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电影《狼图腾》在国内上演,迅速掀起了观众观影的热情。这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史诗般的电影。
电影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
于是,什么是图腾?图腾出现于什么时期?图腾与文明有什么关系?现代社会还有图腾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 1791年,英国人类学家龙格撰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在伦敦正式出版,书中首次披露在各地原始部族中存在的“图腾”现象。图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包括埃及、希腊、阿拉伯地区、以色列、日本及中国等。
马克思说:“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因此,图腾实际是一个崇拜对象,一个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物体。远古时期,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繁衍,不能独立支配自然力,对自然界充满幻想和憧憬。于是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
图腾产生于什么时期呢?一般认为是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母系社会阶段,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繁衍,他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人们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对自然界充满幻想和憧憬。他们对人类生殖繁衍的缘由也不清楚,以为自生的繁衍是图腾动植物作用的结果。
到父系氏族时,生产力逐步提高,人们也逐渐形成了独立意识,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否定了自己同动植物的亲属关系。此时,图腾信仰也就接近尾声了。但在历史中,图腾信仰并未完全销声匿迹,在文化、艺术、生理等方面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人对图腾的认识更多的是扎根于“龙飞凤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非凡的能力:有鳞有角,有牙有爪,能钻土入水,能蛰伏冬眠;有自然力,能兴云布雨,又能电闪雷鸣。而凤则是“人面鸟身”、“五彩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
出土于内蒙古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是新石器时代岫玉,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
玉龙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代表着中国龙的形象在“中央之国”“华夏第一王都”的最古老发现,更有力地实证了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绿松石龙形器
图腾在出现之后,继而又成为了神话话语、宗教仪式、原始绘画等表现的对象或主题。遥远的图腾活动和巫术礼仪,早已埋没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他们具体的形态、内容和形式究竟如何,已很难确定,只能通过流传下来的“神话、传奇和传说”和古代文献去帮助我们推想。
巫术礼仪活动不是一种静态的活动,而是狂烈、动态的活动。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未分化的,完全揉和在巫术礼仪活动之中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才逐渐分离出来。巫术礼仪活动是一个混沌统一体,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言。浓缩和积淀了原始人们强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直到春秋战国之际,巫术礼仪、原始图腾才逐渐让位于政治和历史。
原始文化通过以“祭礼”为核心的图腾歌舞巫术,一方面团结、组织、巩固的原始群体,以唤起和统一他们的意识、意向和意志;另一方面又温习、记忆、熟悉和操练了实际生产-生活过程,起了锻炼个体技艺和群体协作的功能。总之,它严格组织了人的行为,使之有秩序、程式、方向。
这段文字的核心词之一是“统一”和“秩序”,例如统一的符号(图腾的图案),统一的意识(图腾寄托的意义),统一的动作和行为(歌舞巫术)。图腾是原始人普遍存在的原始社会信仰,不仅是一种装饰符号,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
用现代标准化的观点来看,原始的图腾歌舞巫术已经有了标准化的萌芽:首先,结合人的所见和所思,通过大脑的再创造,设计出某种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图像符号代表图腾。然后,在统一了对图腾符号和意义的认识之后,再通过规范的程序、固定的程式和明确的方向,确保祭礼活动有条不紊,而不会杂乱无章。
行为总是围绕着行为的目的在不断的重复实施,在重复中总结有效性的动作关系,剔除多余的动作,改进低效的动作,慢慢使行为统一在优化的行为关系上,由此形成了各类行为的标准关系。
现代人对于古代图腾的了解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小说、电影等方式了解更多的历史,特别是远古的历史,以及远古历史中的巫术礼仪和图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