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胡业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胡业生 唤醒人的悟性,开启人的智慧,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博文

升学宴上的讲话

已有 323 次阅读 2025-8-23 16:4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亲爱的富贵同学:

 

大家好!

 

今天,高朋满座,喜气盈门。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刘富贵同学金榜题名,即将踏上前往蚌埠学院的求学新征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家人,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更要向富贵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寒窗苦读终不负,一生奋斗跃龙门,这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是你辛勤汗水的最佳证明,也是送给你自己和所有关爱你的亲人最好的一份礼物。

 

作为富贵同学的长辈,看到孩子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我内心的激动和自豪无以言表。作为我们大家庭的一员,富贵的成长历程,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勤奋刻苦、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份成功,源于他自身的努力拼搏,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养育、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在座各位亲朋好友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今天的主角——刘富贵同学,也送给每一位为他付出过心血的人!

 

今天,我还有一个非常特殊和荣幸的身份。我不只是富贵的家人,更是他将要就读的蚌埠学院的一名教师。这让我今天的喜悦之情,又增添了一份亲切感和责任感。所以,请允许我以“家人+校友+老师”的多重身份,再对富贵说几句心里话。

 

富贵,你选择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充满魅力、前景广阔的优秀专业。光电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支柱,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屏幕、光纤通信,到高端精密的医疗设备、航空航天探测,乃至引领未来的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都离不开光电技术的支撑。它连接微观与宏观,融合理论与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选择这个专业,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拥抱前沿科技、锤炼真才实学的道路。希望你进入大学后,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夯实数理基础,精钻专业课程,多动手、勤实践,在实验室里感受光与电的神奇奥秘,培养自己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更需要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愿你始终保持这份对知识的渴望,在专业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同时,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副教授,我还想和你,以及所有年轻的学子们,分享一下我对大学之“大”的理解。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的“习武之地”,更是一个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综合素养、树立远大理想的“修心之所”。

 

首先,希望你修身立德,明辨是非。“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在大学里,你会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思想和文化,会遇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挑战。希望你能够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其次,希望你胸怀家国,志存高远。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焕发出最耀眼的光芒。你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你所学习的光电信息专业,正是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之一。希望你能将个人的学业兴趣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未来用你的专业知识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希望你全面发展,快乐生活。大学是一个广阔的舞台,除了学习,还有丰富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鼓励你积极融入集体,结交良师益友,锻炼沟通协作能力,培养一两项能受益终身的兴趣爱好。要学会独立思考,更要学会与人相处;要追求学业进步,也要保持身心健康。蚌埠学院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和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会竭尽全力为你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来找学校的老师们,我们永远是你们坚实的后盾。

 

富贵同学,崭新的大学画卷已在你的面前徐徐展开,等待你用奋斗的画笔去描绘最绚丽的青春色彩。愿你珍惜这宝贵的四年时光,在蚌埠学院这片沃土上,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最终学有所成,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家人的殷切期望!

 

最后,再次祝贺刘富贵同学前程似锦,未来可期!也祝愿在座的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486-1498828.html

上一篇:教育部本科评估的本质,基于算法与模型:以外力视角内化标准
收藏 IP: 60.170.29.*| 热度|

3 宁利中 王涛 朱爱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4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