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先生如 “灯” 精选

已有 5681 次阅读 2025-4-5 09:06 |个人分类:大学漫话|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先生如

 ——清明感怀

有俩个大人小孩都喜欢挂在嘴边的成语,一个是星星点灯,一个是满天星斗。我觉得潘懋元先生一生,仿佛就像是在点燃一盏一盏一盏小灯,小灯多了,一眼看去,真像满天星斗。先生一生看似平凡,也没担任过什么重要的职务,任过厦门大学副校长,时间并不长。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组召集人,这在先生学术生涯中,这个角色或可视为重要,时间也不长。但先生一生敬业,一百岁时还开直播网课,用兢兢业业来形容都觉得不够专业。昨日清明节,我又想起先生的一件小事,当年对我个人是件大事。1995年年初我申请国家教委九五规划的一个青年专项,被有关部门已超龄”为由否决了,先生认真去抠我的出生年月日,说秦国柱还未满40周岁。我获得了一个国家级项目,当然,我也完成了,后来反馈给我的结题评语,是一位知名专家代表评审小组用钢笔书写的,给了较高的评价,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此生唯一也。

还有一件事,感觉很对不起先生,却也是无法弥补。

我的博士论文有20 万字,我将打印好的论文初稿装订后呈先生审阅,先生没有直接在稿子上写修改意见,而是自制了一些小白纸条,将修改建议用红色圆珠笔写在白纸条上,然后逐一上上下下贴在论文稿某一页的右侧,即翻书页那一侧,是为了方便我立刻找到有修改意见的那一页。当年还没有不干胶贴纸,先生全是手工自制粘贴,厚厚一大开本白皮书,像是一时间插上了许多飘扬的点点红星小旗帜,向我发出召唤。

我要忏悔的是论文答辩通过,我作了增订,拟正式出版,期间出了一个错误,也是我此生一个无法改正永远的错误,对不起先生!老同学周川帮我联系了一家教育出版社,我也认真校对过全书书稿,便将书稿清样一份寄给先生,请先生写个序。先生写了序言寄来,我急于出书,直接将先生的手稿寄给了责任编辑,竟然没有要求将序言清样寄给我看一遍,书出后我大吃一惊,先生序言里出现了好几个错字,意思当然也就走样或不知所云。我自己做过编辑工作,所谓一校二校连三校是基本要求,就这样还是可能出错,所以有的书出版后还会夹一张勘误表。当年可没有什么纠错软件,全凭作者、编辑肉眼反复细细阅读。

错误已经铸就,我只能从其他出版物上,小心翼翼剪下需要的几个字覆盖序言中的错字,偷偷订正几本,寄去给先生等人。刘海峰老师看了原装,发现了问题,当然先生也很快知道了,但先生从未提起此事,反倒让我更难受,因为书已正式出版,又不是什么名人名著,还来个什么修订版再版,有首版一册能收进图书馆地下库房,已是三生有幸矣。杨东平先生在北京风入松书店自费买了这本书,我估计他能看出序言中的几个错字是校对的问题,否则,他可能不好意思给《光明日报》写书评热情点赞,还是要说,吾此生何其幸也哉!

 刚才 DeepSeek 为先生写一首《如梦令》,立马写出,正合我意,飨之各位:

《如梦令·潘懋元先生礼赞》

教苑躬耕星斗,化雨春风万斛。

独辟大文章,千载杏坛新构。

知否?知否?桃李弦歌不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8-1480719.html

上一篇:忆刘贤俊老师
收藏 IP: 119.2.227.*| 热度|

11 王涛 武夷山 王飞 张晓良 王启云 郑永军 彭渤 陆仲绩 吕健 汤敏骞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