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影响人机功能分配的几个“非存在的有” 精选

已有 3154 次阅读 2023-5-2 07:29 |个人分类:2023|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非存在的有”是一种哲学概念,通常被用于对抗“存在”的概念。它指的是那些不存在于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中,但却具有某些潜在的存在性的事物或概念。这些“非存在的有”可能是抽象的、理论的、想象的、虚构的等等。例如,数学中的虚数是一种“非存在的有”,因为它们不存在于实际的物理世界中,但是它们在数学上是有用的,可以用来解决某些问题。同样地,幻想中的生物,如独角兽、龙等,也是“非存在的有”,因为它们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中,但它们在文学、艺术和文化中却有一定的存在。

简而言之,“非存在的有”是指那些不存在于我们所知道的现实中,但是它们可能存在于其他维度或者我们的想象之中。“非存在的有”和智能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智能是指一种能力或者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的实体或系统。而“非存在的有”是指那些不存在于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中,但却具有某些潜在的存在性的事物或概念。然而,智能可以被用来探索“非存在的有”。例如,人类的智能可以用来推理、创造、想象和研究一些不存在于我们现实世界中,但却具有潜在存在性的事物或概念。例如,科学家们利用智能推理和创造力来研究黑洞、暗物质、多元宇宙等一些“非存在的有”。

人工智能也可以被用来研究“非存在的有”。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一些虚拟的世界和生命形式,来探索和研究那些不存在于我们现实世界中,但却具有潜在存在性的事物或概念。

“非存在的有”和人机功能分配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人机功能分配是指将任务和功能分配给人类和机器人的过程。而“非存在的有”是指那些不存在于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中,但却具有某些潜在的存在性的事物或概念。然而,人机功能分配可能会受到“非存在的有”的影响。例如,在某些任务中,机器人可能需要具备一些超出我们现实世界中已经存在的能力,这些能力可能属于“非存在的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创新和发展来扩展机器人的能力,从而使它们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任务和环境。具体而言,在人机功能有效分配领域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与人机

情感的本质是人类感知和体验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主观、内在的体验和反应。情感涉及到人类的情感体验、情绪反应、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等方面。情感的本质是由神经和生理机制、个体生命经历、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如喜悦、兴奋、爱、幸福等,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愤怒、恐惧、忧虑、悲伤等。情感可以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影响人的选择、决策和行为。情感也是人类交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情感的表达和理解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总的来说,情感的本质是人类生命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机功能有效分配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情感与人机功能分配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情感是人类与其环境交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情绪、态度、信念等方面。在人机交互中,情感的存在对于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人机功能分配需要考虑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例如,情感识别和情感生成技术可以帮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人类的情感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在人机交互中,人类和计算机的功能分配也需要考虑到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因此,情感与人机功能分配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情感可以影响人类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选择偏差:情感会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情感偏好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例如,一个人对某个品牌有好感,就容易忽略该品牌的缺点,而对同类竞品的优势视而不见。2. 认知偏见:情感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使其产生认知偏见。例如,一个人对某个人有情感偏见,就容易将该人的行为解释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略其他解释。3. 决策偏差: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例如,一个人对某项投资有情感偏好,就容易将该投资看作低风险、高回报的选择,忽略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4. 行为反应:情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反应,使其做出不合理的行为。例如,一个人因情感上瘾,就可能不顾后果地追求某种行为或物质,而忽略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情感与人类理性之间的关系需要相互协调和平衡,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对人机功能分配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二、道德物化与人机

道德物化的本质是将道德概念或价值视为具有实体化、有形化的实际物体或物品,将其赋予了实物的属性和价值。这种物化过程可能导致人们将道德价值看作是一种可以交易、买卖、占有或控制的商品或资源,从而削弱或扭曲了道德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道德物化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道德决策和行为中更多地考虑利益和权力的因素,而忽略了道德的本质和目的,从而导致不良后果。道德物化的本质是一种对道德概念和价值的误解和扭曲,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等途径来加以纠正和避免。

道德物化若将人看作物品或工具来对待,忽视了其作为个体的尊重和价值。人机功能分配则是将人和机器分别赋予不同的任务和功能,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于,当人机功能分配不当或不合理时,就可能导致道德物化的问题。例如,将人仅仅看作机器的一部分来完成某项任务,忽视了其作为有感情、有思维、有尊严的人的本质。因此,正确的人机功能分配应该考虑到人的尊重和价值,避免道德物化的问题。

三、人机的主客观混合输入过程

实现客观事实与主观价值的混合输入,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如下所示:

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机器理解人类语言的含义和语境,识别其中的实体、情感和观点等,并将其转换成结构化的数据形式,实现客观事实和主观价值的混合输入。

2.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训练模型来识别和理解人类语言中的含义和情感,从而实现客观事实和主观价值的混合输入。

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交互式的方式,如问答、评分、评论等,让用户输入他们的主观评价和观点,从而实现客观事实和主观价值的混合输入。

4. 数据可视化技术: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客观事实和主观价值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数据。例如,使用图表、热力图等方式来展示数据,让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客观事实和主观价值的混合输入。

实现客观事实与主观价值的混合输入,需要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多种技术和方法的结合。在人机功能分配过程中若处理不好主客观融合输入,极易产生数据来源不可靠、数据处理不当、数据缺乏背景信息、数据过于庞大或数据分析不到位等现象,进而造成的“数据丰富,信息贫乏”的不足与缺陷。

四、人机的主客观混合处理过程

实现基于公理的处理与基于非公理的处理融合,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如下所示:

1. 逻辑推理技术:逻辑推理技术可以用于实现基于公理的处理,通过推理得到新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逻辑推理技术可以利用公理化语言描述问题,并通过逻辑规则进行推理,从而实现基于公理的处理。

2.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用于实现基于非公理的处理,通过学习数据和模式识别来进行决策。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推理,从而实现基于非公理的处理。

3. 规则库管理:规则库管理可以用于管理基于公理的处理的规则库。规则库包含一组规则,可以用于对问题进行描述和解决。规则库管理可以对规则库进行维护、更新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问题和应用场景。

4. 集成算法:集成算法可以将基于公理的处理和基于非公理的处理融合起来,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集成,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集成算法可以利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恰如其分地实现基于公理与基于非公理的处理融合,需要采用非逻辑/逻辑推理技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规则库管理、集成算法、人类有效的算计(谋算)等多种技术和方法的结合。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五、人机的主客观混合输出过程

实现人机融合的输出端,需要考虑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和决策融合。基于逻辑的决策通常是基于规则的,例如,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而基于直觉的决策则更多是基于个人经验和感觉的,例如,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做出的诊断。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实现人机融合的输出端:

1. 将逻辑决策和直觉决策进行分离,分别由机器和人类进行处理和决策,然后将结果进行融合。这种方法需要一个可靠的决策融合算法,以确保最终的输出结果是准确和可信的。

2. 将逻辑决策和直觉决策进行融合,让人类和机器一起进行决策。这种方法需要一个可以协同工作的系统,以便人类和机器可以共同分析和决策。例如,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数据,然后将结果呈现给人类,让他们做出最终的决策。

3. 将逻辑决策和直觉决策进行交替使用,让人类和机器轮流进行决策。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决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环境。例如,可以让机器先进行分析和决策,然后将结果呈现给人类,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

总的来说,基于逻辑的决策和基于直觉的决策都具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将它们融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人类和机器的优势,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六、人机的主客观混合反思/反馈过程

在人机混合智能中,人和机器的反思和反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合,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决策和行为。人的反思和机器的反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融合:

1. 数据分析:机器可以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提供反馈和建议,人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反馈和建议来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2. 交互式学习:人和机器可以通过交互式学习来相互补充和提高,机器可以通过学习人的反思和决策,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反馈和建议,人可以通过学习机器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能力。

3. 反馈循环:人和机器可以建立反馈循环,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实现最优化的决策和行为。人可以通过反思机器的反馈和建议,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机器也可以通过分析人的反馈和行为,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七、人机与深度态势感知

人类的态势感知能力是通过大脑感知、处理和解释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形成的。这些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信息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信息。大脑的神经元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组合,形成了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人类具备了对不同情境的适应能力和决策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因此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

机器的态势感知能力是通过传感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实现的。传感器可以收集外部环境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线等,同时也可以收集机器自身状态的信息,如速度、位置、姿态等。计算机视觉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和视频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出物体、人物、场景等信息。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将语音和文本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从而实现对语音和文本的理解和分析。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机器可以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进行感知、判断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各种情境的适应。这种能力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人机融合中的态、势、感、知四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是不断转换的。下面是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

1. 势:态是指人的意图或目的,势是指实现这个态的动作或操作。在人机交互中,用户的态被转换成了对软件或设备的操作势,比如用户想要打开一个应用程序,这个态就被转换成了对鼠标或键盘的操作势。

2. 感:势可以产生反馈,这个反馈就是感。用户的操作势会产生与之对应的感,比如在点击鼠标时,会感觉到鼠标下面的按钮被按下了。

3. 知:感是指感觉和感知,知是指理解和认知。用户的感觉和感知会被转换成对软件或设备的理解和认知,比如用户通过触摸屏幕感知到了应用程序的界面,然后对这个界面进行理解和认知。

4. 态:知是指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态是指人的意图或目的。用户的对软件或设备的认知和理解会影响他们的意图和目的,从而形成新的态。比如用户在对应用程序进行认知和理解后,可能形成了新的意图和目的,比如想要在应用程序中添加一些新的功能。

概而言之,人机融合中的态、势、感、知四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的,通过不断的转换和交互,用户可以与软件或设备进行有效的交互和沟通。

综上所述,“非存在的有”思想指的是想象中的不存在的事物。对于人机融合智能来说,这个概念的出现和想象可能会促进人们对于科技和人类自身的思考和探究。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于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探讨和对比,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此外,人们对于人机融合智能的想象也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期待,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影响。虽然“非存在的有”思想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它可能会激发人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推动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八、人机与伦理困境

人机混合智能中,AI 的潜在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AI系统的复杂性,一旦出现故障或错误,可能导致系统失控,甚至产生灾难性后果;其次AI 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许多工作被机器人或软件程序替代,从而导致失业和社会不稳定;再者AI技术可能会收集和分析大量个人数据,从而侵犯个人隐私,并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还有人工智能武器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测的后果,从而导致人类和环境的损害和破坏;最后是AI 系统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偏见和歧视,从而导致不公平和不平等。具体当前以Chat GPT为代表的人机混合智能而言可有三个伦理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1、人工智能可从大量数据中学到意想不到的行为。AI可以从大量数据中学到意想不到的行为,主要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实现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规律和模式,然后根据这些规律和模式来预测、分类、聚类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数据集足够大并且具有代表性,那么AI就可以从中学习到新的、以前没有预料到的行为或模式。这种能力被称为数据驱动的创新,它可以让AI在处理数据时自主发现新的知识和洞见,并且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2、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突破,世界将充斥着虚假的照片、视频和文字,普通人将“无法再辨别真伪”。这会让普通人难以辨别真实和虚假的信息,从而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如难以辨别真假信息会让人们对社会和政府的信任降低,从而导致社会信任危机;虚假信息可能会被用来操纵选民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政治选举的结果;虚假信息可能会让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和市场的运作;虚假信息可能会被用来诈骗个人信息,从而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比如开发更加高效的辨别虚假信息的技术,建立更加严格的信息监管机制等。

3、许多技术大厂面对竞争,加入一场无法停止的技术争斗之中。技术竞争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以下局面:不断扩大的投资: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技术公司需要持续地投资于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这将导致公司不断增加投资,增加财务风险。技术附庸风雅:某些技术公司可能会过度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而忽视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技术标准化:竞争激烈的技术市场可能会导致技术标准的分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用户体验下降:某些技术公司为了赢得竞争,可能会忽视用户体验,不断推出不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841-1386486.html

上一篇:人机融合/混合智能关键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智能是逻辑吗?
收藏 IP: 124.64.127.*| 热度|

2 王安良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