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者,自身的含义,就是把科学的边界进一步向外扩展,这是一种创新的力量。这和其他领域的工作者是极其不同的,所以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强调过,科学研究不是工作。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会看到两种不同的力量,一个是如昼夜流转,没有什么新的事情,一个是进化的力量,随着时间流逝,出现了以前没有的事情。科学研究,是一种进化的力量,不断地改变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中国科学的进步,从历史上来看是艰难的,这当然有众所都知的原因,但是其实在一些事情上还是有争议的。所以我们看中国科学,现在基本上就是看改革开放后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其实也已经不短了,也已经过去了45年了。
中国的科学评价机制,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这在整个科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所以也就出现了今天的这样的情况。中国科学研究者喜欢在科学边界内进行研究,几乎不愿意做概念上几乎全新,甚至哪怕有点分歧的研究。
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本土获得者的数量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一点。从当下的国内热点来看,也是如此。科学的边界地带是很宽的,越往外侧,观念和想法就越新颖奇特,即使是内侧,也是有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科学研究,按照常识来说,就是应该研究这个边界地带上的问题,并且尽量往外侧走。边界里边的研究,更多的是技术性的,而不是科学性的。但是中国的科学研究者,绝大部分都是在边界里边做技术性的研究。看他们的文章,很明显就感觉到这一点,整篇文章,在概念和想法上,没有任何新的。
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这几乎不能称为科学研究,而只能算作技术增长性工作。(库恩所称为常规研究的,都不是这样的)但是在中国,这类的研究被极大的支持。如果跟踪和就近研究,就能什么都能得到,那么为什么进入边界里边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1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