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想到了一个数列,这个数列全世界能脱口而出说出答案的人不会超过一千万,甚至可能连一百万都不到,比门萨俱乐部的门槛(智商超人群98%分位数)要高很多,而且没有种族、性别、学历差异,各位看官可以尝试一下,文末有答案:
51-59-68-77-86-?-103
数列问题经常出现在选拔性考试里,用来选拔逻辑思维出众的人。公务员考试就是这一类,选拔性考试并不是用来验证一个人知识水平是否达标,而是通过难度来定向筛选人群中符合考试要求的那一部分。数列考察的其实是发现规律性的能力,没经过训练的人靠直觉,经过训练的人其实是有套路的,例如逐一求差/和、逐一求商/积、隔一求差/和、隔一求商/积等,这也是所谓辅导选拔性考试机构能传授的经验。
这类题用来区分人的意义显然大于实际意义,现实生活里需要你发现规律的场景不算多,而且大多数现代人遇到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找专家而不是找规律。不过,你总要有些门槛去筛人,在竞争充分的人才市场里,满足岗位要求对于大多数候选人而言都不是大问题,此时就要划定一些其实没道理的标准,毕竟优质资源与优质岗位都是有限的,完全放开会给招聘带来巨大压力。其实类似数列的智商测试也存在歧视问题,非母语者天然会存在理解困难,而且智商测试里很多简化场景现实中要么不存在,要么就是逻辑正确的答案会被其他现实因素制约。所谓定量考察能力其实是一种幻象,很多能力特质无法被定量考察,特别是跟艺术相关的。
说到艺术,我一直很好奇艺术是如何传授的。艺术品制造的技术可以落到纸面流传,然而创作本身我感觉是无法传授的。在理工科领域,很多诺奖可以接着培养出诺奖,后人可以在前人积累的经验上继续进步。到了艺术品,这类经验似乎意义不大,所谓文无第一,艺术更多是要依赖观众捧才能出名。这里不是说技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这些常见艺术形式能够流传当然离不开技法进步,但进行艺术评论很长时间以来都是面向文化人的。全世界人类的识字率到1800年只有12.5%,不认字对艺术传播影响极大,一方面很多手工艺人也许创造了伟大的艺术品,但并没有人去纪录他们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审美的话语权会被集中到可以获取教育资源的统治阶级或教会。
如果你去看艺术类博物馆,在文艺复兴前的作品基本都是为宗教服务的,即便文艺复兴以后也是借着画神的名义画人,后来发展出类似伦勃朗或鲁本斯这样职业开画室给人画肖像的。地理大发现后的殖民者拓荒首先改善了欧洲王室的经济状况,很可能推动了洛可可风格的流行。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改善了普通人的经济状况,艺术上个体对梦想的追逐又推动了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后来出现了强烈表达个人情感的后印象派,此时艺术就要进入普通人看不懂的抽象时代或现代后现代艺术了。
艺术品的品鉴在现代社会之前本就是很私人化的,但又因为能进行品鉴的人多为权贵精英,所以流传下来的艺术品很大程度代表了那个年代权贵精英的口味。时至今日,信息技术与交通技术的进步与廉价化打破了艺术品的时空限制,普通人也可以去到网站或博物馆里观察旧时代的余晖。然而从品鉴角度,现代人的口味很难跟古人产生多少共鸣,此时假装会品鉴就有市场了。多数人站在艺术品面前是大眼瞪小眼的,既看不出作品背后的技术,也看不明白作者要传达什么意思。而且话说回来,又不是做阅读理解题,凭什么一定要看出个意思?我高中买的最后悔的书就是一本诗词鉴赏辞典,因为读了之后原来还能感受到的诗词美感被那些专业评鉴一折腾完全没了,我当时特别不服气,凭啥你说的就是对的?又凭啥语文老师也认为这是对的?写下诗词的人都不一定是这样想的。我总觉得跟作者想到一块去要比跟答案想到一块去难很多,当然,后果就是我语文里诗歌鉴赏跟阅读理解题得分波动很大。
因为无法准确量化艺术评鉴,现在的评鉴会去推崇大师或者经典书籍。我记得之前看一个艺术品纪录片,里面讲解的人把一幅画吹到天上去了,但我就是无法产生共鸣,感觉空洞甚至可笑。后来在另外一本书里我发现那个讲解者基本就是在照本宣科,讲得也是别人的话,只不过加上了自己富有感情的表演。这就没意思了,复读机谁不会当,你要解读就自己把自己感受说出来就行了。现实却是很多鉴赏专家从未产生过自己的思考,他们可以算某种程度的历史学家,通过文献整理总结来给出一个评鉴汇总。更有甚者,认为这就是专业性的体现,这根本不是专业性,这活估计现在好点的人工智能也能做出来。
不过,假装会品鉴的需求还在,所以这些人也不会消失。他们为了营造出自己的专业水平,会炮制出一堆名词,基本都是日常交流用不到的,需要查字典的那一类。有了这些普通人听不明白的词,他们就掌握了部分解释权,专业词汇一堆砌就能产生权威感与优越感。但东西还是原来那个东西,不会因为一家之言而发生改变,他们保住了饭碗与优越感,普通人则会被唬住,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力鉴赏出好坏。审美这种东西,真的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去博物馆可以去听艺术品本身的故事,也可以仅仅通过观察作品来体会不同时空下作者的感受。这里面完全不需要的就是那些附庸风雅迎合权贵精英观点的解释,他们跟普通人的区别更多是在历史背景知识上,至于说他们独到的观点其实并不影响你对艺术品的观察。
好了,我现在揭秘下开头的谜题,答案是96。原因很简单,这是纽约地铁6号线曼哈顿段的站名。之所以说知道答案的不超过一千万是因为纽约市一共就八百多万人,外地人不会特意去记住这个信息。之所以说不超过一百万,是因为住在这一段的人不超过一百万,当然也不分种族、性别、学历。如果你通勤需要,很容易就记住了,但要是不需要,那就真的是无效信息,有意思但无用。开头的那段描述其实是借用了魔术里的手法,引导你往数理逻辑走,但其实我也给出了地铁这样的暗示。
同这个谜题一样,现在很多行业内的评论员其实还活在1800年之前,他们只是服务于小部分受众的喜好,投其所好,搞些类似这个数列题一样的评论,懂得人自然会心一笑,不懂得还以为是自己智商不够。其实都无所谓,自娱自乐的东西而已,不要那么在意别人的评论,工程图纸、体检报告、财务报表这些的解读是需要听专家话的,但艺术评论,还是随缘的好,不必盲从。
下面是完整的地铁序列,欢迎拿走去捉弄那些自认聪明的旧时代遗民:
14-23-28-33-42-51-59-68-77-86-96-103-110-116-12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