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自信人人都会有,谁生来就自信心爆棚?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通过努力不断取得成功,慢慢也就越来越自信。
但也有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功,始终对自己缺乏自信,掌声越响鲜花越多,越不自信,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冒名顶替者被推上了舞台中央。
这就是“冒名者综合症(征)”。
“冒名者综合症”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越成功,成就越大,越不安,越觉得名不配位,成功的喜悦从未有过,真像是一种病症。还有一种是可以品尝到成功带来的美酒美味,幸福感也有,却始终认为只是自己运气好,是个随机事件,命运的色子偏偏……这也可以算得了病,但这两种人的病却很难像新冠或艾滋那样明确找出病毒病因,就患者而言,像自己冒充了美人,骗了天下人;又像自己被美人附体,稀里糊涂成了假面美人。这心理病病因复杂症状复杂,不好命名,那就来个“冒充者综合症”。这就是《她世界》所揭示、作者的自圆其说。是否有道理且深刻,各位自己可以作一个判断,也可能我的理解有曲解,但书名《她世界》,显然作者认为女性患上“冒充者综合症”较为普遍,甚至如同某一二种癌症一样,属女性专有。
老秦浅见,女生或女生的爸妈害怕她患上“冒充者综合症”,也有一条阳光道走,就是业绩指标可以清晰量化数字化(无法或难以潜规则化)。
自信心不会动摇的方式方法也有,比如大学“小剧场”。
假定一位女性颜值高,在黑板上书写的科学公式罗马字体汉语字体阿拉伯数字皆清秀靓丽,演算得更是外行人感到高深莫测(本专业学生瞪大了眼睛才看得懂),她怎么可能患上那种莫名其妙的病。
但如果她因课上的好专业优秀,去到管理岗位上工作,因为悟性高理解力强,岗位职责工作科学管理皆可举一反三,职务节节高。但没准她会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所感受到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不论她悟性有多高,也只是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却说不清,或排斥去逻辑思维已察觉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愈发的强烈。
最终,她患上了“冒充者综合症”。当然,这只是秦的想当然,没有严谨的调研数据。
大家乍一听“冒充者综合症”,或许会感觉有点随意不够严谨。
若是网搜“冒充者综合症”,是这样“科学定义”的:
“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苏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是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
外文名:
Imposter syndrome
别名:
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骗子综合症。
多发群体:
成功人士。
常见病因:
社会压力。
常见症状:
怀疑本身能力,认为自己的成功均来自外界因素。”
这个定义是不是过于直截了当,不提女性在这方面比较常见,还是认真读书好。
为什么实际上男人少患基本不患“冒充者综合症”,康乃尔大学2018年提供了一份精心研究的报告,结论其实就是普通人的普通常识:
“男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女人总是低估自己的(潜)能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