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随着实验的数据积累的越来越多,Garrett、Green和Wood意识到球形核可能是不存在的,第一次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们的文章中,他们说:“很可能的是,Cd同位素可能不代表振动系统,它们振动的实质性的物理学是缺失的。”
在2012年,Garrett等人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结论,Cd核中,不同的形状之间虽然有耦合,但是耦合是弱的,不是强的。直接推翻了以前处理Cd核强耦合的思路。
这个结果是让人震惊的,因为它推翻了过去70年核结构的基本认知。如果耦合是弱的,那么就说明Cd核的正常态,根本就不是球形的。Garrett等人认为,这是一种γ软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他们说的γ软,是一种传统理解的模式。
即使是这样,也是让人震惊的。
因为这个结果,是和所有的核结构的理论冲突的,是和现有的核结构理解冲突的。在我所勾勒出来的核物理的整体图像中,也根本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情。
关于Cd核的研究,本来是为了证实球形核声子激发模式的存在,但是结果是负性的。这是第一个以明确的信号推翻了核结构理解观念的负性结果。粒子物理学一直在寻找推翻标准模型的负性结果,但是什么都没有找到。他们找负性的结果,是因为他们编造出来了各种各样的新理论。但是核结构领域没有这种事情,没有什么新理论,也没有什么新观念。
所以当这个负性结果出现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了。无法理解。
在那个时候,可能还无法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甚至也没有意识到这个结果是完全不能用以前的理论解释的。很显然,理论是可以有很多变形的,也许某种变形就可以来解释。
但是问题是观念上的。现有的理解就是,Cd核一定是球形的,这不是一个定量的结果,而是一个定性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所以这个实验结果,是无法理解的。不仅是在核结构中,在整个核物理的观念中,也不存在这种可能性。这是一个看起来孤零零的实验结果。如果不是实验的结果,这样的说法本身,就和一个民科说量子力学是不正确的一样,怎么看都是胡说八道。
起码我相信做核结构的研究者,不管是那个时候,还是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结论是不可信的,是一个幻觉。
这些人无法相信,自己才是中了幻觉的那一批人。
因为以前的理论,是不能理解整个实验结果的,即使是现在,也没有理论能够解释发生了什么。就好像幻数核发生形变了,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但是理论不相信。
当下的理论处于各种变形中,希望来理解这些结果,但是却理解不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就是出现了一个孤零零的实验结果,和现有的理论完全冲突。搞研究的人,也根本不相信这种可能性。
这说明在以前的理解中,在核心的问题上出现了根本性的错误。
等实验结果积累到2019年的时候,实验数据已经很清楚。当然,这依赖于个人的理解。如果没有一个理论,你就很难相信实验揭示出来的东西。实验上,其实出现了一种新的集体激发模式。
但是在那个时候,只有我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γ软模式。别人可能也意识到了,但是他们没有理论来证实这个事情。当然,如果他们分析实验结果,指出这是一个新的模式,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似乎没有人这么做,这么做的,现在看起来应该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50451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