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科研评价指标是领导手中的一把屠刀? 精选

已有 17609 次阅读 2015-7-20 09:41 |个人分类:管点闲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学, 科研评价指标

有副众所周知的事对声老对联告诫我们,大学老师尤其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最近发生的一件国事一件天下事,促使老文不由自主地,想把它们揉成一团扯一扯。一件国事是,科学网最近推出了一个不限时访谈《科研评价指标功与过》,一件天下事是,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伊朗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

伊朗为什么做梦都曾想拥有核武器?美国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这不是本文的话题,自然也不是老文能说清的。在老文看来,每个行当有每个行当的“核武器”,谁拥有它谁就不仅可以“从此站立起来了”,还可以从此拥有这个行当的主导权、话语权,可以随心所欲说谁好谁坏、什么好什么不好。在科研行当,科研评价指标很大程度上就是“核武器”。

谁应该拥有核武器?或者核武器应该由谁来掌控?显然,核武器只能由极少数领导掌控,否则这个世界会乱套。像伊朗这样不时跟美国老大作对的国家,企图拥有核武器,这在世界警察看来不是想造反吗?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把这样的企图消灭在萌芽状态。有科学家据理力争,科研评价指标应该由科学共同体掌握,也就是,科研评价应该是同行评价。这样的想法跟伊朗的愿望如出一辙,既不切实际,又很危险。

我们的科研评价指标至今主要被行政权力而不是学术权力掌控:规则由行政领导定——虽然有时学术专家也被邀参与规则制定,但基本上是贯彻领导意图;如何执行由行政领导说了算——虽然具体执行者可能是学术专家,但他们只不过充当了“刽子手”角色。难怪有人说,科研评价指标是领导手中的一把屠刀。

把科研评价指标比喻为屠刀,这应该是从战术层面看的。老文认为这比喻很形象、恰如其分,但与战略层面的“核武器”说并不矛盾。现实中,用屠刀这样的常规武器比用核武器引导、指导和领导(说白了是对付)科学家伙们更管用、更有效,因为核武器是战略武器,是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一方面,用战略武器对付人民群众,不合适,另一方面,不可示人的武器再怎么威猛可能也对人民群众没什么震慑作用。老文老家的大人们都懂得在自家屋里的墙上挂一根带刺的树条,小孩子一看到那根树条就马上明白哪些事情做得哪些事情做不得了。对付天真无邪的孩童,除了吓得死人的震慑,秀秀打屁股的刑具更是必要的。

谈到功过,科研评价指标就像评价人的指标(如高矮、胖瘦等)一样,本身应该是没有功过的。如果说有功过,那总体上取决于你的立场,或它们作为屠刀是否砍向了你。例如,人到底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历史表明,这个问题如果受到领导关心和重视,就不容见仁见智,而完全取决于大伙竞相取悦的领导怎么看。“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灵王喜欢读书人有纤细的腰身,朝中的大臣们便乖乖地主动坚持每天节食束身,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面黄肌瘦、扶墙而立,为伊消得人憔悴,至死不渝。“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在唐朝你可认为瘦不好看,在汉朝你可认为肥不好看,但反之则要杀无赦。

再回到今天的大学。有个道听途说、但并非无中生有的滑稽故事。某大学一个学院院长本来是最适合做院长的,因为他好像什么都做又什么都可不做,应该对学院所有学科方向都可保持中立立场,有利于维持学院正常的学术生态。但事实上这位院长一朝屠刀在手,便搞得整个学院鸡鸣狗跳、鬼哭狼嚎。例如,他昨天才说学院要大力发展天上飞的研究,地上跑的研究坚决不能做了,尽管地上跑的研究已初具特色和优势,搞得那般地上跑的学者能跑的跑了,不能跑的鸣冤叫屈后只好硬着头皮从头开始学天上飞;今天又说学院最近接了个水中游的重大项目,必须集全院之力做水中游的研究,害那些刚转行做天上飞研究的又不得不再改做水中游的研究。再如,关于论文的奖励、考核、评优等,到底是刊物论文好还是会议论文好、国外论文好还是国内论文好,这要看院长身边的人或臣服院长的人能写出什么样的论文。评职称主要看经费还是看论文?这要看当年想上职称的家伙是不是听院长的话,听话的话,有经费就看经费,有论文就看论文,否则必然反过来看。

科研评价指标问题,有人总结它就像某种周期性现象一样,总会隔断时间就在科学网引起吵炒嘲潮。这样的吵炒嘲潮,多半反映出又有一波科学家伙挨刀了。科研评价指标问题能否像伊朗核问题一样,达成全面协议呢?当然是完全有可能的。前提是,科学家伙们也像伊朗一样,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

(发表于《科技生活》周刊2015年8月10日|总第3542期


学术评价乱弹琴:

[1] 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学术越评越掉价(登于《中国教育报》)

[2] 一流大学:不让指标遮望眼,只求声在最高层(登于《中国教育报》)

[3]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登于《中国教育报》)

[4] 废除SCI评价体系就能办好国内科技期刊?(登于《中国教育报》)

[5] 把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

[6] 香港高校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抢眼(登于《中国教育报》)

[7] 评教授如买房子,出手要早要快

[8] 没有科研经费,降了!转了!走了!

[9] 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登于《湖南大学报》)

[10] 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

[11] 学术不净始于项目评审(登于《中国教育报》)

[12] 年轻学者的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登于《中国科学报》)

[13] 学术评价要不要兼顾历史的观点?




科研评价指标功与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2323-906696.html

上一篇:一篇论文N个作者究竟谁的贡献大
下一篇:“穷二代”更无私,有钱使人易变坏
收藏 IP: 49.123.104.*| 热度|

38 檀成龙 王启云 曾泳春 陈楷翰 孙瑜隆 李世春 闵应骅 朱晓刚 杨正瓴 张云 徐晓 霍艾伦 曹聪 黄永义 张骥 李天成 罗德海 陈冬生 刘庆彬 吕喆 戴德昌 毛培宏 仝猛 李伟钢 傅国旗 赵美娣 陈新 蔡志全 陈辉 曾新林 loyalSciencefan wgq3867 yzriver ybybyb3929 w87798 watercold azjxa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