽可能公正地看清自己的公司,双方都合适,才会有最后的最佳人选。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无所适从,当我们无从选择时,就问自己一句话:如果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你选择做什么?在现实中,接受任何一个机会无疑需要你舍弃其他几个机会,要获得一份梦想的工作,其代价就是放弃很多不错的工作。我们期待四面开花,那是不可能的。上帝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这24小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就是我们要选择“更少,但更好”的效果。根据“”幂次定律“,只有专一攻克,才能确保你的成果会呈指数级地增长。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时间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对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做出些承诺,这种承诺往往是我们达不到的,或很难达到的,却压在我们心上是一个负担,因为,你总是觉得这些能给他们带来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根本不记得,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到,你可以悄悄地取消,或者是将预期时间延后或缩减,这样你就知道它是否是真的重要或者真的没人在乎了。当然,不要轻易做承诺,我们还是要勇于说“不“。如果你不能和自己、和别人说清楚这些界限,那么你期待别人能够尊重或找到你的界限,恐怕是不现实的。
成就和对成就的认可,是人类行为的两大主要的内在驱动力,每天哪怕进步一点点,都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选择精要主义,就是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选择,对合适的说“是“,对不合适的说”不“,以自己的勇气、专注和自律赢得尊重,过一种真正重要而有意义的生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春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5975-146867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